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高校的疫情防控决不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要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疫情防控全过程,形成常态化.为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进一步用好中国战“疫”生动“活教材”,守好新媒体“舆情阵地”,筑牢“心理防疫墙”,提升常态化应对疫情防控工作的效率和能力,完善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基于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发展需求,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社会学角度入手,以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为研究背景,旨在分析与讨论高校辅导员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的效能,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提供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结合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总结毕业生的两类现实需求,即主观现实需求、客观潜在需求。(2)切实考虑辅导员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中的帮扶导向,讨论分析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中的效能。  相似文献   

3.
实验室疫情防控已经成为高校实验室常态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高校教学科研的有序开展。该文从探讨高校实验室建设中师生群体特殊性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并结合GLP理念对疫情防控管理的内在要求,阐明了建设专业的高校实验室疫情防控管理体系的措施。将GLP理念融入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中,以期增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水平,保障校园稳定和师生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4.
旧传染病死灰复燃,新传染病时有发生,人类正面临着传染病的巨大威胁。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有着生物医学、经济和政治等多方面的原因。高校内学生众多,容易发生与流行传染病。高校对新发传染病防控普遍存在认识不足、人员和经费缺乏以及机构不健全等问题。高校要建立健全传染病预防控制体系(包括防控机构、规章制度和早期监测预警系统等),经常开展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搞好校园公共卫生,充分发挥上级疾控部门和广大群众的防控作用。  相似文献   

5.
国内疫情防控已进入了常态化,各高校已建立符合疫情防控常态化需求的线上教学新模式。仪器分析是一门前沿性和实用性的较强课程,在线上教学的过程中,要确保教师的主导地位及学生的主体作用。旨在总结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授课实践经验,期望为相关高校和课程采用在线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疫情防控既是"大战"、也是"大考",高校思政教育对于常态化的疫情防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思政教师要立足疫情防控整体战高度,深刻认识"疫情思政教育"的特殊贡献;全面分析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契机;深入探究"疫情防控"转变成"思政契机"的有效对策。思政教师要加强舆论导向,提升学生认知水平;要磨砺坚强本领,强化教师应对能力;要创新育人路径,化解教育短暂停摆,使思政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常态化疫情防控。  相似文献   

7.
新冠肺炎疫情给高等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积极探索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高校学业辅导质量的提升路径,对严格落实国家防疫政策,推动高校学业辅导工作发展,满足师生家长等群体需求都有积极意义.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等,通过SWOT分析挖掘疫情常态化下高校学业辅导的基本特点,调查分析师生学业现状,发现学业辅导工作中存在的问...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梳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现状,就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校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分析,创新探究了高校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路径,对培养更多契合社会发展和岗位需求的新型人才、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不同以往的网络压力 3月9日,上海交通大学出现一例核酸检测结果异常,学校按防控程序立即实行封闭管理,同时全面开展线上教学.几天后,随着上海市疫情逐渐严重,其他高校也陆续进入封闭管理或准封闭管理模式. 从常态化疫情防控转入封闭管理,对高校来说,应对并不突然.在两年多的疫情防控中,高校基本都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应急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0.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部分高校学生在面临经济困难的同时,在心理建设、学业成长、就业能力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高校应明确现阶段学生资助工作的基本内涵和意义,明确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现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分析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资助育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积极探索建设资助协同育人体系的路径,在全面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能肩负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1.
建立学校传染病预防体系的初步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传染病预防是国家整个卫生防疫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高校必须通过对传染病信息收集、分析、处理和宜传教育,建立一个适合自身需要的传染病预防体系。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新发现的传染性很强的病毒,病毒的潜伏期长,全球存在很多被感染后的无症状者和复阳者。高校人员集中、生源广泛、学生活动范围大、普遍实行寄宿制、大班教学等特点,加之非医学类高校对健康教育及基础医疗知识的普及和实践不够重视,学生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缺乏基本的防控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因此这类院校更要积极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根据目前非医学类高校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冠病毒的感染、传播特点,从设立长效应急队伍或机构、制定行之有效地防控和应急预案,在落实师生健康教育课程、监测预警、建设医疗应急队伍和及时进行疫后心理疏导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给高校师生生命健康安全和应急防控管理带来严峻的挑战考验。高校人员聚集密、流动广,大学生又是社会特殊类群体,高校疫情防控工作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本地区的整体疫情防控成效。疫情背景下,从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防控措施、应急管理体系现状、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建议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探索高校突发传染病疫情应急防控工作对策。  相似文献   

14.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引发了一系列的突发性、群体性、破坏性连锁反应。高等院校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易感区,对有效的危机管理机制和制度建设具有强烈的现实需要。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理论、系统论、协同论思想,结合高等教育稳定发展的切实需要,根据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内高等院校在学生管理、优势学科服务疫情防控、"学研政"联合防控模式等方面的经验与反思,探索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高等院校顶层制度设计、资源集成、处理方案评估、教务创新、科学引导应对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作为新冠肺炎疫情所有信息的重要入口,互联网成为这次疫情主要的“信息源”平台。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能否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融合多种算法深度挖掘和实时跟踪全网数据,从高校管理侧打造防疫战线,发挥计算机技术战“疫”价值?本文运用了边缘学习和联邦学习两项计算机技术,设计出一个针对高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管理模型。通过边缘计算能够迅速得出分析结果,从而精准实施新冠肺炎防控措施。通过联邦计算可以在保证每位师生的信息安全前提下,快速分析高校所收集的师生数据,从而及时安排相应的防疫措施,避免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扩散。  相似文献   

16.
呼吸道传染疾病是冬季的多发疾病。大学生居住和学习环境相对集中,做好该类疾病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呼吸道传染疾病的发生特点和有效可行的预防方法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和抗疫故事为思想政治教育积累了宝贵的教学资源和素材。防控是思政大课堂,战疫是思政教科书。高校思政课讲好抗疫故事应从情感、内容、方法三方面着力,深刻挖掘疫情防控中的生动实践,增强思想引领,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社会几乎陷入停摆。疫情当前,严峻的防控需求伴随危机显现。信阳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视频GIS研发团队”,以疫情防控的社会需求为创新原动力,以专业教师的指导为关键支撑,借助团队合作的组合拳,创新研发出一款能展现新冠肺炎疫情空间分布的“疫慧图”,实现实时确诊病例查询、患者定位、展示等多种功能,为疫情分析与防控起到积极作用。“疫慧图”的成功研发,为高校如何做好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某高校医学生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现状,为高校开学制定疫情防控策略和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表,通过问卷星调查某高校医学生。结果:共回收问卷1543份,有效问卷1541份,有效应答率为99.87%。医学生在COVID-19命名、宿主、传染病管理类别、杀毒方法方面,各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防护措施、主要症状、对政府采取的政策及面对疫情的紧张程度方面,各专业和各年级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吃野味行为方面,疫情前各专业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疫情后各专业和各年级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学生对COVID-19相关知识总体上认知有限,有较大的学习空间。各年级间认知存在差异,各专业间差异不大,高校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