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低头看路那次跟父亲步行去很远的地方,途中要翻过一道高高的山梁。走了两个多小时,还没翻过那道山梁,望着遥遥无际的前方,我疲乏地说:“我一点儿力气也没有  相似文献   

2.
低头看路     
那次跟父亲步行去很远的地方,途中要翻过一道高高的山梁。走了两个多小时了,还没翻过那道山梁。望着遥遥无际的前方,我发愁了:“我浑身上下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怕是天黑也走不到。”父亲威严地命令道:“别往前瞅,低头看路,下了山梁,一会儿就到了。”  相似文献   

3.
低头看路     
那次跟随父亲步行去很远的地方,途中要翻过一道高高的山梁。  相似文献   

4.
走啊!走啊!转过一道弯,又是一道弯。翻过一座山。又是一座山……不知走了多少路,才终于到达紫柏山山顶。我的眼前豁然开朗。一道道山梁向天边绵延,似乎没有尽头。山梁有次序地高低起伏。线  相似文献   

5.
三月的怀念     
江南的三月 ,雨 ,淅淅沥沥地下 ,我和儿子带着纸钱 ,供品去给父亲上坟。翻过几道山梁 ,穿过羊肠小道 ,便是父亲的墓地。它座落在一个小山岗上 ,显得清冷、孤寂、荒凉……我与儿子一道小心而庄严地摆好礼品 ,不觉一股酸楚涌上心头。父亲命苦 ,爷爷还在 ,他早已撒手西去。看着长眠于青山的父亲 ,尘封的记忆便悠悠荡荡地浮出。父亲额头的标记 ,以及那满头的银丝 ,一切的一切还是那么熟悉。父亲是个小学教师 ,我是他的孩子 ,也就自然成为他的学生了。那年月 ,父亲的工资才 3 0元 ,当时有许多民办教师为工资低下而纷纷回家 ,我父亲却默默无闻地坚…  相似文献   

6.
《今日中学生》2010,(4):27-33
【考场真题】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那年暑假,小胖跟父亲去看爷爷奶奶,途中要走三十里的路.还要翻过一道道高高的山梁。走了两个多小时,还在山梁上,望着遥遥无际的前方,小胖怎么也不肯迈步了。  相似文献   

7.
棉花的味道     
八月底回老家,娘说,棉花都快拾了,耩完麦有空,给孙子们缝棉衣,一人一身。娘枯瘦的小手扯着我肥厚的大手,翻过两道山梁,来到一条陡峭的山沟帮子边。她说:"娃,看见了没,就在那,石头堆边。"棉田不大,三四分的样子,是在山沟底的荒滩里开辟出来的,拣出的石块就有一大堆。棉花长得很旺,枝条中上段喇叭状的小花朵儿开得正欢,有  相似文献   

8.
归来吧,澳门     
1999年12月20日,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是一个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日子。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迎回与她分离400多年的另一个儿子——澳门。中华民族400年的耻辱得以昭雪,那页屈辱辛酸的历史将翻过,懦弱麻木、受人欺侮、任人宰割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澳门——永远是中华母亲的儿子,虽然葡萄牙人掳去了他的肉体,但共和国却一直保管  相似文献   

9.
文猛 《教育与职业》2004,(25):49-49
其实,屋前的山梁算高了,是村里最先照到太阳的地方,然而有孩子在山梁上拉琴,于是在父亲的心中那山梁就不算高了......  相似文献   

10.
邱磊 《四川教育》2001,(2):88-88
九月的风抖落了我曾所有的梦想,把我从如诗如画的南国水乡刮进了川北黄土高坡。十九岁,我师范毕业被分配进一所村小当“孩子王”。开学了,是冷清的风伴我上路,虽说是艳阳九月,可心中却分明感到一丝凉意。崎岖不平的山路从山沟蜿蜒到山梁,从山头延伸到另一座山头,记不清翻过了多少座山,越过了多少道岭,只感到头脑越来越空荡荡的。原来曾有的凌云壮志和五彩美梦在这延绵不尽的群山中点点失落。  相似文献   

11.
终年生活在城市的朋友们 ,你们了解那些农村 ,特别是山区的老师吗?雨天里 ,他们走向学校 ,要踏过怎样的泥泞?月光下 ,翻过山梁给学生补课 ,多晚才能返回家?然而 ,在艰苦的工作、生活环境中 ,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岗位上 ,在困苦中不断地创造出惊人的业绩———他们拿出的科研成果照样领先 ,他们培养的山区孩子同样有创新能力……在教师节到来之际 ,让我们聚焦他们 ,以表达我们最诚挚的敬意  相似文献   

12.
一天,白云妈妈带着心爱的儿子乌云朵朵,在蓝蓝的天上慢慢地、慢慢地飘动。山梁上的白杨树、白桦树见了,大声地呼喊:“谢谢您——白云妈妈!是您把夏天火辣辣的太阳挡住,给我们送来了阴凉!” “白云妈妈,您真好,喝了您洒下的甜甜的雨水,我们生长得多快呀!”田里的水稻、棉花也齐声称赞。  相似文献   

13.
从我三岁起,爸爸妈妈便离开了家乡,去外地打工,很长时间都没回过家。今年他们回来过年了,我能不高兴吗?因为兴奋,我晚上不想睡,早上醒不来,躺在被窝里赖床。妈妈耐心地催我:"儿子,该起来吃早餐了……"我迷迷糊糊地恳求:"哎呀,让我再睡会儿嘛!"然后翻过身继续睡。"儿子,饭都凉了哈……"妈妈的声音温柔极了。不知过了多久,我起来了,揭开锅盖,饭依旧是热乎乎的。  相似文献   

14.
儿子不爱阅读,一说起写作文,更是抓耳挠腮,一两个小时才挤出一篇词不达意,空洞干巴的文章.这可怎么办呢?我绞尽脑汁想办法,培养兴趣是关键. 孩子的生活经验缺乏,生活的空间又被各种电子产品填得满满的,要写出好作文也确实挺难.为了让儿子喜欢阅读,我给他订了四五份报纸,这些报纸堆在阳台的一个角落里,他几乎都没翻过.看着堆积如山的报纸,我突发灵感,计上心来. 儿子不喜欢的事,我说的多,他会更烦.晚饭后,我和老公商量好后,就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对儿子说:"宝贝,今天我们全家总动员,来玩一种剪报的游戏好吗?""OK"!儿子睁着好奇的大眼睛,爽快地答应了.  相似文献   

15.
家乡的父亲     
父亲的头白成一场有棱角的雪用思想阅读艰难的一生教给儿女智慧的结晶父亲的手磨成一把锋利的锄头不停地在黄土地上挖掘收获溢满汗珠的果实父亲的腰弯成一张坚硬的弓把儿子射向远方留给自己难眠的思念父亲的腿筑成家乡小河上桥沉默地支撑着身下流走无数的岁月父亲的心红成一轮挂在山梁上的日头发射出熠熠光芒照耀儿子前行的航程家乡的父亲@陈拓$金塔县职教中心  相似文献   

16.
我小的时候,毫无方向感,还是出了名的胆小鬼.伙伴们常常取笑我:“要是把你扔进深山里,你一定会因为找不着回家的路而吓尿了.”我厌恶这些取笑,但又无力反驳. 冬天的一个周日,吃过午饭,母亲为我收拾好返校的行李,然后告诉我,她今天很忙,就不送我回学校了.我家住在半山腰,除了隔壁伯父家之外,方圆十里都没有其他住户,从家到学校有二十多里路,要翻过好几道山梁,我心里充满了恐惧和委屈.我气鼓鼓地提着行李离开了家,脑海里不断冒出那条蜿蜒的山路的模样.  相似文献   

17.
一个星期天,天气格外晴朗。新庄大队永冲生产队的两个红小兵吃过早饭,戴着草帽,拿着柴刀、尖担,替生产队养猪场去砍柴。他们是桃林中学初中部的学生,又是两兄弟。哥哥叫喻应龙,弟弟叫喻应智。两兄弟爬上后塘坡的山梁,放下尖担正要砍柴,忽然“呼”的一声从树丛中窜出一只黄鼠狼,向山那边跑去。应智和应龙紧追上去。追着,追着,不觉翻过了一座山坳。忽然,他们发现山坡下一个人慌慌张张地在摘队里的茶叶。再仔细一看,认出是上门队地主分子陈剥  相似文献   

18.
玩"火车"     
我家住在铁路边,因此,看火车、数火车、“玩”火车、坐火车便成了儿子生活中的一大爱好。一天傍晚,我们母子俩正围着算盘练习拨珠(儿子所在的小班在搞珠心算实验教学),突然,儿子说:“妈妈,这算盘就是火车,我们来玩开火车好不好?”儿子的话让我十分吃惊,但我没有去制止他的这种突发奇想,而是问:“你能不能告诉妈妈,这算盘哪些地方像火车?”他便兴奋地说:“火车长长的,会开动,算盘也是长长的,翻过身来也会开动,火车路上有一根根木头,跟算盘上的一根根小棒不是很像吗?还有这些算珠就像火车的轮子呀!”我为儿子有那么细致的观察,那么敏捷的思维,…  相似文献   

19.
一天,刘翔去一个很远的地方玩。当他走到一个山梁上时,一不小心把鞋掉到山下去了。刘翔急坏了,他立刻顺着山梁找下去,找哇找,脚上都磨出了泡,实在走不动了。  相似文献   

20.
第一次到洞多,是在15年前的一个阴雨的晚秋,那时茂兰保护区刚成立不久。我们听荔波的同志讲,在保护区的核心区还有一个村寨——洞多。在我们原有的知识和思想中,保护区的核心区应该是没有人活动的,这里居然还有一个寨子在核心区。保护区的核心区究竟是啥样?生活在核心区的人们又是靠什么维持生计的?带着诸多疑问,我们决定到洞多去考察考察。从板寨到洞多要翻过几道山梁,在向导的带领下,我们一大早从板寨出发,沿着森林中依稀可见的小路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