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外文局建局70周年。9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希望外文局不断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和水平,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具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际传播机构。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同志在庆祝中国外文局建局70周年座谈会上强调,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要打造对外宣传重大问题研究的重镇高地,建设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一流智库。这为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以下简称"当研院")加快智库建设与发展指明了目标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需要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紧紧围绕重大现实问题,加强战  相似文献   

2.
正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同龄的中国外文局,在成立70周年之际,收到来自习近平总书记的祝贺,肩负起习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和人民的殷殷期待。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具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际传播机构,是习总书记的要求,也是新时代出给外文局人的考卷。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同志要求我们认真思考"世界一流""强大综合实力""国际传播机构"这些关键词的内涵。"世界一流"的外文局,或者说外文局所追求的"世界一流",具有特殊语境和独特意义——是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是国际传播领域的"世界一流",而且这"世界一流"还包括提升文化软实力,彰显文明之光,中国走向  相似文献   

3.
2019年9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向中国外文局成立70周年致贺信,充分彰显了习总书记对外宣事业的高度重视、严格要求和亲切关怀,既是对外文局人的鼓舞和鞭策,也为外文局建设世界一流、具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际传播机构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国外文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以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全局外宣工作”。作为中国国际传播事业国家队和对外出版发行事业主力军,宣介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外文局的首要政治任务和光荣责任,也是外文局建设世界一流、具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际传播机构的重要任务和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外文局建局7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写来贺信,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同时,对我们在新时代的发展和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加快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和水平,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具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际传播机构"。我们在备感振奋的同时,也深深感到新的压力。我们要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勇于探索,大胆尝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向着习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具体到今日中国杂志社,要实现创新和突破,笔者认为重点要提升"三力",即品牌影响力、国际传播力、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5.
2019年9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向中国外文局成立70周年致贺信。2020年9月4日,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贺信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具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际传播机构,中国外文局召开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国际传播机构建设”研讨会,总结一年来学习贯彻贺信精神的主要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明确进一步贯彻落实贺信精神的重点任务和主要工作。现将精彩发言汇编,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2019年9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国外文局(以下简称“外文局”)成立70周年。贺信明确了外文局在新时代的责任使命,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具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际传播机构”的明确要求,为外文局未来发展明确了前进道路、指明了发展方向。2020年是外文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开启建设世界一流、具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际传播机构新征程的重要之年。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细化落实方案和具体举措,全面推进实施《外文局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20-2030年)》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主线。  相似文献   

7.
2019年9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向中国外文局建局70周年致贺信。习总书记在贺信中向中国外文局提出了“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具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际传播机构”的奋斗目标。习总书记贺信为中国外文局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提升自身水平和能力,统筹整合全国各方资源,服务满足全国各方对外宣传需求,引领带动全国外宣工作“走出去”,更好向世界介绍新时代的中国,更好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开创外宣协作协调新局面,是贯彻落实总书记贺信的重要举措。下面我将围绕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贺信精神,做好新时代外宣协作协调工作、持续提升外宣协作协调水平能力谈以下三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正9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向中国外文局成立70周年致贺信,作出"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具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际传播机构"的明确指示。2009年出台的《2009-2020年我国重点媒体国际传播力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到2020年,在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领域建成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传媒集团,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相称的媒体国际传播力。~(①)2009年以来,中央政府对主要传媒机构投放专项资金,用以增强他们的国际传播能力。近十年来,中央级媒体大规模"集体出海",加紧海外布局,扩展海外的落地率和发行渠道,"走出去"步伐明显提速,方式和手段也更加多元。  相似文献   

9.
正自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中国智库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在数量上有了明显增长,在影响力方面也取得长足进步。智库汇聚了专家学者和意见领袖,在话语体系建设方面有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但在国际话语体系建设方面,中国智库还存在明显的短板,表现在外语转化能力不足、传播手段缺乏、议题范围过窄等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做出切实而不懈的努力,提高中国智库的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10.
《对外大传播》2021,(2):F0002-F0002
1月21日,中国外文局与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赵凡出席签约仪式并致辞。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陆彩荣、高岸明及相关局属单位、机关部室负责同志参加签约仪式。杜占元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为巩固和发展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教育培养统一战线人才等方面作出的贡献。他介绍了中国外文局的历史和现状,强调中国外文局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外文局成立70周年贺信的指示精神,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具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际传播机构。落实好中央要求,既要发挥中国外文局自身专业优势,也要通过加强与高校、学术研究机构的协同协作,凝聚更多资源力量,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与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务实举措。他希望中国外文局与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开展全方位深度合作,在新发展阶段讲好新时代统一战线事业发展的故事,共同为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正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积极打造适合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身份、定位、功能的国际话语表达方式,打造国际传播的新平台,培养一批善于国际传播的人才队伍。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外宣工作提出的"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以及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12.
正2月26日,中国外文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挂牌仪式在京举行。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副局长陆彩荣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揭牌,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外文出版社及外文局局机关相关部室负责人参加了挂牌仪式。中国外文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批准设立,主要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国际传播、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中华文化外译与传播等重点领域,依托各级各类重点项目和课题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3.
正1月10日,《中国关键词:十九大篇》多语种图书发布会在京举行。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陆彩荣,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黄友义,中国外文局总编室主任黄卫,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主任李丽宁、副主任杨平,新世界出版社社长李春凯出席了活动。陆彩荣表示,《中国关键词:十九大篇》多语种图书是"中国关键词"系列图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外文局继翻译出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多语种图书之后,在中国政治话语对外传播领域的  相似文献   

14.
王文 《对外大传播》2014,(11):37-38
正2 014年10月2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审议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习近平强调,需要"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高端智库"。这是十八大以来中央最高层至少是第五次公开强调智库建设,也是第一次从"国际影响力"的角度阐述智库建设的重点性。在本专栏刊发的文章中,笔者曾论及国际传播与影响力对智库的重要性,本文拟从国际亲历的角度比较一下中美智库的差距与差异。  相似文献   

15.
李倩 《对外大传播》2014,(8):F0003-F0003
正8月6日,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举办习近平总书记对外演讲学习研讨会,国新办、新华社、中央编译局、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应邀参会。研讨会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外演讲中的重要外宣理念,以及介绍中国国情、解读中国道路、阐释中国特色的视角和方法,外宣工作如何提高议题设置能力、争夺国际话语权等议题展开研讨。  相似文献   

16.
正当今世界,国际政治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演变为话语权政治,话语权在一国综合实力中的角色愈发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这离不开对国际话语权的内涵和实质的科学把握。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程曼丽认为"国际话语权是话语权在国际政治和国家传播领域的具体体现,反映了一国在国际社会权力结构中的地位与影响",~(①)即国际话语权本质上是一种权力,内在地具有强弱之别。受国际政治中现实主义逻辑影响,当前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分析多从"西强我弱"态势出发,强调一种"防守反击"式的话语权争夺战。在全球不  相似文献   

17.
正6月16日,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吉诺·赫尔玛尼研究所、巴基斯坦巴中学会、法国桥智库举行在线签约仪式,成立三家"当代中国与世界"联合研究中心,并启动"当代中国与世界知识分享计划"。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高岸明出席活动并致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分别与三家国外智库代表签署合作备忘录,中国外文局国际合作部主任姜永刚出席活动,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副院长孙明主持活动。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中国高度重视智库发展。2015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形成定位明晰、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高端智库。智库的功能有很多,如提供咨询、反馈信息、进行诊断等。作为重要的智慧生产机构,智库是国家思想创新的重要泉源之一,也是国家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标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新时代国家发展的需要,媒体智库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猛。这种新型智库的最大特征在于传播力强但研究力弱,需要与传统智库紧密合作,共同提高影响力,最终目的是在国际舆论场上提升中国话语权。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的要求,媒体智库要在强化传播效果上发力:首先应在内容质量上下苦功,打磨精品;进而要在传播策略上使巧劲,找准角度,选准时机,多产品、多渠道、多平台形成互动网络;还要积累资源,建设研究体系,提升整体传播效能。  相似文献   

20.
正7月20日,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国外文局和复旦大学联合主办,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复旦大学海外中共学研究中心、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中联部世界政党研究所承办的"中共百年华诞世界百年变局——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经验与启示"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沪举办。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和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的重要倡议,赢得国际社会高度赞誉。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