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小学阶段,初步建立学生的数学数感,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和要求。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尤其是初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对学生今后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韩姝 《当代教育论坛》2005,(11X):114-114
一、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数感” 由于数学知识本身来源于现实生活,因此培养“数感”要把数学教学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人手,挖掘生活中的素材,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在生活中体会数的含义,建立良好的数感。  相似文献   

3.
一、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数感”由于数学知识本身来源于现实生活,因此培养“数感”要把数学教学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挖掘生活中的素材,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在  相似文献   

4.
由于数学知识本身来源于现实生活,因此培养数感要把数学教学同实际生活相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生所关心的事情入手进行数学教学,从而建立良好的数感。良好数感的建立能使学生会用数学知识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并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建立起联系,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一、联系学生生活,在生活体验中获取数感数学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发展  相似文献   

5.
数感是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应具备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学生的数感能力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数学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为了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自主感知、熟练掌握与灵活运用,教师应深刻认识到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在教学中重视学生数感的形成与培养.鉴于此,教师应正视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感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依托于估算教学、动画视频教学、生活化教学、动手操作教学等不同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训练并提升学生的数感.  相似文献   

6.
<正>“数感”是重要的基本数学素养之一,简单来说就是人们对数的一种敏感、一种直觉。这种感知可以帮助人们做出相应的数学判断,选取合适的策略解决问题。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程度,“数”运算能力的高低,合理分析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与数感密切相关,因此,培养学生的数感已成为当今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寻找数字的联系点,结合生活经验,培养学生的数感。一、数学教学现状在素质教育的发展背景下,  相似文献   

7.
贾宝明 《天津教育》2024,(10):132-134
<正>“数量”一词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这是小学数学中重要内容,由数学概念(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也可以看出,数量关系占据数学教学的半壁江山。《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核心词之一就是数感,因此教师非常熟悉数感一词,并且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注重培训学生的数感。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教师对培养学生数感能力已经有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数学学习能力较差,培养学生的数感,能给予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以有效的辅助。小学生在认识和学习陌生数学知识时,多根据自己的数感度对其进行猜想。若学生数感强,学生则能较为准确地猜到数学知识的含义,在脑海中形成对数学知识的认定认知,知识学习难度相对较低。反之,学生或无法初步认识数学知识,或对知识的猜测存在偏差。数感作为小学生认识、理解和学习知识的一种感受、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学科素养之一。鉴于数感对学生认识陌生知识、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数学知识体系的重要性,本文将重点探究在核心素养要求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感能力的策略,以期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9.
数感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数学产生的感觉、体验以及体验数学的感情,从而对数学有一定的感知能力。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数感能力,就要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进行,因为日常生活中往往蕴含着大量的数学知识。文章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数感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数感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数学产生的感觉、体验以及体验数学的感情,从而对数学有一定的感知能力。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数感能力,就要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进行,因为日常生活中往往蕴含着大量的数学知识。文章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数感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数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数感的培养,并优选有效策略,强化学生数感,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2.
<正>伴随学科新课改进程的加快与应用,教育领域越来越关注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的效果,强调教师不仅应关注学生理论性数学知识的积累及学习成绩的提升,还应培养学生体系化的数学分析思维,提升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深度。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起始阶段,这一阶段数学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思想认知的发展,教师有必要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使其发现数学学习的本质与规律。思维能力也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良好的思维方式能帮助学生灵活应对数学问题。因此教师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由形象化向抽象化转变,在实践中提升知识应用能力,为全面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与质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数学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数感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所谓数感,就是指人们对数的一种感知能力,数感的强弱直接决定着一个人数学水平的高低,也是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一、以生活经验为基础,让数感无痕渗透数感是一种对数的感知能力,而在生活中存在大量的数,这是学生形成数感的重要源泉。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师要善于以生活经验为基础,达到在教学中无痕渗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数学知识本身来源于现实生活,因此培养数感要把数学教学同实际生活相联系.良好的数感的建立能使学生会用数学知识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并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建立起联系,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数感培养是新课程的十大关键词之一。培养学生的数字能力也是当前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所谓的“数感”是数学中的一种感觉、一种情感。数字的概念不仅有能力,还有知觉,这是对数的敏感性和认知。它不仅是对本能色彩的直接感知,也是人们数学思维和基本数学素养的表现。在学生发展方面,课堂是学生创造一定学时、获取数学知识和提高数学素养的主要阵地。  相似文献   

16.
林尚坤 《成才之路》2022,(13):79-81
数感主要是指对数的感悟,包括对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运用、驾驭与感悟能力.数感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逐渐建立、培养起来的,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逐渐形成数学思维,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数学核心素养.文章从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  相似文献   

17.
新课改在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师教学行为变化的同时,特别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的“数感”.在教学中应当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通过揭示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不断挖掘教材内容潜在的、由数学知识反映、提炼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并逐步渗透,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能力.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数感?所谓数感是一个人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做出数学判断,并为解决复杂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也可以说数感是一种数学素养。由于数学知识本身来源于现实生活,因此培养数感要把数学教学同实际生活相联系。良好的数感的建立,能使学生会用数学知识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并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建立起联系,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数感”是指人们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这种理解使人将数与现实情境联系起来,这种联系使人眼中看到的世界有了量化的意味。数感是一种主动的、自觉的或自动的理解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是将数学与现实问题建立起来的桥梁,它关系到人的数学意识。《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不仅将培养学生的数感列为数学课程的学习内容,而且强调要把“数学思考”落实到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数感,落实到学生认识并掌握重要的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地培养学生的数感。尤其是在估算教学中,教师要经常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估算…  相似文献   

20.
数感是学生对数的感知,是基于大量经验形成的思维直觉,是一种潜在的智能。因此,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数感当成核心的教学目标来落实。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需引入趣味情境,让学生在“看思”中形成数感;构建探究情境,让学生在“摆思”中建立数感;设计互助活动,让学生在“做思”中加强数感;依托问题探索,让学生在对比中发展数感;回顾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梳理中积累数感。通过这些具体的措施,引导学生投入多角度、多层级的学习中,助力学生构建良好的数感基础,全面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