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当抗日战争刚刚跨入艰苦的相持阶段,国民党统治集团悍然策动皖南事变之后,郭沫若把他的《棠棣之花》奉献给大后方的人民,以此迎来了作家历史剧创作的中期。由《棠棣之花》开始,作家便一发而不可收,接连创作了大型历史剧《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和《南冠草》。这六部巨作,不但在郭  相似文献   

2.
郭沫若不仅是一位开一代诗风的伟大诗人,同时,他还写了很多历史剧,又是一位历史剧的著名大师.抗战期间,他连续写了《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和《南冠草》,作者通过这些历史剧,旨在揭露国民党反动统治区黑暗的政治和腐败的本质.他的这些历史剧,都是取材于古代,而面向现实;落笔于往古,而归意于当今.毛泽东同志曾对郭沫若的历史剧作过高度的评价:“郭沫若在历史剧方面,做了很好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妙思泉涌,奔赴笔下”,这是郭沫若同志在《我怎样写<棠棣之花>》里所作的自述,同时也道出了他创作历史剧的共同现象.他的历史剧,下笔最快的要算《蔡文姬》,一九五九年二月初,只用一星期时间就写出了初稿. 然而这个写得最快的剧本恰恰是他从酝酿到写成历时最长的戏剧创作. 郭沫若在《写在<三个叛逆的女性>后面》中述说,他在一九二三年写了《卓文君》《王昭君》之后,准备接着写《蔡文姬》.由此可见,此剧的创作欲望,由现而隐,由隐复涌,前后达三十五年之久,在他的创作史上,冠于诸剧.  相似文献   

4.
郭老一生究竟写了多少个剧本?据我查阅有关资料,他一生写了十九个剧本。写现代题材的只有《甘愿做炮灰》,上海北新书店一九三八年出版。其它十八个剧本都是写历史神话题材的。这十八个写历史神话题材的剧作是: 《女神之再生》(写于一九二○年十二月二十日)、《湘累》(写于一九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棠棣之花》(一九二○年九月二十三日脱稿)。以上三个诗剧即《女神三部曲》,收入《女神》诗集“第一  相似文献   

5.
张培坤 《教育艺术》2004,(10):34-35
说到历史剧的创作,我们会很自然地想到郭沫若先生。他在这方面为我们树立起了一面旗帜。他的《屈原》、《棠棣之花》、《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和《南冠草》6部历史悲剧,为革命“立了大功”,有大益于中国人民,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同时,他又以其创作实践为历史悲剧创作提供了借鉴,为中国话剧创作开拓了新天地。  相似文献   

6.
郭沫若的诗歌创作受外国作家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他曾把早期的诗歌创作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泰戈尔式,第二阶段为惠特曼式,第三阶段为歌德式。而歌德对郭沫若的影响突出的表现在诗剧创作上。郭沫若曾说过:“我开始做诗剧便是受了歌德的影响。在翻译了《浮士德》第一部之后,不久我便做了一部《棠棣之花》……《女神之再生》和《湘累》以及后来的《孤竹君之子》,都是在那个影响下写成的。”  相似文献   

7.
郭沫若的“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累》、《棠棣之花》。郭沫若的“漂流”三部曲:《岐路》、《炼狱》、《十字架》。茅盾的“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相似文献   

8.
1、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2、茅盾的农村题材小说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3、洪深的戏剧题材小说三部曲:《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潭》。4、郭沫若的《女神》题材小说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累》、《棠棣之花》。  相似文献   

9.
鲁迅:小说集一《呐喊》、《傍徨》、 《故事新编》。 散文集一一《野草》、《朝花夕 拾》。 杂文选一一共选三十篇。篇名(略) 郭沫若:诗集一《女神》、《前茅》、 《恢复》。 历史剧一一《屈原》、《棠棣之 花》、《虎符》、《高渐离》、 《孔雀胆》、《南冠草》。茅盾:长篇小说一《蚀》、《虹》、 《子夜》、《腐蚀》、《锻炼》。 短篇小说一一《春蚕》、《秋收》、 《残冬》、《林家铺子》。叶圣陶:长篇小说一《倪焕之》。 短篇小说一一《潘先生在难 中》、《多收了三五斗》、 《夜》。冰心:诗集一《繁星》、《春水》。 短篇小说一一《斯…  相似文献   

10.
李平 《当代电大》2002,(4):38-40
1 填空题 (每空 1分 ,共 30分 )要求 :书写规范 ,不得有错别字。1)五四新文化运动中 ,在文坛上享有盛名的“周氏兄弟”是指 (1)和周作人。2 )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个人诗集是胡适的 (2 )《》。3)《女神》第一辑中的三部诗剧是 (3)《》、《湘累》和《棠棣之花》。4 ) (4)的小说 (5 )《》以张勋复辟为背景 ,通过主人公七斤经历的一场“辫子风波” ,表现了辛亥革命后农村社会和农民思想的面貌。5 )五四时期著名的“四大副刊”有 (6 )《》、《京报副刊》、《时事新报》副刊《学灯》等。6 ) 192 2年 ,文学研究会的诗人们出版了诗合集(7)《》。7)…  相似文献   

11.
“三部曲”泛指三部内容各自独立而又互联贯的文学作品。我国现代文学中有不少三部曲。举例如下。郭沫若的“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累》和《棠棣之花》。郭沫若的“漂流”三部曲:《歧路》、《炼狱》和《十字架》。茅盾的“蚀”三部曲:《幻灭》、《动摇》和《追求》。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和《残冬》。巴金的“爱情”三部曲:《雾》、《雨》和《电》。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和《秋》。阳翰笙的“地泉”三郎曲:《深入》、《转移》和《复兴》。洪琛的“农村”三部曲:《五奎桥》、《香稻米…  相似文献   

12.
郭沫若,是“继鲁迅之后文化战线上的又一面旗帜”(邓小平),是中国新文学奠基人之一。他在文学领域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当然,成就最高的是诗歌(以《女神》为代表)和历史剧(以《屈原》为代表),但散文也写得漂亮。《山茶花》是他1925年写的《小品六章》中的一章,这篇小品散文,写得很优美,很有情趣。  相似文献   

13.
法国大作家大仲马,生于1802年,去世于1870年。他出生于军官家庭,父母早丧,生活贫困。年轻时,他爱好戏剧,26岁时,他写出历史剧《享利第三和他的宫廷》。后来又写了许  相似文献   

14.
大仲马是法国一位勤奋而多产的作家。《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等都是他非常著名的作品。他在六十七年的一生中,写出的书竟达1200部。大仲马每天写作的时间相当长,而且又非常有规律:从早  相似文献   

15.
我国20多岁成才的作家鲁迅23岁写出著名诗篇《自题小像》,27岁发表著名论文《摩罗诗力说》。郭沫若29岁出版了我国新诗的奠基作─《女神》。巴金27岁写成长篇小说《家》。曹禹24岁发表话剧《雷雨》,26岁又写出《日出》。老舍23岁发表短篇小说《小玲儿》...  相似文献   

16.
一如果说,诗集《女神》是郭沫若擂响的反帝反封建的战鼓,那么,他早期的历史剧作,则又是一面向封建势力勇敢宣战的战旗,是郭沫若“五四”时期文学创作的重要方面军。一九二三年,郭沫若写作了历史剧《卓文君》和《王昭君》。一九二五年,又继续写了《聂嫈》。这些历史剧分别塑造了三个中国古代妇女的叛逆形象,唱出一支中国妇女争取自由独立的赞歌。“五四”运动中,妇女争取自身的独立和解放,正是当时彻底的反封建斗争内容的一部分。因此也是“五四”新文学创作所关注的问题之一。胡适的独幕话剧《终身大事》,反映了妇女争取婚  相似文献   

17.
李平 《当代电大》2003,(4):23-25
1 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在文坛上享有盛名的“周氏兄弟”是指(1)___和周作人。 2)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个人诗集是胡适的(2)《 》。 3)《女神》第一辑中的三部诗剧是(3)《 》、《湘累》和《棠棣之花》。 4)(4)___的小说(5)《 》以张勋复辟为背景,通过主人公七斤经历的一场“辫子风波”,表现了辛亥革命后农村社会和农民思想的面貌。  相似文献   

18.
国内学术界对于郭沫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诗歌(主要是《女神》)、历史剧、前期的思想发展。诗歌和历史剧的评论都开始得较早,常常是作品一发表,立即产生反响。《女神》在一九二一年八月上旬出版,下旬即有郑伯奇的长文加以评介。对于前期的思想发展,最早接触到的恐怕是钱杏村的《诗人郭沫若》,那已是二十年代的后期了。解放以后,这方面的文章多起来了,研究有了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郭沫若同志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历史剧创作的奠基人。他的历史剧壮美、隽永、气势雄浑,其数量之多,质量之高,战斗力之强,在现代文学史上无人可与之媲美。解放后他创作的《蔡文姬》、《武则天》又有了新的境界与意义,这在本文中暂且不谈。单说解放前在缺乏创作自由的旧文苑中,郭老以他的辛勤劳动,运用他在历史学方面的博大  相似文献   

20.
<正>吴泽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生涯中,他不仅在原始社会史、殷商史和中国通史等领域辛勤耕耘,先后出版了《中国原始社会史》(桂林文化供应社,1943版)、《中国历史简编》(重庆峨眉出版社,1945版)和《中国历史大系·古代史》(上海棠棣出版社,1949版)等一系列重要的著作,为古史研究做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