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货币本质的"不可超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的本质属性是其他一切商品同它相交换并用它的价值来衡量、即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为此,马克思把货币界定为同其他特殊商品相对立的一般商品.所谓超越货币本质"一般论"与"特殊论"的对立,是不能成立的.同时,本文从逻辑学的角度对货币的定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货币”与“一般等价物”的形成与内在内容、货币拜物教的实质以及本质问题的内涵等几个方面,并借助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有关论述,分析论证了部分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把货币的本质简单地归结为“一般等价物”的观点是错误的,并推导出对货币的本质的准确的完整的表述应为“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金融是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资金融通、信用中介和电子支付等业务的金融模式。其中,电子支付是通过电子货币完成的一种新型支付手段。在支付体系中电子货币与传统货币的基础一样,也是信用与债务偿付。从货币本质与职能的角度考察,电子货币只是货币的一种形态,其本原仍然是中央银行的名义负债。尽管传统货币能够做到的电子货币也无所不能了,但是电子货币并没有超越货币本质与职能的规定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分析货币的起源,认为货币有两条主要的发展路线,其一是由物物交换发展为利用一般等价物交换,一般等价物后固定为金银,然后发展出铸币;另一条路线是由生殖崇拜物贝壳发展到仿制贝壳,再到铸币。从这两种发展路线说明价值的两种来源:实用价值和精神价值;两种价值都产生了铸币。本文认为在历史上货币价值的产生早于信用的产生。由货币的发展过程说明本质上货币是价值和信用的复合体,起初人们看重的是价值,后来价值的成分逐渐减少而信用成分逐渐增加,最终发展成为纯信用货币。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学中,信用、信用货币是使用广泛的概念,但其定义却粗糙、模糊不清,这将直接导致对信用货币本质的认识不够深刻,而信用与货币两者间的关系更是成了未解之谜。本文从合同这一新的视角出发,对信用、信用货币重新定义,试图明确信用概念,厘清信用与信用货币的相互关系,揭示信用、信用货币的本质。同时,对信用与货币的相互关系以及货币的起源和本质也提出了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第一课时:货币的本质 [教学目标] 1.理解商品的含义. 2.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 3.从历史的角度理解货币产生的必然性. 4.理解货币的本质. [能力目标] 1.透过现象认识商品、货币的本质的能力. 2.历史地看待货币产生和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对于当代社会生活有极其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一是认识货币的本质:货币作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也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其使用价值是充当流通手段、价值尺度等具体功能,而其价值就是劳动的凝结。二是认识"权力"的本质:"权力"是在一定的社会群体的实践活动中,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过程中形成的少数人具有和体现出来的能够组织、支配多数人凝聚为更大合力、实现特定利益目标的强制性与非强制性统一的能力和力量。  相似文献   

8.
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日益发展,货币形式从实物货币逐渐过渡到了非实物的纸货币和电子货币,在此情况下,货币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在我国经济理论界存有不同的观点,本文将从黄金货币形式的货币本质是一般等价物的立论基础上,提出各种货币形式的本质都是一般交换价值。明确货币本质是一般交换价值,这对探讨我国人民币的价值基础以及当前的货币流通问题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8,(54):138-139
货币的本质: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但是它与一般等价物又在某种程度上有区别,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善于抓住其本质特征给学生讲解,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该部分的知识。  相似文献   

10.
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货币、资本积累与循环、生息资本与信用、虚拟资本与经济危机等理论,文本从现代货币金融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功能出发,聚焦探讨央行数字货币和加密数字货币的本质与职能,旨在廓清数字货币与现代货币金融体系的内在联系。文本认为:现代货币金融体系内生于社会化大生产的交易和投融资需求,使部类间资本积累和循环得以实现,由央行基础货币、商业银行信用货币和各类金融市场共同构成。央行基础货币为现代广义信用货币体系提供制度与流动性支撑,市场主体通过社会投融资活动共同创造广义信用货币和金融资产;社会化大生产的投融资需求以及金融资本的独立化和虚拟化发展使现代货币金融系统存在双重不稳定性,需要各国央行履行应对经济周期、金融不稳定的公共职责,其趋势是形成更加中心化的基础货币发行制度、利率调控制度和宏观审慎监管体系;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加密技术不是创造基础货币的充分必要条件,也不是在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投融资需求中产生的广义信用货币,因此,比特币等加密数字货币没有社会经济关系基础和公共部门信用保证,无法承担以中心化为特征的央行制度维护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的职能,只是投机性资产;央行数字货币实际是基础货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