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如果告诉你,除了人们常说的长满各种海洋植物的海底之外,还有另一片海底,但这片海底看不见、摸不着,你会相信吗?不用怀疑,这片海底不仅存在,而且还具有独特作用,这就是科学家和军事家们常说的“液体海底”。液体海底是由于海水中各处密度不同而形成的密度跃层。海水密度与温度、盐度、深度及地理经纬度等诸多因素有关,但一般而言,在同一海域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低的海水密度比温度高的海水密度大,盐度高的海水密度比盐度低的海水密度大。  相似文献   

2.
《发明与创新》2007,(1):33-34
发现海底百慕大物品   1950年,百慕大人特迪·塔克首次在百慕大海底发现来自新大陆的沉船以及船内的珍宝:金币、陶、几百年前酿造的瓶装陈酒.这条沉船看起来像一个沉睡百年的食品加工机械,又像是一个巨大的垃圾处理场,在它上面,折断的桅杆在海水中飘荡.特迪·塔克这次发现,顿时引起了世界轰动,随即就在美洲掀起了一股寻找沉船和珍宝的探险考察热潮.大批的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和探险家都来到百慕大群岛,开始他们的考察和探险.……  相似文献   

3.
在没有阳光、空气的漆黑、阴冷的海底,在巨大的海水压力下,在岩浆的海底火山口与滚烫的热泉周围,竟奇迹般地生活着许多生物,这是千真万确的事。  相似文献   

4.
在浩瀚无际的大海海底,到处都有神秘的洞穴。它们有的幽静、深邃,在那里栖身的海底生物令人恐怖;有的激流汹涌,永不停歇,犹如陆地上的地下河流:有的喷出股股水流,夹杂着泥沙一同冒出。然而,如同陆地上的洞穴探险家们一样,勇敢而好奇的探险家,早对海底洞穴探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在浩瀚无际的大海海底,就像陆地一样,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深深浅浅、曲曲直直的洞穴。但是,同陆地的洞穴不同的是,这些洞穴,因为处于惊涛骇浪之下幽深黑暗的海洋深处,人迹罕至,因而就显得更为神秘、复杂。本文介绍的就是其中几个最为奇特的海底洞穴。吞噬海水的“海底黑洞”在  相似文献   

6.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耗量不断增加,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面临枯竭的危险,使用这些能源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给人类的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一些国家在积极寻求新的能源,出现了向月球、太空、海水、海底要能源的科研态势,把未来新能源希望寄托在月球、太空、海水、海底上。这些是需要以高科技手段获取能源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海底并非死气沉沉的世界,很早以前,科学家就在海底发现了喷涌热液的海底“烟囱”,在这些烟囱的周围,形成了特殊的生态系统,有长管虫、蠕虫,以及像蛤类、贻贝类、蟹类、水母、藤壶等模样的动物。海底烟囱的形成要归因于地球的板块运动。由于海洋板块发生的扩张分离运动,在海底的某些位置,就会出现深入地幔的裂谷。海水渗入裂口后,在炽热的地幔处被加热,然后再涌出海底商,形成了所谓的烟囱。喷涌而出的热液携带了许多地下的化学物质,一些生物就以海底烟囱提供的热量和化学物质为生。  相似文献   

8.
在国际空间站进行这项实验时.美国宇航局的堂-佩蒂特宇航员将一个泡泡注入到另一个泡泡内部。由于空间站上没有重力,第一个泡泡和第二个注入其体内的泡泡之间的边缘很厚,并且能够存在很长时间。佩蒂特在外部泡泡之间的空间以及里面的泡泡内部注入水.让这个小泡泡旋转。他借助激光观察这个小泡泡的移动以及不同泡泡层的光线反射。  相似文献   

9.
海水网箱养殖对沉积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水网箱养殖过程中未被生物摄食的饵料、养殖生物的排泄物及代谢物将对海底沉积环境产生一系列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主要污染物包括有机质、化学制剂和营养盐等。沉积物污染会造成溶解氧含量降低、沉积物中硫化物增加以及海底沉积速率增加,导致底栖生物群落发生变化,甚至底栖动物绝迹。部分网箱养殖的污染物质进入沉积环境后在生物、化学和物理作用下释放到海水中,造成二次污染。有些还会通过食物链富集威胁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10.
<正>我们常常认为,挖掘文物应该是在陆地上进行的事情,其实,海水中的文物也很多。以前,由于航海术不发达,船在遇到海啸或者台风时,常常会沉入海底。在许多年后,沉船被打捞起来,考古人员发现船上的一些物品仍然可以保存完好,比如竹木漆器、丝绸、皮革和骨角器(用兽骨、兽角研磨制成的器具)。这些文物如果埋到土壤中或许早就坏掉了,但沉在海底却仍然完好,貌似海水保护了它们。  相似文献   

11.
科苑集粹     
宇宙由泡泡组成美国天体物理学家克拉文认为,宇宙总体是作为一个统一单元即宇宙泡泡而存在的,它飘浮在一个几乎空无一物的空间中。在绝对“无”的世界中会凭空冒一些泡泡,一个泡泡就是一个宇宙,很多泡泡就是很多宇宙,泡泡的膜就是有限的无界的,泡泡不幸相撞就意味着新的一次大爆炸诞生了。时空里宇宙泡泡进行着生成和破灭的轮回。大多数泡泡是无害的。然而,有些泡泡能随时释放灾难性反应能量,从而毁灭整个宇宙。无疑,自宇宙形成之时到目前为止的130亿年时间里,没有一个摧毁宇宙的“杀手泡泡”形成,但宇宙泡泡正在以每天一点一点的速度慢慢地…  相似文献   

12.
正在矿泉水或者果汁里吹泡泡,泡泡很快就破了;在肥皂水里吹泡泡,泡泡比较大,存活得也更久些。这和水的性质有关。液体表面有向内的拉力,叫表面张力,水面是一张有弹性的薄膜。泡泡只出现在液体的表面,所以泡泡会受到表面张力的拉扯,泡泡被绷得紧紧的。而且泡泡的薄膜并不均匀,有的厚,有的薄,这和重力有关。泡泡上的液体分子总是要往下跑,因此泡泡会逐渐变薄,而且薄膜  相似文献   

13.
当今社会,IT技术已经深入到世界的每个角落,深入到每个人的心中,海洋促进了IT技术的发展,为IT技术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海底是孕育信息社会的“温床”,海底传输着丰富的信息资源。  人们熟悉大海的波涛,然而数十年来,埋藏在海底的光缆却很少有人问津,许多人甚至对海底存在的光缆全然不知。现在让我们“拨开”海水,看一看埋藏在海底的光缆,了解一下这一人类通信史上的丰碑,它凝结着人类智慧,是高新技术的结晶,是信息产业的一匹黑马。  海底光缆时代的来临  由若干根光纤组合在一起,放置于海底用于通信的光缆称为海…  相似文献   

14.
加利福尼亚州的蒙特雷水族馆给人一种置身龙宫的感觉,里面生息着无数精美绝伦的海洋生物.该水族馆由3层叠加的密封式巨大管道构成.巨型管道宛如3条直通海底的隧道长龙,不仅可以行驶敞蓬汽车,还可以看到从海水和透明管壁穿透进来的缕缕阳光,各类海底生物似乎触手可及.  相似文献   

15.
幽默     
海水一个化学家,一个物理学家和一个地质学家沿着海滩散步,忽然物理学家说他要测量一下海的深度,就跳到了海里;地质学家说他要看看海底,也随后跳了下去,化学家等了一会不见他们出现,于是得出结论:物理学家和地质学家在海水中是可溶的。印错了被炸伤的化学老师汉森被送进了医院,  相似文献   

16.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茶叶中咖啡因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进行了茶叶中咖啡因的萃取分离试验。用半流动法考察了压力,预浸润时间和萃取时间(或溶剂量)对绿茶中咖啡因萃取的影响,提出了一个简化的萃取动力学模型,用于估计萃取收率,用流动法考察茶末的萃取效果.  相似文献   

17.
《科技新时代》2008,(3):108-108
海洋中的盐分是在漫长的过程中一点点累积起来的,因此通过海水的含盐量可以间接测定海水的年龄,目前科学家比较认可的海水年龄约为45亿年。人们普遍认为,海底的年龄应该大于45亿年。可是科学家在对深海钻探取得的岩芯进行年龄测定后.至今也没有发现早于15亿年的样品。也就是说,太平洋底的年龄不会超过1.5亿年。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为什么会有这种令人费解的情况出现呢?  相似文献   

18.
二氧化碳在纺织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纺织品染色还是主要以水为介质,染色后,助剂和剩余的染料残留在染液中引起污染:为了污水脱色、使用能破坏染料或其沉淀的化学品,又导致污水进一步污染及污泥处理问题。因此,污水处理成了印染厂面临的最紧迫问题之一。这也正是研究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这一新技术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9.
正你在洗澡的时候玩过泡沫没有?你在喝可乐的时候,有没有通过吸管向里面吹过泡泡?你注意过那些小泡泡吗?它们是什么形状的?如果只有一个泡泡,那肯定是圆形的,但如果有一群泡泡呢?它们还都是圆形的吗?圆形?六边形如果仔细观察的话,你会发现那些泡泡聚到一起时,真的不是圆形的,它们有固定的形状——六边形或五边形。没错,泡泡在空旷的空间里是呈圆形的。因为这样可以用最  相似文献   

20.
梳子指挥家     
正你们都喜欢吹肥皂泡吧?看着色彩缤纷的泡泡在空中飞舞,别提多有意思了。可你们知道还有另外一种玩法吗?那就是用梳子指挥肥皂泡跳舞。实验过程1.把塑料梳子在羊毛巾上摩擦几下。2.用吹泡环蘸一些肥皂水,然后用吹泡环吹出一串串泡泡,让泡泡漂浮在羊毛巾的上空,它们开始慢慢地往下落。3.手拿梳子,将梳子逐个靠近每个泡泡,并挥舞梳子。泡泡似乎有了磁性,随梳子移动而不断上升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