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中很重要的环节。人们常说:三分文章七分改。可见修改作文是写作过程中一个多么重要的步骤。在提倡让学生主动作文的今天,我们认为让学生主动地去修改自己的作文,对养成其严谨的写作态度,形成良好的作文能力,都是很有意义的。而这恰恰又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也是一处很容易被教师和学生忽略的地  相似文献   

2.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里有这样的表述:“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这就要求中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必须养成良好的修改习惯。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高度重视修改的环节,让修改成为学生习作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习惯。  相似文献   

3.
小学作文向来都是“学生写,教师改”。学生在作文写作中处于被动地位,老师批改的工作量也很大。语文新课标准关于作文部分明确指出:小学生作文教学力求实用,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教学中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一系列环节,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会写作,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作文的能力,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是整个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部分。要把作文修改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作文与修改的全过程,通过明理、激趣、授法、导练等有效的途径,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5.
写作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修改作文让许多教师困惑,所以教师要转变观念,变"替学生改作文"为"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把作文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上。  相似文献   

6.
章淑进 《学语文》2004,(6):51-5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可以说,要求学生自己评改作文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思想,体现了作文教学的创新精神。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许多教师并没对此予以应有的重视,习作修改的指导并没有作为作文教学完整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7.
郑启闪 《教学随笔》2016,(5):123-123
写作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修改作文让许多教师困惑,所以教师要转变观念,变“替学生改作文”为“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把作文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上。  相似文献   

8.
一篇好文章既是写出来的,也是改出来的。在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修改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所以教师要重视修改这个环节,要指导学生自改、互改作文,要根据学生能力的高低注意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教师要常抓不怠,使学生常练不懈,使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使他们的写作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9.
古人说:“玉不琢不成器,文不改不成形。”修改文章是提高作文质量的重要环节。然而,许多学生对于作文修改的重要性不了解,致使修改的动力不足,对于怎样修改也不明确。因此,每次作文本发下来,他们大多只是看分数,而对教师的评语不重视,更不会自觉地去修改。针对这种状况,我在作文教学中从“一文多改”人手,狠抓学生作文修改这个环节,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作文修改是语文教学的内容和环节之一,更是作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常言道:“文不厌改.”意思就是说,文章要不满足于修改,要不厌其烦地修改。正所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笔者在作文教学的实践中,始终咬定修改环节不放松。  相似文献   

11.
冯军梅 《现代语文》2006,(5):111-112
修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头戏,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环节。但长期以来,我们绝大多数教师沿袭的仍然是学生做老师改的传统方法。尽管教师们付出了大量的艰辛劳动,但学生的作文水平一直在低谷中徘徊。其实,早在几十年前吕叔湘先生就已经指出了这种弊端。在国家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把“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确定为课程目标。那么,怎样才能把老师从劳而无功的作文批改的重压下解放出来呢?怎样才能“多快好省”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我认为,改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独立修改作文的能力,使学生养成独立修改作文的习惯,才是“解放”与“提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修改不如学生自己修改;学生个人修改,不如共同修改……要使学生养成习惯,无论学什么都要修改,把修改看作一种思想过程。"由此可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修改作文,是作文教学中一个值得重视的环节。笔者认为,在作文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积极修改的思想、养成良好的修改习惯、给予必要的方法指导、做好有  相似文献   

13.
说起修改作文,很多人都觉得这仅仅是教师的职责。其实不然,《语文课程标准》多次提到要让学生参与作文修改。让学生自觉地、快乐而非被迫地加入修改的阵营,有助于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在写作教学中做了如下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作文训练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是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训练.对小学高年级提出:“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高年级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的作文题目明确要求学生作文写成后要进行认真修改。因此。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的自改作文的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王忠鑫 《山东教育》2008,(12):21-22
“作中修改”是“作中指导”的继续,又是“作后评改”的基础。在传统作文教学过程中,忽视了“作中修改”的环节,学生打完草稿之后,别说是让他们自主地修改作文,就是在课堂上也很少有这方面的指导。目前课程改革如火如荼,但许多教师仍然没有重视指导学生怎样去修改自己的草稿。教师所面对的仍然是学生直接抄在作文本上错字连篇的作文,  相似文献   

16.
对文章进行修改,是写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的习作进行批改,也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们要认真研究的是:修改作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教师应该怎样批改学生的作文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我认为以下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在作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重视作文指导和教师批改。而轻视对学生修改作文的引导,甚至认为让学生修改作文是老师偷懒的一种体现。其实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反复修改,不仅可以使文章不断完美,也能使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它也是教师作文教学和学生的习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对引导学生进行作文修改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大胆尝试,现列举出来,敬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8.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让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教育家叶圣陶也指出:“作文教学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该如何引导和指点学生,使他们养成这种能力,是很值得共同研究的项目。”在以往的作文批改中,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的习作字斟句酌,精批细改;而作为主体的学生则冷眼旁观。这种高耗低效的作文修改模式,无视学生在作文修改中的主体性。笔者认为:在作文教学中应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促使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自主、合作式地融入到作文修改中去,让学生在主动有效的参与中提高写作素质。  相似文献   

19.
陈生祥 《青海教育》2009,(11):20-20
在作文教学中,我常发现很多学生对自己写作文的过程很迷茫,作文写完了就完事了,连自己的大作是怎样“拼凑”出来的都不清楚。因此,自己作文写得怎样,是否存在问题都不得而知,接下来的“发言权”就交给了老师,很少有修改作文的习惯。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文章修改主要是作者自己的事,语文老师千万不要越俎代疱。”因此,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文也是作文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20.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有计划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可指导他们自己修改或组织他们互相修改。”由此可见,作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把作文的修改权归还给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也顺应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文章不厌百回改。自我修改方显才,在指导与培养学生自改作文中,我尝到了甜头。避免了精批细改却劳而无功的做法,学生也增长了写作能力。下面是我在写作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几点拙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