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梵蒂冈游记     
罗马好大呀!甚至可以容纳一个国家──梵 蒂冈。 梵蒂冈是罗马教廷的所在地。这个国家位于罗马市西北角,面积 0.44平方公里,人口约1000人。梵蒂冈国土有限,但其影响却遍及全球,在世界各地约有4亿多忠实的基督教信徒。每当元旦或其它重要宗教节日,有几十万、几百万教徒来梵蒂冈这个世界天主教中心朝圣。 教皇是梵蒂冈的“皇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管理着本国的政府、法院和卫队。还同80多个国家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有的国家还派有使节常驻梵蒂冈。梵蒂冈没有自己的货币,统一使用意大利里拉,但有自己的邮票。凡来梵…  相似文献   

2.
1981年5月13日,教皇约翰·保罗二世乘车绕着罗马圣彼得广场正在为人们祝福,数千人振臂欢呼。突然传来两声枪响,教皇倒在他的白色敞篷吉普车上。陪同约翰·保罗二世的两个瑞士卫兵扑上前去,用他们的身体护住教皇,以免他受到新的袭击。当旁观者制止所谓的暗杀者穆罕默德·阿  相似文献   

3.
亲历梵蒂冈     
到了意大利,一定要去罗马,而到了罗马,则必定要看梵蒂冈。这似乎是意大利导游的一句口头禅,却也说出所有到过意大利的游客的一句心里话。去年3月初的一天,我们随河北省粮油食品考察团结束了在罗马的工作议程以后,大家决定到梵蒂冈去看一看,亲眼目睹这个袖珍小国的风采。  相似文献   

4.
张林初 《世界文化》2008,(10):36-37
意大利之行虽然匆忙,但不能不去位于罗马西北角的袖珍国梵蒂冈,它的面积只有0.44平方公里,人口仅684人。  相似文献   

5.
英子 《世界文化》2012,(8):56+61
圣彼得大教堂位于梵蒂冈,是全世界第一大教堂。梵蒂冈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城西北角的梵蒂冈高地上,四面都与意大利接壤,是一个"国中国"。其领土包括圣彼得广场、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宫和梵蒂冈博物馆等,是世界上最小的主权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少的国家。国土大致呈三角形,除位于城东南的圣彼得广场外,国界以梵蒂冈古城墙为标志。圣彼得大教堂源于人们对彼得的纪念,它的历史几乎与基督教的发展史同步。彼得是耶稣的大圣徒,他是第一个承认耶稣为基督(即"救世主")的人,所以耶稣赐予他"彼得"(意为"磐石")之名。传说耶稣遇难后,彼得作为众圣徒的首领开始创建基督教会。公元1世纪中叶,基督教由巴勒斯坦逐步传播到罗马时,引起了罗马统治者的极大恐慌,为了巩固政权,尼禄皇帝从公元64年开始镇压基督教的传教士,彼得作为教会的创始人,自然不能幸免,他被尼禄皇帝钉死于十字架上。死  相似文献   

6.
2003年9月28日至10月13日,应法中文化友好协会的邀请,云南省作家代表团到法国访问,其间还到比利时、荷兰、德国、瑞士、列支敦士登、奥地利、意大利、梵蒂冈、卢森堡等国进行了文化考察.我荣幸地参加了这次访问.时间短暂,只能说是走马观花,但所见所闻,开阔了视野,启迪了思维,对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如何保护好我们的民族文化,发展我们的文化事业有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7.
《世界文化》2011,(12):3-1
“如果我们能够的话,我们就有责任挑选出那些有天赋且适合担负起守卫城邦的任务的人来?” “应该是这样。” “但是选人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我说,“但是我们必须勇敢地面对并尽力做好。  相似文献   

8.
梵蒂冈博物馆是世界最佳美术博物馆之一。它实际有12种不同的珍藏,分别存放在几座建筑物中。这些建筑物坐落在罗马市内的梵蒂冈城,是在不同时期建造的。珍品的展出面积为45万平方英尺,既有精美的伊特洛里亚瓶器和珠宝、埃及和古典艺术品,也有挂毡、盔甲和现代宗教艺术品等无价之宝。梵蒂冈教皇宫至今仍是教皇居住和工作的地方。它是由教皇尼古拉五世雇用一些举足轻重的建筑师、艺术师、雕刻师和能工巧匠于15世纪末开始建造的,日的是为不断增长的教皇的世俗权力提供  相似文献   

9.
2007年10月,我再次造访瑞士,在美丽静谧的瑞士小镇阿特威尔,我认识了年轻的瑞士姑娘玛莉丝。她高大、壮实,长着一双漂亮的蓝眼睛和一头茂密的金发。她是一名瑞士女子业余摔跤手,曾获得瑞士2006年度女子摔跤第16名。从她那里,我获得了许多关于世界摔跤运动方面的知识,特别是植根于传统文化的瑞士摔跤运动。质朴、漂亮的玛莉丝以及和她有关的瑞士摔跤运动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0.
正2020年2月26日,新冠肺炎疫情在意大利已呈蔓延之势。教皇方济各在做弥撒时不停咳嗽、擤鼻涕,之后几天,梵蒂冈以教皇身体不适为由取消了所有的官方活动。全世界的神经一下子绷紧了,人们都担忧"上帝在人间的总代表"是否会被新冠病毒感染。好在3月1日,教皇在例行的星期天布道仪式上露面致祝辞,让人松了一口气。教皇表示他只是患了感冒,需要休息几天。星期天布道是梵蒂冈的传统活动。只要教皇没有外出访问,每周日的中午他都会向聚集在梵蒂冈圣彼得广场上的教徒和游客表达祝福。几年前,我也曾有幸聆听过一次教皇的祝福。  相似文献   

11.
稻草人──农田里的卫兵黄一滨编译人类自从有农业起,直至今天,一直依靠各种模拟人像来保护种子,成熟的果子和蔬菜等免遭饿鸟糟踏。日本农民在地里扎稻草人以保护稻子的做法。已有数百年历史了;在古希腊,农田用相貌丑陋的普里阿普斯神像作护田人,使樱桃、瓜果和葡萄...  相似文献   

12.
中华文化研究的两重任务──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姜思毅讲话大会主席、各位专家、朋友们、同志们:四川省中华文化学会今天隆重集会,宣告正式成立。我和王国忠副会长受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萧克同志的委托,代表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向四川省中华文化学会...  相似文献   

13.
玫瑰的传说     
玫瑰的传说程鹿峰俄国皇帝尼古拉一世《1796—1855)于1825年继位后派了一名将军护送母后玛丽亚·费奥多罗夫娜(1759-1828)回皇家离宫皇村(即今普希金城),事毕,将军在附近散步,见一名持枪哨兵肃立路旁,可是在他守卫的地方却空无一物,将军甚...  相似文献   

14.
以西藏自治区对外文化协会会长丹增为团长,由著名歌唱家才旦卓玛、说唱艺术家土登、青年舞蹈家亚依、次仁卓玛、笛子演奏家兼鼓师次旦、藏戏表演艺术家格桑次旺等优秀藏族艺术家组成的中国西藏歌舞团,是在意大利参加了3个艺术节之后来到瑞士的,于1997年8月16日至28日参加了瑞士弗里堡国际民间艺术节,并在联合国万国宫和瑞士北部城市沙夫豪森进行了两场专场演出,获得巨大成功。西藏歌舞团是访问瑞士的第一个全部由藏族演员组成,高水平的、全面展示西藏传统文化的中国歌舞团。在弗里堡国际民间艺术节开幕之前,该团首先在日内瓦联合国万…  相似文献   

15.
心中总流着那条呼兰河中流当春天从炸裂冰缝里钻出来,春雨淅淅沥沥落进黑土地的时候,瑞士籍华裔女作家赵淑侠,领着她的两小孩子陈迪懋和姗姗,飞越千山万水,从苏黎世湖畔来到了哈尔滨。哈尔滨,对于在瑞士出生的陈迪懋和姗姗来说,是一人既神秘又熟悉,既陌生又奈切的...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今意大利的首都罗马城内西北角,有个城中之国——梵蒂冈。它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是天主教教皇的驻地、世界天主教的中心。它的面积仅0.44平方公里(与天安门广场一样大),人口约1000人。别看它如今只不过是弹丸之地,但上溯千年,  相似文献   

17.
5月4日,我如约来到瑞士驻华使馆,采访了瑞士驻华大使周铎勉先生(Dominique Dreyer)。最早认识他是去年年初,经罗马尼亚驻华使馆临时代办鲁白安先生介绍认识,那时得知周铎勉是现在在中国工作的老资格汉学家之一,对中国化很有研究。在和他一年的交往中,我发现这位大使还是位音乐家,  相似文献   

18.
深秋对话──一场琵琶与打击乐的即兴演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庆祝中国和瑞士建交50周年琵琶演奏家杨静与瑞士打击乐演奏家樊鸥联袂演出,推出一台别开生面的音乐会,名为“深秋对话”。近日在北京接连演出,让人耳目一新。 这是两个人的即兴表演。既有意趣上的交流,又有音乐上的配合。音乐会分为三个部分,两头较为即兴与自由,音乐的徐疾张驰,全凭两人心领神会,会意沟通。中间部分出现了亲切的音乐主题,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如一个关于孩子的音乐主题,故事出自瑞士赞助商、希望小学捐赠人瑞士航空公司总经理史玛库先生的一次西藏之行。琵琶给予了充分演绎,流露出对孩子们的祝福。又如,在一…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瑞士素有“世界花园”、“钟表王国”和“旅游天堂”的美称,从这3个雅号中。人们已可感悟到瑞士人的办事能力了。若有机会与瑞士人多打几次交道,则不难发现他们办事非常地敏捷、有效。笔曾在瑞士工作过,与瑞士人交道无数,他们利索、干净的作风,至今想来。仍历历在目,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20.
瑞士军刀的创始人为卡尔·埃尔森纳。他是瑞士史威兹镇一位制帽匠的儿子,在德国学会刀具制造技术后,1884年回家乡建立了自己的刀具作坊。几年之后,他开始向瑞士军队供应士兵用的折刀,很受士兵们的喜爱。不过,军官们认为它的外观较为粗糙且笨重。于是,埃尔森纳对刀具进行了改进,制作出一批供军官用的折刀。他在“士兵刀”的主刀、钻孔锥、开罐器及起子外,增加了两把小刮刀和一个开瓶塞钻,注意了整体的轻便精巧,这便是瑞士军刀的雏形。 瑞士军刀的成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驻欧美军在瑞士市场发现了功能变化多端又精致可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