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史英国三大通讯社之一——合众社,一九○七年成立。它是由爱德华·威里斯·斯克利浦斯创办的。斯克利浦斯把自己经营的斯克利浦斯—麦克雷报联社、斯克利浦斯新闻社,和买进来的发行人通讯社合并后,成立了合众社。合众社比起其他几个资本主义国家的世界性通讯社(除美国国际新闻社)成立较迟,当他开始向国外发稿时,就和路透社、哈尔斯社(法新社前身)、沃尔夫社、美联社展  相似文献   

2.
国际新闻界     
美联社宣布成立美联电视新闻社美联社9月21日宣布,该社已完成对1963年成立的环球电视新闻网(WTN)的收购,并将把它与该社现有的美联电视(APTV)合并,成立一家全球性的音像通讯社——美联电视新闻社(APTN)。美联电视新闻社将向全球将近350家电视用户提供电视新闻。它将在67个国家设立83个记者站,并将得到美联社154个其它记者站的支持。美联电视新闻社除了及时报道世界各地发生的新闻外,还将提供各种专业性电视新闻服务,其中包括专题报道、电视新闻档案、每日娱乐新闻、根据用户要求采编的中东报道。  相似文献   

3.
张子晶 《传媒》2018,(10):59-62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简称卫星社,于2014年10月成立,总部设在莫斯科,是"今日俄罗斯"通讯社旗下独立的多语种对外传播平台.依托其母体"今日俄罗斯"通讯社,卫星社拥有原俄罗斯新闻社、原"俄罗斯之声"广播电台等俄罗斯老牌传媒机构的历史血统.成立至今,其已在美国华盛顿、中国北京、法国巴黎、德国柏林、英国伦敦、埃及开罗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分社,其通讯社新闻专线每天用汉语、英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等4种语言,24小时不间断地向世界传送新闻信息,其30多个语言新闻网站、手机客户端每天影响着数以千万的全球用户.本文将从形象、理念、行为三个维度来考量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的品牌传播战略与传播实践,以期对我国传媒机构的品牌构建,及对内、外传播实践带来一定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世界四大通讯社之一的美国合众国际社因连年亏损,今年6月初被墨西哥的大富翁瓦兹奎兹·拉那以四千一百万美元收购了。这是国际新闻界的一条重大新闻。合众国际社是1958年由合众社和国际新闻社合并而成的,拥有职工一千四百人,在全世界有五千多家订户。这个西方通讯社的四强之一突然换了一个第三世界国家的主人,自然会引起人们种种猜测。由于许多第三世界国家一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八十年代,国际新闻危机的中心问题是怎样经营、拥有和控制四大跨国通讯社(指美联社、路透社、合众国际社和法新社)。四大跨国通讯社和两家不太引人注目却同样占优势的电视新闻社——维纳斯新闻影片社与合众国际社电视新闻部,为全球的大众传播媒介(包括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提供大部分的国际新闻。这些通讯社拥用有数千名新闻记者、特约记者和通讯员,在100多个国家设有分社或办事处,拥有先进的通讯设备,并广泛使用通讯卫星。它们每天采集数百万字的消息和数千英尺长的新闻片,并使用多种语言(主要是英语和法语)向世界各地播发。它们都宣称其目标是提供公正全面的国际新闻,并与所有国家的通讯社订有交换新闻的协议。毫无疑问,跨国通讯社对全球新闻议程的影响是巨大的。从本世纪七十年代起,人们(尤其是第三世界的传媒评论家)开始注意到跨国通讯社存  相似文献   

6.
UPI是美国第二大通讯社,其前身是合众社,创始于1907年6月21日。为了加强同美联社的竞争能力,合众社与国际新闻社于1958年合并成为合众国际社,总部设在纽约。UPI在鼎盛时期曾拥有260多个国内外分社,并有一个世界范围的图片网、一个电视和新闻电影部,工作人员达上万之众。它  相似文献   

7.
抗战时期,<大公报>(桂林版)凭借时效性强的新闻专电在桂林新闻界独树一帜.当时,桂林市地区的通讯社较多,包括:国民党中央通讯社桂林分社,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际新闻社、工商通讯社(附设于国际新闻社)、救亡通讯社(附设于救亡日报社)等.  相似文献   

8.
被《时代周刊》列为2007年50大网站的"平民记者"网站NowPublic宣布,已获得1060万美元(1600多万新元)的注资,有望在18个月内发展成世界最大新闻通讯社。总部设在温哥华的这个网站称,它们以每月35%的增长率扩展,在140多个国家拥有  相似文献   

9.
世界四大通讯社之一的美国合众国际社因连年亏损,今年6月初被墨西哥的大富翁瓦兹奎兹·拉那以四千一百万美元收购了。这是国际新闻界的一条重大新闻。合众国际社是1958年由合众社和国际新闻社合并而成的,拥有职工一千四百人,在全世界有五千多家订户。这个西方通讯社的四强之一突然换了一个第三世界国家的主人,自然会引起人们种种猜测。由于许多第三世界国家一直抱怨四大通讯社以西方发达国家的观点垄断了全球的新闻报道,现在合众国际社的主权落入一个第三世界国家富翁手中,垄断的樊篱已经打破,合众国际社今后的报道方针是否会有根本性的转变呢?  相似文献   

10.
亚通组织是亚洲及太平洋地区通讯社组织的简称。它是目前亚太地区唯一的区域性通讯社组织,有30个成员通讯社,拥有自己的新闻通讯网络,在新闻传播方面具有一定的影响。 50年代末,亚洲国家纷纷创建自己的通讯社,迫切需要交换新闻。1961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曼谷召开亚洲和远东通讯  相似文献   

11.
国际新闻社     
国际新闻社是1909年成立的,是美国第三个大通讯社。美国报阀威廉·赫斯特当时创立这一通讯社的目的,主要是给赫斯特系报纸发消息,使这个系内的报纸在一定范围内摆脱美联社和合众社的势力。国际新闻社成立初期,只发国内新闻,后来逐渐地有了其他国家的消息。1945年以后,这一通讯社的国际新闻业务才有很大的发展。国际新闻社的总社在纽约,它在美国亚特兰大、波士敦、芝加哥、哥伦布斯、达拉斯、聖路易、旧金山和西雅图等地设有总分社,并住其他各地设有分社。国际新闻社  相似文献   

12.
一九五八年五月,美国两个老牌资产阶级通讯社——合众社和国际新闻社合并,产生了合众国际社。斯克利浦斯——霍华德报系的合众社和赫斯特报系的国际新闻社的合并,反映了美国报业的更加集中和垄断的进程。合并前的十四年内,国际新闻社亏损了三千万美元,它的新闻和图片多不受订户欢迎,无力同美联社和合众社较量,面合众社在国内外同美联社进行着激烈的竞争,多年来常想同国际新闻社合并,以增添人手,加强实力,这就促成了两者的合并。合并后,斯克利浦斯——霍华德系报纸托辣斯控制了合众国际社,赫斯特系在该社中也有股票,它还和摩根财  相似文献   

13.
《当代传播》2006,(4):39-39
4月17日,一条发自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的消息向世界宣布,世界上一些不发达国家合作开办一个不结盟国家的网络通讯社。马来西亚国家通讯社伯纳巴将成为这个拥有114个不结盟国家的不结盟运动通讯社的东道主。这个通讯社的主要目的是抵消西方大国通讯社在国家信息市场上不公平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4.
苏联对新闻与出版工作非常重视,已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新闻出版系统,并具有自己的特色。现在苏联有两个规模很大的通讯社,工作各有重点,互相配合。一为塔斯社,已成为世界性通讯社。一为新闻社,在对外出稿和宣传方面已取得很大进展。苏联国内的无线电和电视广播已相当普及,对外广播的平均播音员在世界居首位。报纸和刊物的种数与发行量不断扩大,全国平均每户订阅的期刊已超过四份。塔斯社与新闻社  相似文献   

15.
“昔日赫赫有名的大英帝国已经变成一个普普通通的国家,而路透社却与此相反,从一个平平常常的小通讯社迅速发展成能对全世界的宣传报道产生巨大影响的、规模庞大的国际性通讯社。”这是仓田保雄在《路透其人和路透社》一文中对路透社的评价。世界上最大的经济金融信息网 1851年,保罗·朱利叶斯·路透利用信鸽传递股票行情和金融信息之后,随着时代的变迁,路透社逐渐发展成为从发布经济新闻和经济信息为主要特色的世界性通讯社。据路透社1986年年度报告,路透社现有职工6852人,记者1000多人。该社在世界80个国家设立了144个分社,拥有四个通讯卫星、80多条高速  相似文献   

16.
座落在波斯湾畔的卡塔尔,面积只有1.15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过25万,其中本国人仅10万。无论以什么标准衡量,它都是一个小国,但它却有一家生气勃勃、在阿拉伯世界颇有影响的通讯社。卡塔尔通讯社是卡塔尔的国营通讯社,建于1975年。最初,它只报道本国、海湾地区和阿拉伯国家的消息,但很快就发展成一个世界性的通讯社。现在它不仅在国内各部派有记者,还在海湾6国和埃及、黎巴嫩、突尼斯、索马里、也门、叙利亚、约旦等阿拉伯国家、以及亚洲的伊斯兰堡、东京,欧洲的伦敦、巴  相似文献   

17.
通讯社(News agency),亦称新闻社,是从事采集、加工和提供新闻信息,为其他新闻媒体和各类用户服务的新闻机构。  相似文献   

18.
美国州际新闻社是首都华盛顿一家为35个州的150多家报纸供稿的新闻机构。 州际新闻社的吸引力在于它能为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提供难得的采访白宫和国会的机会。该社记者凯利·里士满在进州新社以前曾向《丹佛邮报》申请过工作,得到的  相似文献   

19.
国际新闻圈     
迅速发展中的拉美社创建二十五年来,拉丁美洲通讯社业务发展很快。初期,它曾在拉丁美洲十八个国家设有分社,今天它在全世界已有三十七个分社。拉美社和很多通讯社、尤其是和第三世界国家的通讯社签订了七十八项互换新闻和互助协定。十年前,拉美社的发稿只有  相似文献   

20.
应民主德国通讯社的邀请,我和新华社参编部余志和在今年秋天访问了民主德国,和德国新闻界的同行们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接触。访问期间的所见所闻,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德通社是民主德国的国家通讯社,创建于1946年10月10日,现在共有工作人员1400名左右,在国内14个专区建有分社,在国外47个国家和地区派有常驻记者。它与89家外国通讯社和新闻机构签订了新闻合作和交换协定。它每天平均播发285,000字,每天向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