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以来,“立德树人”首次被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不仅为我们今后的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变得更为重要。“正面管教”不仅与德育教育有着相同的教育倾向和价值认同,更具有教育的可操作性。在学校德育过程中建立正面管教,既是德育教育方式的一种全新尝试,也是学校德育规范管理的重要内容。本论文着力通过正面管教构建立体的德育体系,通过多层次的积极影响、多形式的情境创建、多角度的情感体验,在学校营造和善而坚定的气氛、勤勉而团结的风气,培养学生自律、责任、合作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使其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2.
<正>·主持人语·正面管教又称积极养育(Positive Discipline),是一种既不惩罚又不娇惯,用平等尊重的方式激发孩子内在动力的教养方式。正面管教在美国学校的应用已有30余年,成为美国师范院校的一门必修课。2010年,正面管教被引入中国,通过开设家长课程、学生社会情感技能课程以及开展家长和学校讲师培训,在全国各地落地生根。经过多年本土化的探索和实践,正面管教被无数的家庭和学校验证是行之有效的教养  相似文献   

3.
<正>偶然间听说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简·尼尔森的名字是源于她的一本著作《正面管教》。书中通过对正面管教与传统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具体事例以及教育效果的对比、研究,深入浅出地揭示了正面管教这种教育方法的优势,对不断促进教育工作者深入改革和研究,对不断改变孩子、促使其更加优秀具有深远的影响。结合《正面管教》一书,紧扣自身教育工作经历,我想来简要谈谈自己对正面管教理念的理解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正面管教理论是由美国教育专家简·尼尔森提出的一种新型教育理论,从2009年,正面管教的图书第一次在我国出版到现在,正面管教在我国教育界的应用历程已走过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探讨正面管教理论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面管教从正面的树人视角,遵循人性心理发展的规律,是富有生命力和人情味的教育理念。基于儿童心理正面管教的实施路径包括:积极而不消极,正面而不负面;鼓励而非表扬,启发而不说教;常态而非刻意,常识而不僭越。在实施正面管教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应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去呵护学生,以赏识的眼光发现学生的可贵之处,因材施教,并将尊重和关爱融入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被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教育的发展,是一个国家长久繁荣的必要条件。学校班级作为教育孩子们成长成才的重要场所,承担着重大的教育责任。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的管理孩子的方法,要让孩子健康地成长,需要让他们能够对发生在自己身上和他的群体中的事情产生积极的态度。所以把正面管教的方法运用到班级管理中,不仅可以构建相互尊重、互帮互助的和谐师生关系,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成长。  相似文献   

7.
彭文平  赖立全 《教师》2019,(2):25-26
正面管教以个体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是一种不惩罚、不娇纵地有效教育孩子的"黄金准则"。情绪管理是正面管教体系中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倡导在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采取适宜的方式教孩子学会情绪管理,提出的工具和方法易学易懂,实用长效,有助于培养出孩子的自律、责任感、合作等品质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  相似文献   

8.
教育者对儿童问题行为的管教方式可分为非正面管教和正面管教,前者以压迫和强制的手段使学生服从,后者则是在尊重和平等的基础上引导儿童自主改变。正面管教是以相互尊重与合作为基础,坚持和善而坚定的原则,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自我教育能力的管教方法。在应对儿童问题行为时,正面管教以尊重和鼓励为基石,以帮助儿童体验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为关键,以培育儿童形成良好品德所需的能力为目的。在实际教育中,可采用四个策略对儿童的问题行为进行正面管教:坚定而和善的原则,让学生感受尊重与被尊重;构建相互支持和尊重的班集体,使学生在互帮互助的集体中改正错误;停止外力干预,引导学生在错误中自主学习和进步;审视情绪反应,提供针对性帮助。  相似文献   

9.
正面管教在美国已有近40年的历史,目前已经成为60个国家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正面管教的理念和方法也早就被中国的父母以及教育工作者接受并广泛传播。鼓励是正面管教的基石,是赋予学生力量和改变学生行为的关键。但并非所有的表扬都是鼓励,教师必须走出表扬等于鼓励的误区,践行正面管教理念,运用正面管教工具,对学生应该多鼓励,少表扬,多描述,少评价,发挥鼓励的强大功能。  相似文献   

10.
<正>《正面管教》是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简·尼尔森的经典著作。她强调不带惩罚的正面管教方法。这种教育方法犹如经典公案所隐喻的那样:希望一片地里的杂草消失,是准备多栽些花还是拼命锄草呢?一、惩罚的代价通常,我们感到严厉和惩罚是很管用的教育态度和方法,因为能立即制止学生的不良行为。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正面管教的基本理念,针对大学本科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将正面管教理念应用到课堂中,结合课堂实例,阐述正面管教工具在课堂上的应用策略。本文认为,应用正面管教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培养学生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抗拒心理,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培养健康积极的人才。  相似文献   

12.
正面管教作为一种全新的理论,它更侧重于相互尊重,强调找到人的归属感和价值感,它不提倡惩罚也不提倡表扬,希望通过鼓励激发孩子的内在潜力。本文主要将正面管教理论在学生思想教育和班级管理中进行了运用实践,主要通过在德育工作中重新界定什么是不良行为,教育工作中带着感情去交流,师生平等相互尊重,不怕孩子犯错误,将孩子犯错误当作学生成长学习的机会,变表扬惩罚为鼓励引导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总结了经验。  相似文献   

13.
柳诚蕊 《河北教育》2023,(10):54-55
<正>如果你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感觉到痛苦,那么你的方法一定是错的。——简·尼尔森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如何不惩罚不娇纵地运用正面管教方法有效管教孩子?这是我读《正面管教》一书后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了解正面管教方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立足初中语文课程,展开正面管教式教学,观察该模式在培养学生能力上的正向价值与作用。研究结果: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融入正面管教方式,可以助力学生规避部分问题行为,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初中课程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5.
张晓震 《教育》2008,(1):42-43
“问题学生”一直是中小学普通教育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新《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对于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和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互相配合加以管教:无力管教或者管教无效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将其送专门学校接受教育。”但1999年全国人大通过《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后,公安机关不再强制性向工读学校遣送不良少年,“问题学生”的教育问题更显突出。  相似文献   

16.
正面管教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并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改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实现有效的课堂管理。本文阐释了正面管教的缘起、对中小学课堂管理的意义和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7.
王孟楠 《文教资料》2007,(30):76-78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教育法律意识的提高,学校管教权在运行过程中开始出现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与学生合法权利相冲突等一系列教育法律问题。要想维护学校管教权的地位并有效发挥其作用,就应从国家、学校和学生等角度出发来寻求对策。  相似文献   

18.
声音     
<正>《江苏教育》(心理健康)2018年第9期《家庭正面管教中儿童自我价值的建立》一文,针对埃里克森提出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中"青少年期的冲突",强调了青少年建立自我价值的架构和意义,阐述了如何运用正面管教理论帮助青少年建立自信、自爱等价值观,促进其形成健康积极的自我价值感。目前,越来越多的家庭重视孩子的心理成长,该文为家长提供了具体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不仅影响着孩子的一朝一夕,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一世。一、教育孩子,父母要合作,步调要一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父母双方共同的愿望。但教育孩子必须互相配合,步调一致,切忌一方管教孩子,另一方当面袒护孩子。如果父母一方发现另一方在管教或教育孩子时有明显失误,则应巧妙地分开大人和小孩,防止大人一错再错,避免孩子是非不分,无所适从。当一方对孩子进行了正面批评之后,另一方应从侧面进行教育。着重教育孩子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和所讲的道理,防止孩子逆反心理的产生。这就是俗话说的“一唱一和”…  相似文献   

20.
夏山学校恢复人性的本来位置,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而不是成人意志生活。实现学校教育对现实社会的超越,走在人的发展的前列,引领社会发展,这也许正是夏山实验的魅力所在。面对"顽童"或"问题儿童",成人社会惯常使用的办法是管教,更加严格的管教。而亚力山大·苏瑟兰德·尼尔却与众不同,他所创办的夏山学校"是一所让儿童自由发展的学校,摒弃一切管训、约束、指导、道德训练和宗教教育",目的就是"使学校适应儿童,而非儿童适应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