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中学生网恋再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它已悄无声息的走进中学校园,成扩大化的趋势,并且成为一种时尚文化。因为网恋不是爱情,而我们的不少中学生们错误地把网恋视为脱俗的爱情,甚至把它当作真正的爱情,去追求它,尝试它。因此给他们造成心理上的种种影响。  相似文献   

2.
网络吸引了越来越多中学生的目光,好奇与兴奋撞击着他们的心房,网海沉浮,乐此不疲。在网海中每个人充其量只是一个流动的符号,轻而易举就可以掩盖自己的真实身份,你可以千变万化,也可以随地蒸发,在现实生话中不敢想像的梦境,在网海中多可变为现实,因此网海中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着形形色色的网恋闹剧。 网恋是什么? 有人形象地说,所谓网恋,就是一根电话线,两颗寂寞心,四目不相见,十指来传情。的确,网恋像一个美丽的泡泡,闪烁着七彩的光芒,但却一触即碎。网恋多是怕"光"的,你虽然能感觉到对方的存在,却不能真切地出现在他(她)的视野,因此你只能在网络中培育爱的花朵;网恋是一剂温柔的毒药,不饮寂寞,饮了更寂寞,喜忧交错,天堂与地狱往往就是一步之遥;网恋是一段虚幻的春梦,是草叶上的一颗露珠,更是抓不着摸不到的海市蜃楼…… 从本期起,河南大学教科院丁桂凤博士将给我们讲述一个个真实的网恋故事,与广大中学生朋友一起感悟网络情缘。  相似文献   

3.
根据国内10个省、市、自治区16所中学的调查发现:有两成左右的被试有网络恋爱的经历;多数中学生"网恋"的方式仅限于在网上聊天、见面;在选择网络恋人时,中学生倾向于"人品"、"容貌"和"只是感觉";大部分中学生只把网恋当作一种感情游戏.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日益普及。一方面它带来了快捷方便,一方面它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中学生网恋”就是网络发展带来的问题之一。QQ上的朋友,有的一见倾心。随着热情来如风去如影,心便跟着飘呀飘的。与一个用文字堆砌起来的人朝夕相对,感受GG之倜傥,欣赏MM之芳容,网络里的确精彩纷呈,趣味盎然。但于中学生而言,却是刹那间的烟云。网恋在空前地张扬人的个性的同时,也从另一角度带给我们深刻的警醒。中学生涉足网恋,各有各的原因,有的人是休闲,有的人是为了排遣孤独,有的人只不过想宣泄一下自己心中的烦恼;也有人只是想找人说一说不想…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学生生活在“网聊时代”“微博时代”和“网游时代”,比较容易养成网聊、网博和网游的习惯,久而久之便成为网恋。作为教师,应针对学生的网恋心理特征,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沟通、咨询和辅导,使他们摆脱网恋心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的学习潜力、职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一、中职生网恋心理的成因(一)人际关系因素中职生的第一大心理问题是人际关系问题。有关调查表明,中职生正值青春期,生理与心理方面特征突显,更多地注重与同学之间、与父母之间、与老师之间的关系。1.自卑心理因素。中职生内心有强烈的交友需要,但一些中职生心胸狭隘,同学关系不融。有的看到多才多艺、能力较强的同学,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事事不如人,产生自卑心理,于是在网络中寻找可以摆脱自卑心理的虚拟世界。  相似文献   

6.
为伊消得人憔悴 上网,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网聊——网恋”,几乎成为年轻人的生活新公式,更成为新新人类的流行时尚。 权威调查结果显示:有过上网经验的中学生占其总数的48.6%,而有过网恋经验的则高达上网人数的52.2%,超过一半。另有消息称:2000年,中学校园的流行语之一是:“今天,你上网了吗?”2001年,中学校园的流行语又增添了这样一句:“今天,你网恋了吗?”那么,2002年呢?无疑,网恋的暴风雨会更加猛烈? 不可否认,网恋扩大了人们择偶的范围,也加快了恋爱的速度,更催生了无数现代时尚的荡气回肠婉约缠绵的恋歌,以至有人盛赞这是信息时  相似文献   

7.
陶玲莉 《考试周刊》2012,(92):122-123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学生信息素养不断提高,但这个脆弱、好奇、缺乏社会经验的特殊群体.越来越频繁地与“网瘾”、“网络犯罪”、“网恋”等联系在一起。这严重影响着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着中小学的德育工作效果。信息技术教师作为带领学生遨游信息世界的领航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强化德育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新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人生理想及各种思潮不断冲击着社会、家庭和每一个人,对于涉世不深,正在成长中的中学生影响更大,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呈现了令人喜忧参半的态势,社会和家庭教育的影响与日俱增.如何把握当今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并采取相应的调适对策,是摆在中学教育尤其是德育工作者面前亟须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谈这个问题前,我必须声明我的观点:咱们中学生网恋决非一种明智的举动。处于我们这一年龄段的中学生,大多也处于自我心理过度膨胀时期,往往过高估计了自己对事物判别的能力,因此也同时处于极易受欺骗的时期。网络是虚幻的,由于虚幻,人们在网上交流时可以把自己描绘得近乎完美。因而网恋也可以近乎完美———原本分明是“猪头”、“恐龙”,也许在网络中可称得上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中学生涉世未深,但又有强烈的好奇心,于是选择了网络;加上青春期的萌动,便在网上选择了“靓妹”“帅哥”,开始了网恋。当然,对于某些成年人,到网上去…  相似文献   

10.
缘起说实话,我也是一个老网民了———网龄比真实年龄小不了多少呢!告诉你吧:什么“中学生论坛”、“中国雏鹰网”、“中学生生活资讯”等都是我常涉猎的网站,好歹也是一“大虾”级人物。BUT,在这个“网恋流感”盛行的季节我这“大虾”却从未网恋过,说出去岂不是笑话?于是大发贴子、大肆留言,希望能被传授“祖传网恋秘笈”,也好风光一回。若干日后,网友发给我三招“经典”秘笈。我也不假思索地按招行事。秘笈一吊人胃口招“你好啊。”一位名为“黑客”的对我说。惊喜之余还不忘装矜持,说“好”。“怎么没见过你?”“黑客”说。“哦。”“…  相似文献   

11.
我,是宇宙中的明星我有肥沃的土地苍茫的大海还有数不尽的花红草绿可爱的动物生息繁衍我的生命欣欣向荣不久,人类开始诞生成长为万物之灵可是——为了利益,他们砍伐为了美味,他们滥杀他们灼伤了我的身体他们污染了我的心灵不仅如此,究竟为了什么,他们发动了战争硝烟弥漫,百孔千疮……人类,我的孩子请听听我的心声,人类,我的孩子我等待你们的醒悟小编这是一首震撼人心的童诗。小作者将地球比作了一位母亲,一位慈祥、和蔼的母亲。这位母亲虽然拥有土地、大海、鲜花,却并不快乐,因为她的孩子——人类在肆意地毁坏着他们的母亲,这是何等令人惊愕…  相似文献   

12.
根据笔者多年高考阅卷的经验,高考作文要得高分,需注意以下几个环节。一、创新但不出格的写作理念当前新思想、新事物层出不穷,处于转型期的社会也面临诸多问题。社会的发展、裂变、重组对中学生势必产生影响。中学生作文涉及各类社会问题与校园问题完全必要,有助于培养他们直面现实,联系实际的精神。“e”时代、极限体验、生存、克隆、传销、失业、网恋、社会不公等等名词与相关内容出现在他们的作文中,会给人耳目一新、时代感鲜明、看问题深入、知识面广泛的良好印象。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又不能走上偏激的道路而触碰基本政治观、价值观、道…  相似文献   

13.
一条线,两颗寂寞的心,银屏与银屏诉衷肠,键盘和键盘说情话,他与她“一网情深”……由于电脑的普及,上网成为我们这一代中学生重要的生活内容。一阵网风,吹来了太多的新鲜事物,它们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网上交友,给我们的精神生活增添了新的色彩;网恋,这一新生的恋爱方式给无数求偶的青年人带来了希望,然而,身处中学时代的我们将如何面对?网络是前所未有的新事物,加之与浪漫的爱情联系起来,我们的好奇心驱使我们接近它。校园中的“新新人类”带头,众多少男少女紧随其后,难以计数的青年男女逐步陷入网恋的漩涡,一张无形网正捕捉着人群中的那…  相似文献   

14.
杨晓萍 《辽宁教育》2011,(10):17-18
随着Intemet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日益普及,当代社会进入了“高速网络时代”。互联网正以其丰富的资源、便捷的服务、强大的娱乐功能等优势吸引着广大中学生。调查显示,93.5%的中学生表示对网络感兴趣,并有11.4%的中学生认为“很长时间不上网是令人难以忍受的”。然而,当网络给中学生带来知识、便利的同时,淫秽、反动、暴力、网络诈骗等糟糠也借助网络的优势侵蚀着中学生的灵魂,  相似文献   

15.
从鸿雁传书到网络传情,现代人的恋爱方式也借助电子传媒驶上高速公路。成人们关于“早恋”的争论还未有分解,一些中学生早已勇敢地到网上寻找伊甸园,甚至有的已经翻身下马,堕入情网。“网恋”是现代父母们最容易神经过敏的字眼。从鸿雁传书到网络传情,现代人的恋爱方式也借助电子传媒驶上高速公路。成人们关于“早恋”的争论还未有分解,一些中学生早已勇敢地到网上寻找伊甸园,甚至有的已经翻身下马,堕入情网。“网恋”是现代父母们最容易神经过敏的字眼。  相似文献   

16.
网恋是近年来伴随网络日益普及而突显的人类情感新问题。迄今为止,国内外对网恋现象的研究均处起步阶段。文章对现有的网恋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发现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网恋界定、特点及类型,网恋成因及发展历程,引发网恋的心理因素,网恋与传统恋爱的异同及网恋者人格特质等方面。针对研究现状,文章提出了网恋研究的现存问题及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网络心理障碍的表现、成因及预防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在给中学生学习、生活、交往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与之相对应的网络恐怖症、网恋综合征、网络依赖综合征、人际关系冷漠、自我迷失等网络心理障碍。学校德育工作者应对中学生沉溺于网络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少年儿童不仅是父母的希望、也是国家、民族腾飞的希望.然而,令人痛心的是,少儿的营养结构、饮食习惯依然存在着种种令人忧虑的错误观念,有的已经危害着他们幼小的身体,使他们体质日趋下降。第二次全国营养调查资料表明;我国中学生蛋白质的供给量,仅为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天膳食供给量标准的82.7%,钙为60.9%,维生素A加胡萝卜素为50%、维生素B_2为43.6%;小学生热能仅为供给量标准的91.5%,其中,蛋白质为87.1%、钙为50%、维生紊A加胡萝卜素为60%、维生  相似文献   

19.
网恋扩大了大学生恋爱对象的选择机会,降低了恋爱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但网恋成功率低,容易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学业的发展,不利于大学生的社会化。本文分析了网恋给大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探讨了大学生网恋的心理原因,并对大学生网恋提出了具体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三块带鱼     
父爱中带有一丝酸涩,当俊最后从父亲手中接过饭盒后是否有所醒悟?全描述细腻、生动,结尾富有余味、令人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