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炎明 《学子》2014,(6):40-41
正作为语文教师,我们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语文老师必须转变观念:语文课要从教课文转变为教语文。语文教师应该从注重感悟课文内容转到体会表达方法,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浸到那一个个标点中,浸到字词中,浸到每篇文章的"血肉"里,引导孩子潜心学表达。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语文课工具性这一本质属性也决定了语文课必须要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本文从抓好起点、激发兴趣和注重积累等三个方面展开了论述,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3.
《海南教育》2013,(4):54-54
<正>《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后,我们不少一线的老师对"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产生了疑惑。说实在话,语文承载着太多的"使命":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语言能力、传承民族文化……由此,语文课千头万绪,模糊一片,甚至失却了纯真的"语文味"!我以为,语文课必须"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也就是说语文教学要简约、纯粹、以读为主,注重感悟。我国一些教育家一再告诫我们书不是教师讲懂的而是学生自己读  相似文献   

4.
英小环 《教师》2013,(34):67-67
体验教学的方式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不同的主体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语文课要在教学情境中进行体验教学,教师必须要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充实,在充实中成长,在自主学习中获得语文的积极情感,以达到融会贯通,自悟自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教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让感悟叩开语文学习之门,使学生在学习中享受乐趣,习得知识,陶冶情操,获得发展,更多地体会语文的魅力。"读悟式"阅读教学模式,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读"为主线,以疑促读,以读促思,读思结合,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在"悟"中提高自己,认识自己,形成读书的  相似文献   

6.
吕歌 《文教资料》2008,(36):119-120
面对当前语文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的良好局面.我们的语文教学在解决课堂教学"求活"的同时,还要解决好"务实"的问题."务实"首先要落实到"学生"上;其次,"务实"要体现在教师的准备过程中;其三,"务实"必须培根固本,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第一次感受,从低段,从一年级起,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尝试"以读促教,以读促悟"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8.
"语文味"可谓是一堂语文课的灵魂,是教师的教学激情和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发源地,是教师的综合素养与学生的文化素养、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的和谐统一."语文课就应该有语文味"之意是语文课要注重突出学科自身的特点,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怎样上好一节语文课,让它最大限度地产生效率,这是语文教师时刻关注的问题。我认为打造经典的语文课必须在教学的活动中不断历练,着力打造高效课堂。一.要从语文课的基本构建着眼,体现语文课堂的"书卷味"、"文化味"我认为语文课的教学要在教学中培养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步骤的能力,营造学生认知的"落差",把握学生心理思维的最佳境界,让语文课不断绽开心语的花朵,让语文的课充分体现活动的创新机制,实现语文课的整体构建水平。教师在基本构建中渗透  相似文献   

10.
情感的陶冶和引领是语文教学的目的和灵魂,语文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学生的个性、情感和道德,注重学生的精神成长。语文教学必须注重语文教育的感染熏陶作用,在语文课中唤醒童声、童心、童趣,凸现儿童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呼唤语文本体的回归,倡导用语文的方式教出浓浓的语文味儿,平平淡淡的教语文,扎扎实实地上出真语文课。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以读为主,真实感悟,显得尤为重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学最本质的环节就是阅读教学。"课堂上没有读书声是语文教学的悲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堂是学生精神成长的摇篮,但语文课上的价值引领必须富有"语文特色",要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自然渗透、有机生成。  相似文献   

13.
加强高职语文课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高职教育是否要开设语文课在职教界分歧较大。从高职培养目标、高职生源实际语文水平及语文课的教育功能来看,在高职院校中开设语文课是很有必要的。加强高职语文课教学,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对语文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其次,要采取措施,改革语文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办法,注重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人文教化,充分发挥语文教学在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理念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强调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整合,语文课要有"语文味儿"。  相似文献   

15.
在语文教学不断改革的今天,我们不禁要问怎样的教学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呢?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因为思想也就存在语汇、字句、篇章、声调里”,朱自清如是说。“在课堂教学中,我力图让学生有所感,有所悟,不光有理解,还要有发现。教师去营造一种课堂‘磁场’,学生只有感受并真正领悟到了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空灵之美,能悟得许多老师由于没有充分展开抑或是无法教给他们的东西,也许就是感悟的最高境界”,窦桂梅是如此解读。无论怎样的解读归于根本就在于语文课就要像语文课,独一无二,不可替代。  相似文献   

16.
通过语文课,对学生进行美育,这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我认为,必须把学习语文知识同进行美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传道"和"授业"能做到水乳交融,相得益彰。这里的关键是要从语文课的特点出发,在教学中努力做到以情感人。  相似文献   

17.
正"语文课上和不上一个样"的叹息在现实教学中总是屡叹不止,更有甚者,很多语文教师自身也有这样的认知与感叹。究其原因,便是每一堂语文课总想"五脏俱全",每一月、每个学期的语文课都"千篇一律"或"毫无章法""不成体系"。笔者认为,语文教学设计应注重教学目标的设置,注重对课文的分析、开拓和深化,具体来说,语文课堂应该有三种模式。一、讲授为主式1.抓"课核"。要让学生感兴趣,并积极参与课堂,认真阅读和思考,就一定要抓"课核"。什么是课核?就是一节课教学设计的最精妙的部分。"它有时是一个关  相似文献   

18.
许磊 《教师》2016,(4):108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只要抓住阅读教学这一环节,就能占领语文教学最主要的阵地。但是,在小学语文课中的阅读教学调整、改进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所以,我们要把握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这一关,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通过"初读、精读、悟读",探讨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  相似文献   

19.
要是能凸显文本中最为核心的语文价值,侧重文本的"文",解决"语文课到底要教什么"的问题,这样,语文课就再不是"教课文",而是真正的"教语文",让语文课散发出浓烈的语文气息。  相似文献   

20.
语文新课标重申了语文课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强调语文课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注重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 ,注重实践和应用 ,这就决定了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开放性。系统论认为 ,语文教学原本就是一个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开放性耗散结构系统。对于语文教学大系统来说 ,就必须实行从宏观到微观的全面开放 :一、要不断地从外界吸取有用的知识、能量和信息。这就是要按新课标的规定 ,拓展学习空间 ,跨领域学习 ,在生活和其他学科中学语文用语文 ,从宏观上开放。l.从生活和其他学科中引入学习内容 ,实现语文的教学目标。例如 :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