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这次有幸参加第六届"苏派职教"高层论坛,很受启发,很有收获。打出"苏派"的旗帜,充分显示了江苏同仁们敢为人先的精气、职教改革的底气和干事创业的大气。一、苏派职教高层论坛的举办具有"工匠"精神"工匠精神"表现为两点:责任感和精致性。在责任感方面,江苏省敢于担当,自发组织了这样  相似文献   

2.
“苏派”教学初探——“苏派”教学,一种历史的必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期独家策划,我们将要专题讨论的是:“苏派”教学。为了推出“苏派”教学.我们酝酿了超过两年的时间。还是在2008年。我们筹备“教海探航”征文20周年庆典期间,有读者来信建议。能否放大“教海探航”征文效应。向前延伸做“教海引航”、向后拓展做“教海远航”活动。这是一个非常有想象力的建议:通过“教海引航”.让那些在“教海探航”征文中成长起来的优秀教师反哺教育,对初上杏坛的青年教师给予必要的专业引领:  相似文献   

3.
可从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角度解读"苏派语文教学"。执中性、清简性特征是其本体性个性特征。认识"苏派语文教学",不宜过于清晰精准,不宜囿于自我,也不宜过于简单线性。未来的"苏派语文教学",一应远离功利应试,二必主动融通创新,三须强化整体构建,四要注重实证研究,五该关注教育技术的改变与影响。  相似文献   

4.
苏派教育背景下的校本课程有其独特之处,有江苏的特色,有教育的特征。建构苏派的校本课程,要"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并做好课程实施骨干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教学流派是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必然的重要命题。当下,这一命题引起了更热切的关注和日益深刻的讨论.也是对“教育家办学”召唤的积极应答。事实证明.随着思想的进一步解放和培养人才制度、模式的革新.漫步心灵的优秀教师们,更充满教育的勇气和无限的创造力.有着更高的专业追求,也有着不断提高的研究、实验的能力与水平。  相似文献   

6.
3月至4月,2012年江苏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先后在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扬州市梅岭小学、无锡市安镇实验小学、常州市武进区星韵学校、宜兴外国语学校五个赛区举行。来自"江苏名校俱乐部"会员学校的147位教师围绕"研究课程标准,改进教学行为"这一主题进行了精彩的课堂教学展示。该活动由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和江苏教育报刊总社联合主办,目前已经成  相似文献   

7.
<正>"苏派"班主任高层论坛活动由《江苏教育》编辑部主办,句容市华阳中心小学承办。自2009年以来已举办四届,主题分别为"今天,怎样做好班主任?""班主任——学生的人生导师!""班级文化与学生成长""带班主张与特色班级"。论坛包括优秀班主任经验汇报,师生同台共话教育,知名专家点评讲座等环节。现向广大教育工作者征集2013年"苏派"班主任高层论坛的研究主题,您可以将班主任工作中的困惑或是思考发给我们,主办与承办单位将选择关注度较高的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教育流派纷呈,群星闪烁,其中,江苏教育流派是一个十分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重要派别。在历史成因上,苏派文化基因以其"创造性想象的沉淀"  相似文献   

9.
冯友兰先生在谈及学术研究与治学时,有一相当著名的论述:照着讲和接着讲。他认为,照着讲是规规矩矩地讲史,接着讲则是一种学术继承和阐扬,是对理论内核的进一步淬炼,是对学派精神的继续光大。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5月8日下午,"苏派教育在线"全媒体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周琪、省教育厅副巡视员洪流出席了开通仪式。"苏派教育在线"全媒体服务平台将通过上传江苏教育报刊总社旗下各报刊及其他媒体的教育版面内容,重点宣传苏派教育的先进经验及先进理念,努力建设成为苏派教育的理论研究和交流的权威平台。平台共分为"苏派名师课堂""在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大批"苏派"中生代名师开始续写并创造着苏派教育的辉煌。研究中生代名师,提炼他们成长的规律与特征,对促进广大教师专业成长、推进苏派教育研究走向未来等都有着非凡的意义。通过大量的案例研究,从中生代名师成长的背景与土壤、规律与特征、策略与路径等方面,就他们共同的成长规律进行了探寻与归纳。  相似文献   

12.
一、江苏的语文教育的确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江苏基础教育整体起步早,得地利之便,近百年来经济发展较快,与外部世界接触多,开放度一直很高;科举时代留下的应试传统,士大夫阶层的学术探究兴致,都对文化教育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冯友兰先生在谈及学术研究与治学时,有一相当著名的论述:"照着讲"和"接着讲"。他认为,"照着讲"是规规矩矩地讲"史","接着讲"则是一种学术继承和阐扬,是对理论内核的进一步淬炼,是对学派精神的继续光大。  相似文献   

14.
试说“苏派教学”的基本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以流派名之,其特征是风格的相似性、结构的群体性和影响的广泛性。所谓苏派教学,我想,如同讨论文章的体式,是以大体则有,定体则无为原则,是以宽泛、模糊为基础的。提出苏派教学表明人们已经注意到江苏地区有了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介绍首届“苏派名师”教学研讨活动中的两节高中英语课教学情况,展示了两位授课教师领会新课程理念,通过开放性的任务型活动设计和情境陶冶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展示自身扎实的专业素养的教学案例,并说明自己的所感所悟。  相似文献   

16.
秋深冬至,金菊怒放,阳光温暖,天高气爽。 为期两天的江苏省首届"苏派名师"精品课、报告会、课堂教学研讨高层论坛活动,于2010年11月19日中午,在江南小城张家港震撼落幕。  相似文献   

17.
处在长江中下游的江苏,经过长期的探索、创造、积淀,逐渐形成了“既定的”具有江苏特色的地域文化.在这片沃土上,涌现了一大批有影响的教育家,涌现了一大批教育理论,形成了具有江苏特色的教育体系,构成江苏的“教育思想谱”,成为江苏教育流派.  相似文献   

18.
王星 《江苏教育》2014,(8):41-45
百年荏苒,我们无法确切统计出有多少江苏人曾为中国语文教科书的发展作过努力,但从本人所藏900余种清末民国语文教科书中,依然可以发现近现代史上江苏大部分名家名人的痕迹。当然,随着时代变迁,很多清末语文教科书湮灭在历史长河中,更有不少教科书编者,虽然能从保留的实物中获知姓名,但生平已然不可考。本文对语文教科书与“苏派”教育的关系作一个粗浅、疏漏的梳理,以此向曾致力于中国近现代语文教科书发展的“苏派”教育先辈致敬。  相似文献   

19.
秋深冬至,金菊怒放,阳光温暖,天高气爽。为期两天的江苏省首届苏派名师精品课、报告会、课堂教学研讨高层论坛活动,于2010年11月19日中午,在江南小城张家港震撼落幕。苏派名师的主题是我省近年来教育研究工作者一直致力研究的话题,《江苏教育》在小学教学版和教育  相似文献   

20.
作为根植于江苏教育史,并将在江苏教育史乃至中国教育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苏派教学"人物群体及其事件,浓缩着江苏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历史,作为基础教育领域的"江苏创造"和江苏教育研究的"本土话语",必然会在基础教育新一轮改革和发展中"发生无限力量",并指引着江苏基础教育的"前程",规范着江苏基础教育的"旁趋",又在范式的转型中,创造出江苏基础教育更加光辉灿烂的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