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LCC"新读写素养课程改革是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的具体实践,是一次有益的教学创新尝试。它包括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两个方面。拓展型课程通过学科融合课堂、社会研学课堂两种类型,采用跨学科整合、牧式教学等方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生活中学习、运用知识,以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跨学科理念之下墨尔本模式课程改革的影响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从2008年开始实施墨尔本模式,这是一次全新的课程改革。在跨学科理念的影响下,这次课程改革解决了原有课程设置过于集中、过于注重学术的缺陷,增设的具有跨学科性质的拓展课程旨在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注重学生的知识广度,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视野。这种形式的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发展和学生的认知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该模式的课程设置对我国高校课程的跨学科整合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增跨学科主题学习板块,其目的是进一步发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转变,加强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与技能进行综合探究的能力。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历史课程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主要是将所学历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方法以及课题研究等结合起来,开展深入的探究性学习、问题导向学习等综合实践活动,是对不同学习领域知识的整合,是在历史基础知识学习前提下的学习提升与拓展。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思想性、人文性、综合性、基础性的性质,也为历史课程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正>以语文为基础的跨学科综合实践课程,是将语文学科为核心,以多门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综合能力。语文跨学科融合发展,要求教师密切注意现代社会的需求,拓展语文应用范围,加强跨学科的学习和应用,让学生在不同知识和方法之间进行交叉、渗透和整合,以此开阔眼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小学语文跨学科融合实践课程构建要点以及实施措施,以供参考。融合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综合性、丰富性、关联性等特点,突破学科的藩篱,使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得到无限延伸,使学生能够全方位、多维度、贯通地了解某一具体课  相似文献   

5.
随着知识社会的来临,教学的价值关注点已由学生掌握知识转向知识学习对学生生存意义的影响。基于教学价值结构的变化,教师需要拓展对课程知识的理解。课程知识的概念性理解包括教师对课程知识理解的广度、深度和贯通度,其广度是指教师理解课程知识的本身知识结构和课程编制中的人为逻辑结构;其深度是指教师理解课程知识所蕴含的思想、方法和德性,还要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评价方式;其贯通度是指教师在知识学习与学生素质培育之间建立有效的联接,从而使知识学习与素质培养相互融通。  相似文献   

6.
李莹莹 《教育》2024,(8):13-15
<正>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相关文件,强调了跨学科学习的重要性。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中提出了“注重加强课题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性学习等跨学科综合性教学”。《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明确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核心素养培养时代,“跨学科学习”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关键词。跨学科学习要求学生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的概念、理论、方法和工具进行整合,以便加深对复杂主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语文综合性学习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多元性、开放性、融合性等特点,可以从以下路径探析:教学资源,从单一到多元的资源拓展;生活实践,从课堂到生活的开放教学;整合教学,从板块到跨学科的自然融合,以此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基于音响放大器系统实验具有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和可拓展性强的特点,结合该课程完善的MOOC资源,将其应用于多层次实验教学当中。学生根据各自能力兴趣特点,选择不同层次的实验设计方案完成实验。该实验丰富了实验教学内容,使实验在广度和深度具有多个层次,改善了实验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实践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适应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培养创新型实践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语文综合性学习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多元性、开放性、融合性等特点,可以从以下路径探析:教学资源,从单一到多元的资源拓展;生活实践,从课堂到生活的开放教学;整合教学,从板块到跨学科的自然融合,以此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深度学习"已成为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相匹配的学习方式,深度学习进课堂已成为近年来教学变革的主流方向。《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在内容实施和设计上强调:"建议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整合,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促进学生带着问题意识和证据意识在新情境下对历史进行探索,拓展其历史认识广度和深度。"[1]可见,指向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生活"必备知识、关键能力.  相似文献   

11.
关于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经济学课程而言,根据社会对不同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在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整合的基础上,从广度和深度上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如增加讲授解决政府失灵的方法等内容。教学过程中的一切条件、环境、手段、方法和形式与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在教学的基本结构中要重学生学习过程,轻教师活动;重问题解决,轻给问题下结论;重学习效果,轻教学过程。在课堂上开展讨论、争论、辨论,创造生动、活泼、民主的课堂气氛,因势利导,富有启发性,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  相似文献   

12.
现行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是落实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重要载体。教师可以通过选用、整合等方式,调整综合性学习的主题和内容;也可以通过拓补、新创等方式,丰富综合性学习的主题和内容,从而充实跨学科学习;还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利用课后习题,或者课堂随机插入多学科素材,引导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与思维方式解决语文单一学科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语文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13.
吴团团 《家长》2024,(9):34-36
<正>学科整合、学习整合是培养跨学科思维和能力的重要路径,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是教学改革的要求。数学跨学科作业是跨学科学习的重要环节,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和学习能力的提升。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数学跨学科作业设计的实践与反思。一、跨学科作业的价值新课标指出进一步加强综合与实践教学活动,以解决实践问题为重点,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载体,经历综合运用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跨学科作业综合性高、开放性强,情境真实,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变得紧密,学生学习的广度与深度更加宽泛而有层次,学习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而简单的授受式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当下学生的所有需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并学会利用自身已有的知识与资源自主解决实际问题已然成为我们教育的重要目标和价值追求。基于此,教师应设计融合课程学习单,包括单元整合学习单、跨学科整合学习单和主题项目式学习单,以调动学生自主进行融合课程学习。学习单的应用,让课堂教学做到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动性,让学习真实有效地发生。  相似文献   

15.
<正>一、跨学科融合体验式教学跨学科学习是一种融知识综合与问题解决于一体的深度学习方式,是素养时代课程整合的重要实施途径。2022年版课标对跨学科学习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要引导学生在广阔的学习和生活情境中学语文、用语文”“掌握问题探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学会提炼、表达、呈现学习成果,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式教学主要指沉浸式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与教学路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6.
调控课堂深度教学有助于核心素养的落实。教师要在学生参与度、教学适切度和评价延伸度三个维度调控教学:从学生参与的深度、广度和效度,提升学生的参与情况;从学情、目标、教材二次开发和策略方面,强化教学的适切度;从评价主体、形式和价值层面拓展评价延伸度,着力培养适应未来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通过课程实施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注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而作为教育课程改革推出的新型课程——小学《品德与社会》,是新课程改革中最具综合性、实践性的一门跨学科的综合课程。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方面,《品德与社会》课堂同样可以发挥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18.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基于主题内容整合的综合性学习方式,对发展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具有内在逻辑上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指向核心素养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理论意蕴为:整体关联,构建结构化数学课程内容;前后衔接,开展连续性数学学习活动;循序进阶,把握层次式数学核心概念。跨学科主题学习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路径为:边界交融,实现数学知识的横向联结;经验积累,促进学生数学情感的体验;任务驱动,追求真问题的跨学科理解;深层融通,拓展学生的高阶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19.
翻转课堂教学中常以合作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深度意义建构,培养学生的探究与合作学习能力。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及掌握学习理论,选择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与教学对象,设计翻转课堂深度合作学习案例并开展教学实践。实践结果显示,通过对比信度、效度及相伴概率数值等指标,发现学生在知识获取、合作学习参与情况、问题协作解决能力、合作学习意识与态度4个维度前后测数据出现显著性差异,证明翻转课堂中深度合作学习设计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任何一位称职的教师都无法绕开教学拓展这一教学环节,开发和利用课外学习资源,整合引用于课堂教学,是教师应有的课程意识。但教学拓展是一把双刃剑,适时适当地进行,可以厚实课堂、丰富学生知识,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而盲目、毫无节制地为拓展而拓展,则会喧宾夺主,冲淡学生对文本的学习。衡量拓展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要准确掌握其难度和广度。如何进行拓展,追求拓展的"效度",是我们共同的目标。本期几位作者的阐述,也许能引发您更深刻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