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湖南省高知人群的体育意识及锻炼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钟振新  黄琳 《体育学刊》2005,12(6):55-56
对湖南省高知人群的体育意识和锻炼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湖南省高知人群的体育意识比较淡薄,体育人口数量偏低;锻炼内容多元化,锻炼场所以体育场馆、公园为主,锻炼时间以早、晚为主,锻炼形式以个人与自发小团体为主;体育消费投入较少.影响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没有时间、缺少场地.针对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广西高校高级知识分子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及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广西高校高级知识分子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结果显示:广西高校高级知识分子较少参加体育活动;缺乏体育锻炼健身意识。锻炼项目以散步、慢跑、球类为主;锻炼场所主要为校体育场馆、自家附近空地。影响其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教学科研任务重、时间不允许、有家庭负担等。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高校高级知识分子体育锻炼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访问、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 ,对高校高级知识分子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 :目前高校高级知识分子的体育人口数量偏低 ;锻炼的内容呈多元化 ;锻炼场所以本校体育场 (馆 )、小区、家庭为主 ;锻炼时间选择以早、晚为主 ;锻炼的形式是个人、与家人或者朋友、同事一起 ;影响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没有时间等。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吉林省知识分子体育消费意识、消费结构、消费水平进行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吉林省知识分子对体育消费持肯定的态度,体育消费的主要动机是强身健体,休闲娱乐;体育消费以实物性消费为主,且消费水平不高。没有时间、门票价格高、健身场馆少、路途远耗时多、消费观念差及经济条件不允许是影响他们到经营性体育场馆进行体育消费的主要原因,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湖北省高校高级知识分子体育锻炼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问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 ,对湖北省高校高级知识分子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 ,目前湖北省高校高级知识分子的体育人口数量偏低 ;体育锻炼内容呈多元化 ;锻炼场所以家庭、本校体育场馆为主 ;时间选择以早晚为主 ;采用个人锻炼、与家人一起锻炼以及与朋友同事一起锻炼的体育锻炼形式 ;体育锻炼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工作紧、家务忙。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应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校青年知识分子体育锻炼 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普通高校部分青年知识分子体育锻炼现状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结果显示,青年知识分子体育人口数量少(37.41%);锻炼项目以散步、跑步、篮足排球为主;锻炼动机以健身、陪子女运动和消遣娱乐为主;锻炼场所以本校体育场馆、住家附近的空地为主;体育消费水平偏低;影响其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工作紧、家务忙、无经费。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乌鲁木齐市居民家庭体育消费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方法,对乌鲁木齐市居民的家庭体育消费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居民体育消费的水平不高;居民体育消费主要以实物型消费为主,主要集中在体育器材、运动服装等物质消费;体育消费的形式是与朋友同事一起锻炼或者与家人锻炼;体育消费的场所主要在非收费性的体育场所。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知识分子的体育消费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对陕西省知识分子的体育消费行为和消费需求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知识分子仍以实物型体育消费为主;他们的体育锻炼动机与锻炼效果体验基本一致;影响陕西省知识分子体育消费需求的心理因素主要是锻炼动机、锻炼效果体验和产品消费满意度;影响陕西省知识分子体育消费的社会学因素主要是时间、场地、经济条件和体育环境.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校青年知识分子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普通高校部分青年知识分子体育锻炼现状进行了调查与研宄。结果显示,青年知识分子体育人口数量少(37.41%);锻炼项目以散步、跑步、篮足排球为主;锻炼动机以健身、陪子女运动和消遣娱乐为主;锻炼场所以本校体育场馆、住家附近的空地为主;体育消费水平偏低;影响其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工作紧、家务忙、无经费。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沈阳市区居民体育锻炼的动机、锻炼的自然情况和组织形式等行为进行分析,发现沈阳市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是增进健康;老年人在锻炼时间和频率上均高于青年人;锻炼的场所以公共体育场所为主,有一半以上居民体育锻炼意识较强;自我健康评估能力和体育与健康知识不足是多数居民在体育锻炼中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不同锻炼行为阶段的体育消费心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基于跨理论模型和体育消费认知决策模型,采用对587名知识分子问卷调查数据,对不同锻炼行为阶段的体育消费心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在前意向→意向→行动阶段,体育消费需要呈现上升趋势;在坚持阶段,体育消费需要少量下降;2)随着锻炼行为阶段向前发展,体育消费满意度呈现逐渐提高的趋势;提高满意度有利于锻炼者向高一级行为阶段转变;3)随着锻炼行为阶段向前发展,体育消费意愿呈现出逐渐增强的趋势,处于高锻炼行为阶段的个体更愿意在体育锻炼上花钱。建议:体育营销把前三个锻炼行为阶段作为体育消费者培育阶段,通过薄利的产品和满意的服务促进更多的体育消费者更快地发展到锻炼行为坚持阶段,培养忠诚的体育消费者,追求在锻炼坚持阶段产生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收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贵州省中青年知识分子身心健康状态,分析中青年知识分子体质健康与心境状态的成因。方法:采用脂肪测试仪测定中青年知识分子体成分相关指标,采用POMS量表测定中青年知识分子的情绪状态。结果:中青年知识分子的体质指数、身体脂肪率较正常值高,男性与女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贵州省中青年知识分子具有较好心境状态。结论:中青年知识分子在定期进行运动的同时,应注意合理膳食,并加大运动的强度,以获得更佳的身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对590名高级知识分子作问卷调查,对比分析了两性的健康状况、体育行为和锻炼动机。结果表明:①与男性相比,女性高知人员每次锻炼的时间短,锻炼强度小,两性体育锻炼频率和锻炼坚持差异不显著;②女性高知人员的外貌动机和乐趣动机明显强于男性,是她们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心理动力,这样的锻炼动机模式使她们选择参与轻松、对抗小和娱乐性强的体育锻炼项目;③高知人员健康状况不存在显著性性别差异,锻炼行为和动机存在的差异符合女性的身心特点,反映出在高知人员中性别平等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对吉林省7所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受训练环境、运动员来源、训练时间、经费、教练员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吉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面临许多困难。如何根据吉林省普通高校的特点,因地制宜地解决好这些问题,使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保持并扩大发展势头,成为必须关注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5.
针对吉林省老工业基地企业职工参加体育活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用多元回归的方法,找出影响企业职工参加体育活动的因素,从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年龄、文化程度对吉林省老工业基地企业在职职工参加体育活动的程度有影响,健康状况、生活满意度、体育消费、体育态度是影响职工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高校高级知识分子体质与健身锻炼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机能测试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安徽省高校高级知识分子的体质机能状况与健身锻炼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女性知识分子较为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男性的体质机能水平呈下降趋势;健身锻炼的内容与形式较单一,工作紧、家务忙、场地不足、缺乏健身指导等是影响高校高级知识分子参加健身锻炼的主要因素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江苏省普通高校大学生自主锻炼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大学生自主锻炼行为质量不高,符合体育人口标准的比例较低;与同学朋友一起锻炼为主要锻炼形式,体育社团作用未发挥;自主锻炼时间段与空间相对较集中;缺乏场馆器材、没时间,学习负担重、无专人指导和没有体育特长等是影响大学生自主锻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湖南省职业男性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表明:湖南省职业男性体育人口较少、对体育的功能认识高、工作压力大、锻炼受场地设施影响较大、体育消费较低等。  相似文献   

19.
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吉林省失业职工和低收入人群体育锻炼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目的在于从这一人群中找出他们在锻炼观念和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社会环境中制约他们锻炼的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