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为背景的命题例1水母体内有两种发光蛋白,一种是水母素,它在有钙离子的环境中就能发出蓝光;另一种是绿色荧光蛋白,它吸收了水母素发出的蓝光后,发出波长较长的绿色荧光。科学家可  相似文献   

2.
绿色荧光蛋白及其在分子生物学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多海洋无脊椎动物体内都含有绿色荧光蛋白,这种蛋白质结构很特殊,在受到蓝光或紫外线刺激时可以发射绿色荧光,并不需要任何协同因子、底物,适合用作普遍的报告标记,尤其适合于活体细胞或组织。而且它发出的荧光稳定,检测简单,结果真实可靠。并且GFP对光漂白、氧化剂、还原荆以及其他许多化学试剂具有极强的稳定性.易于构建载体。它独特的性质引起了生物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简要地概述了绿色荧光蛋白及其在分子生物学上的应用,包括蛋白融合,细胞筛选,定位标记,基因表达调控,计算细胞生长速度等。  相似文献   

3.
简讯     
□培育转基因蝴蝶探索进化机理●《英国皇家学会学报》美国布法罗大学研究蝴蝶翅膀形态的生物学家最近将水母基因植入一种非洲蝴蝶体内,从而“创造”了第一批携带其它物种基因的转基因蝴蝶。转基因蝴蝶的培育成功是此类昆虫研究的转折点,使得科学家能够进一步探索新的物种特征,认清建立蝴蝶翅膀颜色的发育遗传学与翅膀颜色在生态环境和进化过程的作用之间的联系。此次试验共培育出7只转基因蝴蝶。水母基因被注射到蝶卵中以后,在蝴蝶后代的眼睛内成功表达。水母基因是一种普通的标记基因,它能够发出荧光,便于人们追踪它在转基因生物体内的表…  相似文献   

4.
《今日教育》2009,(7):45-45
苏格兰爱丁堡的科学家利用水母基因培育出了一种基因改性土豆。这种土豆在需要浇水时会发出荧光。在全世界水资源被越来越多地使用的今天,这种作物将能防止过度灌溉。这种土豆的荧光是由水母基因产生的。当土豆植株内产生脱落酸时,就会激发其发出荧光。土豆利用脱落酸对其体内细胞进行重新排列,以便作好应付缺水的准备。  相似文献   

5.
水母荧光追踪癌细胞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是发现和研究水母荧光蛋白取得突出成就的3位科学家——美国科学家马丁·查尔菲、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和日本学者下村修。他们发现的绿色荧光蛋白质被广泛应用于癌症诊断技术中。利用这种生物荧光,研究人员能够同时跟踪多种不同的生物学过程,清楚地  相似文献   

6.
GFP,即绿色荧光蛋白,是当代生物科学研究领域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它具有惊人的科学研究价值,在它的帮助下,研究人员可以直接看到生物体细胞内部的运动。然而,很长一段时间内,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绿色荧光蛋白的发现者是谁。那么,这个几乎被遗忘的  相似文献   

7.
晓小 《科学启蒙》2009,(5):30-31
2008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是由三位科学家共享的,其中有一位是美籍华裔科学家,他的名字叫钱永健。帮助这三位科学家获奖的是能发出鲜艳绿光的绿色荧光蛋白,而钱永健的贡献在于改造绿色荧光蛋白,使它成为当今生物学和医学研宄中使用最广泛的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8.
《生物学教学》2013,(2):74-75
据2012年8月24日《科技日报》援引物理学家组织网8月22日报道,美国南加州大学一个研究小组利用从水母体内分离出的生物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了神经元内部的蛋白质并拍摄了一段视频,显示了蛋白质在神经细胞区室内运动的情景,让研究人员"看到"蛋白质定向地通过神经元以及大脑重建的过程。相关论文发表在《细胞·报告》杂志上。  相似文献   

9.
自然界里存在着很多"亮着灯"的生物,如萤火虫等发光生物.那么,这些生物是如何发光的?生物体内的电灯泡是怎么被发现的?它们又有什么妙用呢?我们现在就来一起探索一下! 发现"电灯光" 在美国华盛顿星期五港湾海域盛产发光水母.这种水母的外表艳丽,在伞状结构的边缘,还发出淡淡的荧光.每一天,随着潮涨潮落,小小的水母都会随着海浪来来去去.  相似文献   

10.
荧光染料标记小鼠膜蛋白的方法与荧光染料标记人体膜蛋白的方法相似,都是找到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然后得到相应抗体,并将绿色荧光分子结合其上,最后将相应的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小鼠细胞膜上相应蛋白标记上了绿色荧光蛋白,人体细胞膜上相应蛋白可以标记上红色荧光蛋白。膜蛋白质分子的运动情况并不是所有膜蛋白都能运动,有些膜蛋白被某些特殊的结构限定在细胞表面的某个区域,并且不同细胞的膜蛋白的流动情况也有差异。糖脂普遍存在于原核与真核细胞的细胞膜上,不同细胞中所含糖脂的种类不同,发挥的功能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1.
<正>高中生物学中涉及的荧光,大体上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诱发荧光,是指物体(物质)经过荧光染料染色后,再经过紫外线照射发出的荧光,如用荧光染料标记的蛋白质、DNA分子等。另一类是自发荧光,如叶绿素、血红素等经过紫外线照射后发出红色的荧光。1诱发荧光现象1.1人鼠细胞膜的融合一以红色或绿色染料标记蛋白质产生的荧光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用发绿色荧光的染料标记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用发  相似文献   

12.
“土豆会叫‘渴’,蚕宝宝能吐彩色的丝,老鼠会发绿光。”说起这些事来,似乎是天方夜谭。其实,科学家采用了基因技术,就能做到。苏格兰爱丁堡的科学家利用水母基因培养出了一种基因改性土豆。这种土豆在需要浇水时会发出荧光。在全世界水资源越来越匮乏的今天,这种作物将能够防止过度灌溉。基因改性土豆的荧光,是由水母发光基因产生的。土豆利用脱落酸对其体内细胞进行重新排列,以便作好应付缺水的准备。当土豆植株内产生脱落酸时,就会激发其发出荧光,表示土豆开始叫“渴”了。蚕宝宝能吐彩色的丝的消息,来自1999年3月18日出版的…  相似文献   

13.
人与自然     
1.一批专门“猎星”的天文学家在银河系深处发现一颗和地球非常相似的行星,很可能会成为找到生命新家园的钥匙。这颗行星距离太阳系9000光年,体积大概是地球的13倍,质量和海王星差不多。它围绕着一颗红矮星运行,那颗红矮星是它的“太阳”,体积比太阳小一半,温度也比太阳低很多。2.新加坡理工学院的学生将一种从水母体内提取的可令物体发出绿色荧光的基因转移到一棵植物内,培育出了一种可以与主人进行交流的植物。这种植物在缺水“口渴”时会立即变得“闪闪发光”。不过人们很难用肉眼直接看到这种光线,要运用一种特殊的光学感应装置才能看到…  相似文献   

14.
同学们大都知道陆地上的动物能发出预测灾害的信息,其实.海洋动物也同样具有知天测地的本领. 水母是一种低等无脊椎动物,呈伞状.在它的"伞"下面有很多长短不齐的触手,在触手之间有一个共振腔,内有听石,是水母的"耳".  相似文献   

15.
分别利用两种不同的荧光染料Dio和DiI对细胞进行标记,使细胞膜可以发出绿色或红色荧光;然后选择合适的条件,使用细胞融合仪诱导2个细胞融合成为1个细胞;最后,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成功融合的细胞可以同时观察到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该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电击诱导细胞融合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6.
王志成 《科学启蒙》2015,(Z1):15-16
在电影《阿凡达》中,男主角杰克初次到达潘多拉星球时,被许多如发光水母一样的“希望树”种子所包围,这些发光的生物创造了一种璀璨的奇异景象,把人带入了奇幻的自然美景中。那么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生物灯”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下它们吧!草灯发光指数:非洲冈比亚南斯明草原上有一种名叫“路灯草”的植物,可以说是发光植物中的佼佼者。别看它只是一棵小草,它所发出的光亮,甚至可以与路灯相媲美。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是美国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查尔菲、美籍华裔化学家钱永健,他们是因为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贡献而获奖的。下村修是首位从水母中分离绿色  相似文献   

18.
绿色荧光蛋白的发现与发展——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物发光是一个很普遍的生物学现象.早期的生物研究大多涉及分类、形成和生态方面,后来重点转移到生态、生化的研究,目前已进入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水平.从不同生物体内提取的荧光蛋白的结构、性质不尽相同.迄今,腔肠动物门多管水母属的维多利亚多管水母(aequorea vietoria)的发光蛋白系统研究得较为深入.  相似文献   

19.
生命之光     
提起能发光的生物,大家可能都会想到萤火虫。七月的夏夜,一只只萤火虫带着黄绿色的荧光飞来飞去,宛若一盏盏来自天宫的小灯笼。可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呢?原来它具有特殊的发光器,其中的发光层内含有两种发光物质——荧光素和荧光素酶。荧光素是耐高温物质,易被氧化;荧光素酶是一种不耐热的结晶蛋白质。在荧光素酶的作用下,荧光素在有细胞内水分参与时,与氧反应发出荧光。当萤火虫吸入的空气量较多时,氧化反应就进行得剧烈,光就较亮;反之较暗。所以,我们看到萤火虫发出的荧光不停地闪烁,一明一暗。  相似文献   

20.
同学们大都知道陆地上的动物能发出预测灾害前兆的信息,但是,海洋动物也同样具有知天测地的本领。水母是一种低等无脊椎动物,呈伞状。在它的"伞"下面有很多长短不齐的触手,在触手之间有一个共振腔,内有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