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阅读与对话     
刘钢  韩文续 《文教资料》2005,(23):177-178
阅读是什么?阅读的本质应该如何认识?在这方面,阅读理论界方家林立,观点不尽相同,但归纳起来,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理解说这种观点来源于西方的传统解释学,认为阅读的目的是理解,理解的本质是还原,即通过文本的语言形式探寻作者的本来意义。传统解释学的代表人物是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这一理论认为阅读的理想目标是重现作者的原意,由于作品存在语言多义性和“空白点”、“未定点”,他们的观点只能成为我们永远追求的一种理想。但是,千百年来人类阅读实践已经证明,是否符合或者说逼近作者的原意,是判断读解是否正确、妥当的首要标准。我…  相似文献   

2.
哲学释义学(又称哲学解释学)是一种探索人与文本之间意义关联,关切人存在意义的哲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特殊课程文本,它强调对于人和自然、社会、他人及自我关系的理解,是对师生生命意义的探求。二者都是通过对文本意义的重构实现自身生命意义的彰显。哲学释义学的经典概念和命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相似文献   

3.
覃世艳 《天中学刊》2013,28(4):56-61
文本意义解释的差异性,是当代解释学不同流派的分水岭。构筑正确的文本意义观,应立足于解释学实践,科学地把握文本意义与作者意图、符号意义、文本的使用意义等之间的关系,同时坚持文本意义的"客观性"、独立性、固有性、一元性、可知性、可把握性等。  相似文献   

4.
伽达默尔解释学言义的文本不是作者的唯一主观表达,只有解释者(读者)与之对话的境遇中才真正存在,才有意义。本文以此为理解基点,阐释教学活动的载体——教学文本的丰富蕴涵。  相似文献   

5.
解释的范式转换对法律解释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奠基于法律解释学的一般解释学在发展中先后出现了解释的范式转换,即从特殊解释学到一般解释学的转换;从理解的方法论、本体论向文本论的转换;从作者中心、读者中心向文本中心的转换。西方解释学的解释范式转换对法律解释学发展的影响在于,法律解释学开始关注解释学的共同属性,应当以理解为基础;法律解释学既要探索解释的方法,也要关注理解与解释的本体问题;法律解释的出发点和重心在于法律文本。  相似文献   

6.
解释学,又称释义学或诠释学,起源于古希腊。施莱尔马赫、狄尔泰形成了一般解释学;海德格尔则把一般解释学提升到现代哲学解释学阶段。理解与对话构成了现代哲学解释学的中心话语。理解是解释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一个“视界融合”的过程。伽达默尔认为,视界主要是指人的前判断,是文体的作者和解释者对文本意义的预期表达,被融合的视界即是文本的“原初的视界”和解释者的“现在的视界”,两者之间虽然存在很大的差距,但通过理解可以把这两种视界融合起来。理解之所以能实现,就在于双方的视界不断融合。在理解过程中,理解者的视界不断与被理解…  相似文献   

7.
当今的语文课堂,很重视学生的对文本的自我体验、自我理解。但有些课堂上将“独特体验”理解成不顾作品的意义而随心所欲地“自由理解”。这“独特体验”的基础是否离开了“文本价值”?是否抛弃了作者的本意?  相似文献   

8.
理解是哲学解释学的核心概念 ,与传统解释学认为理解是对文本意义的复原不同 ,哲学解释学认为理解意味着意义的生成 ,理解不是也不可能复归文本的原意 ,而是通过读者的理解实现作者与读者的视界融合 ,生成新的意义。理解所生成的是可能性的意义 ,“它总是指向将来的‘能在’ ,理解因而体现了精神发展的意向性 ,并且通过经验的扩大和理解视野的变化精神永远建构着自身。”理解也因而对于个体精神世界的建构 ,对于实现人的自我认识和自我理解 ,对于个体人生经验的增长和扩大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 ,作为以塑造人格、发展民族精神为根本目的的特…  相似文献   

9.
雷春华 《考试周刊》2014,(76):157-158
<正>一、解释学概述解释学又称为"诠释学",解释人们如何理解,揭示的是人类精神活动中的"认识"问题,是对意义理解与解释的哲学研究。多数文献把解释学发展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三次转向的解释学理论:第一次转向是"圣典式"的理论方向。这种解释学流派以19世纪哲学大师施莱尔马赫等人为代表,是方法论导向的解释学。在施莱尔马赫看来,解释学的目的是寻求文本及作者原本意义,即初始意义。他认为,文本和意义之间必须一一对应,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与解释学并无直接历史渊源,但是,马克思主义与解释学研究却具有内在的关联,对解释学研究具有一般的指导意义.坚持理解的客观性是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原则的具体体现,坚持文本意义的可知性是马克思主义可知论的基本要求,坚持理解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统一体现了辩证法的基本精神,以实际的理解活动来检验和发展解释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1.
阐释学视域下考察文学翻译的误读现象,业已成为翻译研究的热点。通过我们对阐释学视域下文学翻译的考察发现,翻译者对文本的文化误读多是源于翻译者的前见意识,但这种融合传统及自我认知的前见意识,并不曾遮蔽翻译者对文本的理性阐释。翻译者只有实现自我与文本的文化认同,才能够正确转化文本语义为本土语言,不过,这一前提是在前见意识里建构起从个别到整体循环往复的理性阐释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文本与意义的关系问题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史的基本问题,不仅有着极为深刻的历史依据与现实依据,而且有着符合其自身发展要求的客观依据;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史的基本问题总的来说有两个极为重要的理论维度,体现为文本与意义之间共时性的和历时性的理解张力以及文本与意义之间的实践张力;马克思的实践释义学为我们缓解理解张力与实践张力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的语言学主要经历了几个阶段:前半期描写语言学,后半期生成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后期认知语言学。语言的研究从描写到解释,从形式到功能,从客观到主观。而理解和认识语言离不开意义,所以对各个学派关于意义以及意义的哲学渊源的探讨进行分析可以促进对其主张的语言观的认识,从而促进对人和世界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诠释的旨趣在于更好地理解与解释,将政策视为文本形成了政策研究方法论的诠释取向,探究政策文本的诠释学分析路径是发挥诠释学方法在政策研究中应用价值的必然要求。基于诠释学理论的演进历程提炼出“作者”“文本”“读者”三个诠释学分析要素,结合政策特质以“政策制定者”“政策文本”“政策受众”为三个支点建立教育政策文本的诠释学分析框架,并提出从教育政策制定者行动理解文本意义、从教育政策受众行动阐释文本意义的两条分析路径,进而选取我国《规划纲要》与“双减”等政策文件进行应用分析。研究表明,将诠释学方法引入教育政策研究,不仅可以探明教育政策意义的传递逻辑,揭示阻碍教育政策共识达成的原因,还可以实现对教育政策意义的深入理解,促进教育政策实践。  相似文献   

15.
论赫施的现代形式的传统阐释学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赫施的阐释学坚持认为,作者的意图就是作品的本义,它对读者来说是客观的.这是传统阐释学观点.但赫施用现代哲学来论证这一观点,并吸收现代阐释学的某些思想,用以解决在阐释作品中意义的不确定问题.所以,赫施的传统阐释学观点又是现代形式的.  相似文献   

16.
在解释学视阈下,课程是表征了大量意义的文本,拥有大量可解释的空间。教师作为课程实践的主体,结合个人知识和实践智慧,在理解和解释课程活动中彰显课程意义。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与课程产生"视界融合",结合学生实际,与学生协商,使课程意义得以生成。教师在生成多元课程意义的同时,也在实践反思中成长,在课程发展中主动提升和发展自我。  相似文献   

17.
“错位说”是导致听话人误解“你是什么垃圾”逻辑语义的原因,而“领属转喻说”则实现了“你是什么垃圾”的逻辑语义,二者都与语言主观性有关。语言主观性作用于“领属转喻”与“概念隐喻”时,“你是什么垃圾”依赖说话人话语中的主观关键词来实现话语的语用功能。其中,语言主观性作用于“领属转喻”时,话语幽默调侃的语用功能得以实现;作用于“概念隐喻”时,客观事件开始主观化,话语自我调侃与行为排斥的双重语用功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8.
理解是日常生活情境中的常用词汇,有领会体谅之意。但理解作为解释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又有其独特的含义和视域。伴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步伐,中国基础教育在进行着理论与实践探索,理解教育作为其中的一支力量也在不断建构自己的理论与实践体系。理解教育认为"理解"是教育世界的本质特性,克服教育情境中的误解依赖于理解。通过对理解理论之"理解"做以梳理,并从解释学的视角探究"理解"之内涵,力图对理解教育论进行一定的反思。  相似文献   

19.
对话是交往的重要环节,道德交往的主要形式是道德对话。在道德教育语境中,道德对话是人与人之间透过语言进行的平等交流,是人与文本作者之间借助文本内容达到的视界融合,是个体对自我道德意识、道德实践和道德教育活动的反思。在道德对话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达成理解、共鸣与共享,在此基础上共同建构美好的道德生活。  相似文献   

20.
河流在作家贾平凹的眼中既是生儿育女、繁衍后代的生育形象,又是纯洁美丽、通情达理的女神形象,更是贾平凹先生走在城市他乡的精神家园。在贾平凹先生小说中出现了很多河流意象,这些河流意象或起着承载生命的作用;或与人物形象相互映衬;又或起着转折故事情节的作用,了解其存在的意义,可为探索作者的创作思想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