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马薇薇 《东南传播》2013,(5):112-115
晚清上海开埠后逐渐发展成近代都市,商业的繁荣培养了市民消闲娱乐的兴趣。身处其中的《申报》在"及时行乐"的观念指导下,展示了晚清上海娱乐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既符合近代都市的经济内涵和市场生存法则,又有着浓厚的道德意识形态的乡土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2.
蝗灾与戏剧     
蝗灾是古代常见自然灾害。古人应对蝗灾除了人工扑杀,禳蝗演剧是主要方式之一,禳蝗演剧不仅丰富和发展了清代地方戏,而且为清中期的民间戏曲演出提供庇护,使得地方戏曲得以度过严苛的禁戏阶段,而且推动民间戏曲走向成熟,为晚清戏曲繁荣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3.
隗静秋 《中国出版》2012,(16):46-48
晚清浙江出版业出现了从传统出版向近代出版的转型,这既与中国走向近代化有关,与浙江本土文化关系同样密切。晚清浙江出版业的近代化转型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出版业都和时代相呼应,与同时期的社会政治、文化相互影响,这种影响由微至大,直至成为时代变革的利器。  相似文献   

4.
上海自1843年开埠后,迅速崛起,成为近代中国的航运、经贸和金融中心,百余年间历久不衰,扬名中外。追溯其发展轨迹,量大面广的口岸贸易与金融业之间互为促进的双向关系,引人注目。上海开埠后不久,便取代广州,跃居近代中国内外贸易第一大港。口岸贸易的繁盛,刺激了商业的兴旺,商业的发展特别是埠际贸易的开展,则离不开金融业在资金融通方面提供的便利。清中叶上海港沙船货运贸易的活跃,便是和上海钱庄业的发展相辅相成的。上海开埠后,受不断扩大的内外贸易的驱动,钱庄的经营业务渐被纳入进出口及埠际贸易资金融通渠道。钱庄的信…  相似文献   

5.
李栋辉 《编辑之友》2011,(2):115-118
中国近代是一个动荡、转折的时代,其历史包括晚清(1840—1911)和民国(1912—1949)两个阶段。晚清时期是引进西方文化的阶段;民国以后,则是西方文化在中国植根与发展的阶段。晚清出版业的变革与列强对清政府的军事打击和文化侵略息息相关,其中伴随着诸种复杂的斗争与冲突,如国内外政治军事斗争,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斗争。正是在冲  相似文献   

6.
晚清《申报》以新闻、广告、评论和文学知识等多种形式传播着《牡丹亭》。这些报道涉及《牡丹亭》的舞台演出、曲本出版和戏曲禁毁等多种信息,具有内容丰富、文字浅显和传播快捷等特点,直接展现了舞台演出和曲本出版的情况,反映了沪上茶园和剧场、昆剧和昆班的盛衰变迁。报刊传播扩大了传统戏曲传播的途径,使《牡丹亭》走出了宫廷和厅堂,登上大上海的戏曲舞台。  相似文献   

7.
中西合璧的晚清上海体育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清上海是中西混合的城市。中西不同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在这里共存、交流、融合。体育为其中重要一项。“体育”一词,系晚清由日本转口输入中国,但体育一事,则自古即有,无论中外,当然各自表现形式有异。西侨来沪以后,将西方体育文化一起带来,如田径、球类;中国传统的体育活动,也因城市生活的需要而蓬勃开展,如龙舟、棋类。中西不同体育运动项目,以及反映不同文化精神的竞赛规则,在上海并存、交流,互相影响,从而使得晚清上海体育呈现中酉合壁的特点。一、西洋体育输入上海在1843年开埠后,爱好体育运动的欧美侨民源源而来,…  相似文献   

8.
彭绍骏 《大观周刊》2013,(9):9-9,22
亨廷顿认为传统政体向现代政体的过渡,是因为权力总量发生了变化,更多的社会力量卷入到权力关系中。在晚清中国,汉族官僚集团势力的壮大,改变了清朝统治阶级的权力构成;绅士阶层介入中国传统的政治体系推动着传统政治的转型;近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阶层也参与到政治变革当中,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社会力量。官僚、绅士和知识分子都使得晚清中国政治体系的权力总量增大,从而促使传统中国政治的转型。  相似文献   

9.
上海开埠之后,近代地域商帮的活跃对上海商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助推的作用.洞庭商帮是明清时期一个重要的地缘经济集团,进入上海之后,其乡域面积之小是无法与其在近代上海所产生的经济影响之大相提并论的.本文拟就上海洞庭商帮商业资本发展的路径、特点及其影响作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上海在1843年开埠前,由于其襟江带海的地理位置,已成为贸易中转之地。开埠后,上海更是成为西方器物与文化的输入地,中西文化的碰撞、交流、融合、发展,促进了上海近代经济的快速成长、近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与近代城市的急速崛起。这种碰撞更是催生了上海独特、奇异的城市魅力,使其发展为文明发达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上海市档案馆珍藏著数以百万卷计的记录着上海成长过程的珍贵档案,下面的图片选自  相似文献   

11.
中西文化在晚清上海的接触与交流,从器物、制度到精神,全面而深入。在《上海通史》晚清文化卷中,我们梳理了西方文化在上海租界传播的脉络,简介了上海社会对这些西来文化的反应情况:器物层面,从西方近代的照明用具(火油灯、煤气灯、电灯)、自来水、通讯工具(电话、电报)、交通运输工具(轮船、马车、电车、汽车),到日常生活用品(缝纫机、电风扇、照相机);制度层面,从市政管理制度,到教育制度、作息制度(如礼拜日休息、一天分为24小时)到三占从二的议会制度;精神层面,从崇尚自由、民主、平等、博爱,到倡导乐利主义、竞争意识、进化观念。对于…  相似文献   

12.
上海近代小报以其嬉笑怒骂的游戏文章对晚清以来的社会政治进行多方面的批判,这种边缘式的批判模式满足了市民的文化消遣的需求。本文论述了上海近代小报对其文化公共空间的影响和扩充,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对文化公共空间的构造。  相似文献   

13.
对近代上海金融中心地位变迁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无疑是近代中国最大的金融中心。只是这一中心地位有着形成、发展、演变的过程,其功能的发挥也颇多曲折,其中的原因尤其值得深思。随着开埠后作为国内最大内外贸易口岸地位的确立,带有近代意义的金融地位也开始在上海迅速上升。如外商银行麇集沪上,其数量远超过其他金融较发达的城市;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在上海首先开业;在上海诞生了第一家由中国人自办的银行―中国通商银行;除了中国通商银行之外,上海又陆续有信成、四明、裕商等华商银行设立,它们一般在外埠设有分支机构或代理机构。从整体上看,上海金融业已具有了跨地区、…  相似文献   

14.
胡远杰 《新上海档案》2006,(7):F0003-F0003
上海开埠前,在老城厢及黄浦江码头一带仅有少量的小商店,小摊贩和集市贸易。1843年开埠后,外商即在租界内开设洋行,并出现为洋行推销洋货、采办内地土特产出口的买办。这些洋行,成为上海近代商业的起点。此后,又有广东、江浙等地大批民众和商贾富绅涌入租界,尤其是一些已经有影响,有特色的外地字号客商举家把重心移到上海或在上海开设分店,与洋行竞争,冲破了华洋分居局面。近代民旅商业开始兴起,中心城区的商业中心萌芽出现。  相似文献   

15.
西方传教士对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胡俊荣 《图书馆》2002,(4):88-91,85
该文论述了西方传教士在晚清时期介绍和创办新式图书馆活动,参与中国图书馆的变革是抱着强烈的个人动机,具有鲜明的殖民主义色彩。但在近代特殊历史条件下,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创办的图书馆起到了启蒙与示范作用,带来了西方近代图书馆建设的思想和模式,带来了杜威法和新式管理方式及公开、开放与共享的观念。从而在客观上对中国图书馆的近代化产生事实上的推动作用,促进了古代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末,随着对外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民族危机的日益严重,晚清报刊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传播功能也得到国人的认同.晚清报刊通过对近代法律知识的普及以及对近代法律教育的推动,在近代法律观念的传播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关于近代西学东渐史研究的几点想法──兼评《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于语和,庾良辰就世界范围而言,有两大文化系统,一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东方文化系统;一是以欧洲为中心的西方文化系统。两大文化系统自汉唐至明末清初均有接触,但二者大规模的交流始自鸦片战争至五四新文...  相似文献   

18.
上海自开埠通商以来,逐步成为中国最为典型的商业化都市。上海社会文化环境的巨大变化为女性参与休闲娱乐活动提供了重要的契机。创办于上海的《点石斋画报》和《图画日报》敏锐地发现和记录了晚清时期上海女性生活的变化,成功地展示了她们新旧杂陈、多姿多彩的娱乐生活。透过这两种画报,简要地勾勒上海女性的休闲娱乐生活,并试图分析转型时期复杂的社会性别关系。  相似文献   

19.
作者和编者,最好都是同一领域内的同好。共同语言越多越好。这就要求编辑人员本身也力争成为学者。解放初在北京,此种同好间时相过从共同研讨之风颇盛。阿英先生是晚清小说戏曲研究大家,那时正在编《晚清戏曲小说目》。后来在1954年出过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版,1957年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的增补版,1959年的中华书局版。  相似文献   

20.
墨海书馆由英国传教士麦都思等人创办于1843年,也是上海最早一家出版机构。墨海书馆后期的翻译活动既为晚清西学东渐发挥出其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为中国培养了大量的翻译人才,为近代翻译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