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冬泳》     
傅强 《游泳》2011,(6):24-24
冬泳——你是我的骄傲,你给人带来自信。冬泳——你是我的自豪,你使人更加爽心。纵然有严寒刺激肉体,怎比那激情燃烧心底?啊!冬泳,冰雪激励斗志绽放激情,严寒锤炼意志使人坚定。你给人们带来无穷的“苦”乐,更为平凡人生增添了许多绚丽。三九严寒何所惧?  相似文献   

2.
王瀛 《健身科学》2011,(1):22-23
冬泳人,通常被称为"强人"、"牛人",在北京冬泳俱乐部,有一支人数最多、最活跃、最强大的二百人冬泳队——罗道庄冬泳队,他们中百分之七十是老年人,其中很多是六十岁以上的老军人,他们顶着严寒冰雪,在冰湖中尽显"英雄本色"、享受"花样年华"……  相似文献   

3.
今年一月,温州市冬泳队出现了两对“水上鸳鸯”,并先后举行了婚礼,被人们传为佳话. 温州,是我国七大“游泳之乡”之一.在这里出现两对“水上鸳鸯”,显得特别有意义.为此,我们专程访问了这两对“碧水作媒结良缘”的游泳伉丽,并将他们介绍给读者. 南国双奇儿声震哈尔滨一月五日,在冰雪皑皑的松花江上,十六位游泳健儿高擎“温州冬泳队”的大旗,走进“冰上浴池”,参加了哈尔滨第二届冰雪节冬泳表演.温州游泳伉丽吕华国和黄健,还在北国冰城举行了别开生面的“冰上婚礼”.他们携手登上跳台,双双跃入碧  相似文献   

4.
温雅琴 《游泳》2012,(1):I0013-I0013
隆冬时节,美丽的三亚湾,阳光明媚,鲜花怒放、椰林婆娑,海浪拍岸。海边众多的“天涯候鸟”劈波斩浪,《黑河日报》首席记者李夏燕,乐而忘返。2000年11月,为了采访冬泳队员,她来到黑龙江的冬泳池中体验冬泳,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在北国边陲黑河冬泳长达11年,并加入黑龙江省黑河可市冬泳队,曾先后赴哈尔滨、加格达奇等地参加比赛,几十次与俄罗斯冬泳健儿畅游冰池。  相似文献   

5.
《游泳》1997,(6)
多年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到哈尔滨视察工作时,亲临松花江职工冬泳池,观看了冬泳表演,对冬泳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和作了重要指示,鼓励与鞭策我们积极发展与普及以健身为宗旨的冬泳运动,为创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做出新贡献。l、1996年2月6日上午9时,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及李铁映同志在松花江职工冬泳池兴致勃勃地观看了冬泳表演,总书记高兴地连连说冬泳健儿“了不起,了不起!”“冬泳真是项奇妙的运动,你们很有耐力和适应力。”2、1992年1月四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环同志观看精湛的冬泳表演,称赞冬泳是项好运动。…  相似文献   

6.
事件     
刘蕊 《游泳》2010,(1):19-19
哈尔滨第十届国际冬泳邀请赛举行 作为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哈尔滨第十届国际冬泳邀请赛1月5日在松花江上的室外天然水域举行,来自国内和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的冬泳队员共计350人参加了比赛。本次活动由哈尔滨市总工会、市体育局等联合主办,参赛选手来自广州、梧州、蚌埠、扬州、乐山等全国16个省市区的28个城市,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共派出了5个城市冬泳队,  相似文献   

7.
张云强 《游泳》2012,(1):I0008-I0009
大学期间,我曾在上海政法学院冬泳社练习冬泳。从那时起,冬泳使我明白“人是需要有一种精神的”,游泳社的老师和同学则让我明白“我们都是一家人”。  相似文献   

8.
利用冰雪文化促进哈尔滨城市发展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吴志刚  李博 《冰雪运动》2007,29(2):83-86
通过对哈尔滨冰雪文化优势的考察,了解哈尔滨冰雪文化经过长期发展形成的主要特征,使人们重视冰雪文化在哈尔滨城市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并提出相应建议,旨在使哈尔滨冰雪文化得以传承并弘扬,推动哈尔滨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9.
陈一梁 《游泳》2012,(2):I0008-I0009
花絮一:为冰雕“冬泳之歌”注酒 在庆典现场,王建敏主席和市委宣传部、体育局、民政局、体育总会的领导及嘉宾们缓缓将充满活力的红色酒浆注入冰雕,冰雪铸就的白红蓝三色鲜艳的冬泳协会旗帜慢慢地呈现在观众眼前,全场欢声雷动,有人热泪盈眶。  相似文献   

10.
冬泳,一直被人们誉为“勇敢者的健身运动”。我是一个退休干部,年逾古稀,“冬泳龄”已有50多年了。冬泳使我老当益壮,青春焕发,从一个伤残者变成冬泳好手。冬泳不仅使我摆脱了伤残病魔的纠缠,还增添了我生活的乐趣,多次荣获全国冬泳冠军称号。我多次参加全国“冬泳与健康”学术讨论会,写的论文获得大会的好评,为昆明市赢得了荣誉。  相似文献   

11.
哈尔滨冰雪旅游产业发展与完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在冰雪旅游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为促使哈尔滨冰雪旅游产业不断发展和完善,采用理论分析、调研等方法,对哈尔滨市冰雪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提出了完善哈尔滨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战略措施:通过政府主导,发展相应硬件、软件设施,协调旅游、商贸、交通等产业,进一步完善冰雪旅游产业链体系;以“文化”为主线推动冰雪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特色”来点亮冰雪旅游产品,并提高旅游活动的参与性,增强吸引力度谋求其深度发展;重视哈尔滨本地消费群体,提高居民冰雪意识,积极培育本地客源。通过对核心一边缘理论和点轴开发理论的分析,构建了哈尔滨市冰雪旅游发展的网络模式框架,以此作为哈尔滨冰雪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12.
《游泳》2015,(2):82
冬泳界流传这么一句话:没到过大东北,就不算看过冬泳;没游过松花江,就不算体验过冬泳。据说,松花江里的冬泳算是中国顶级的冬泳。当福建人对东北人说我们也有冬泳运动时,有些东北人笑了。笑归笑,一切终归还是靠实力说话。2015年1月初,惠安冬泳协会的健儿来到千里冰封的松花江,参加了黑龙江哈尔滨国际冬泳邀请赛。一番挑战之下,在中俄44支参赛队伍中,惠安队获得团体第七名的佳绩。在个人赛绩上,惠安队的郭光巍勇夺25米自由泳第一名,程一明获自由泳第二名、25米蛙泳第六名。在150多人参赛的中年组25米自由泳比赛中,张连峰获得第七名,刘清福第  相似文献   

13.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冬泳人的耐寒力,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数九寒天,松花江上,雪盖冰封,江风刺骨。一般人,即使穿得厚厚的。头脚捂得严严的,也觉得寒冷刺骨。而冬泳人,此时竟能跃进冰水中畅游,使观者惊诧,众人难以理解。 冬泳是人与大自然的搏  相似文献   

14.
彭友进 《游泳》2000,(1):31-32
冬泳是一项超越常规性运动。它要求冬泳者有超常的勇气、毅力、胆识和严格的科学精神。它用超常手段 ,破冰引浴 ,在风雪中游泳。它用低温刺激与体能急速付出形式 ,激发人体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全身各系统的潜能 ,并且给人以崇高精神的感召与启迪 ,使人的品格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得到净化与升华。收益越大 ,风险越大。如果违背冬泳内在规律 ,就会伤元气 ,招来诸多疾病。人们在长期冬泳实践中 ,已经总结出许多“禁律” ,条条都不能违背。纵观这些“禁律” ,据我20年冬泳体会 ,要想取得好的冬泳效益 ,只有实实在在探索到自身实际的“…  相似文献   

15.
佟胜志 《冰雪运动》2010,32(5):67-69,79
哈尔滨通过举办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使城市建设、生态和人文环境方面得到了极大改善。如何利用大冬会的后效应,加强哈尔滨"冰雪名城"建设,对提升哈尔滨的城市国际竞争力具有深远意义。认为大冬会的成功举办,提升了哈尔滨城市知名度、完善了哈尔滨城市基础设施、推动了哈尔滨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了哈尔滨市民整体素质。提出从塑造"冰雪名城"文化品牌、提升"冰雪名城"形象、增强"冰雪名城"竞争实力、建设"冰雪名城"人文环境等方面发挥"后大冬"的持续效应,推进哈尔滨城市国际化进程,加速"冰雪名城"建设。  相似文献   

16.
段润萍 《游泳》2012,(2):I0010-I0010
欢乐的锣鼓敲起来,喜庆的酒杯举起来。2011年12月25日正是圣诞节,宜春干名冬泳人在新落成的冬泳基地——宜阳大桥下举办了“宜春新冬泳基地竣工暨协会成立十周年庆典”,干名宜春冬泳人激情澎湃地在这儿度过了属于冬泳人自己的狂欢节。  相似文献   

17.
冬泳感受     
岳正 《游泳》2000,(5):31-31
冬雪飘飘,寒沁肌骨,一些人赤条条偏要和老天爷较较劲儿,高喊着“真凉呀!”随之扎入冰冷的水中,奋力划游。不用说他们是冬泳爱好者。 人们可能有个误解,以为冬泳的人天生就不怕冷,这是不对的。其实,任何健康的人都可以尝试冬泳。去年,我在冬泳爱好者的“引导”下,参加了济南铁路局冬泳队。冬泳第一天,我换好泳装来到游泳池边,望着泛着白光的冷水,心里发起怵来:平时冷水洗洗脸还嫌凉呢,若整个人泡在冷水中,那不给“扎透”了。当我咬着牙慢慢浸入水中时,果不出所料,一股“冷流”如过电般穿遍全身,脑子一片空白。片刻,肌肉…  相似文献   

18.
冬泳,在体育界是新生事物,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对新生事物有个形象的比喻:“一切事物在刚出世的时候,都是非常丑陋的,所有的革新都是如此,它们是时间的初生子……任何新生事物都是出乎意料的,任何变革永远都是使有些人受益。”这句话道出了冬泳者的心声。实际上冬泳不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发明,远古时代就有人在冬季寒水里沐浴。在我国广大群众中是近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大江南北现在约有3.4万人参加冬泳。我国领导人曾多次到冰城  相似文献   

19.
2007年哈尔滨冰雪旅游发展现状分析及未来走势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认清哈尔滨冰雪旅游的形势,以此促进哈尔滨冰雪旅游的发展,采取定量分析、走访调查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2007年哈尔滨冰雪旅游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和评析,并对哈尔滨冰雪旅游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认为哈尔滨政府主导功能应进一步强化,旅游法规体系要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需进一步理顺,使产业链条不断延长,与冰雪旅游相关的主要行业都需优化发展和布局调整,以此来提高哈尔滨冰雪旅游的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王洋  房殿生 《冰雪运动》2011,33(3):91-93
品牌是一种极富经济内涵的文化,品牌与文化有一种天然的联系。哈尔滨素有“冰城”之称,冰雪文化就应是“冰城”的品牌。冰城冰雪旅游面临着其他省份激烈竞争的紧迫形势下,竞争力呈现下降的态势。分析当前哈尔滨冰雪旅游竞争力现状及其重要性,从打造冰雪民俗品牌、打造冰雪艺术品牌、打造国际冰雪赛事品牌和打造国际滑雪度假胜地品牌等4个方面入手打造冰雪文化品牌,提升冰城冰雪旅游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