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图书馆空间服务理论包括图书馆作为空间理论、第三空间理论和空间再造理论。空间再造理论推动图书馆新型空间建设,但许多新型空间脱离了图书馆阅读服务的目标,图书馆人需要运用新的阅读环境营造理论与约束空间再造理论。营造新型阅读环境的主要目标包括:营造保障与服务阅读的环境,营造引导与推广阅读的环境,营造促进与激励阅读的环境。  相似文献   

2.
文章梳理了国内外30所高校图书馆的空间布局及其提供的延伸服务,归纳总结了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空间服务的类型,发现国外高校图书馆利用新技术对图书馆空间进行改造,建成了实体物理空间与网络虚拟空间相融合的学习交流中心,提出我国高校图书馆可从提升空间服务重要性、注重空间功能综合发展、注重空间内涵建设与管理、打造空间特色服务与个性化服务等方面进行空间创新和延伸服务。  相似文献   

3.
当前,图书馆作为公共空间的社会价值越来越突出.该文论述了空间体验的含义与意义,阐述了空间体验是图书馆的核心价值之一的观点,并探讨了图书馆空间体验环境的构建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对于图书馆空间再造虽然已有些图书馆走在了前面,但目前没有一个成熟的模式,仍有许多空间可供挖掘。论文论述了如何运用新理念拓展图书馆新空间,针对图书馆空间再造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创新服务的可行性思考。  相似文献   

5.
我国图书馆构建学习共享空间的障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的由来、服务模式以及我国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我国图书馆构建学习共享空间的障碍与对策。参考文献6。  相似文献   

6.
重点讨论了复合图书馆空间概念研究领域的两个基本命题:(1)复合图书馆空间是物理空间与数字化空间的统一体;(2)复合图书馆空间同时也是一种资源价值范畴。  相似文献   

7.
朱咫渝  孙晓 《图书馆论坛》2014,(3):119-123,52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电子资源的普及,用户信息需求改变,学习方式更为多元,高校师生对图书馆的空间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图书馆既是社交空间,也是协同学习和研究空间,同时还是学生参与实践的创意空间。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通过环境的改造、信息共享空间的开辟以及多媒体综合实验室的创建,使大学图书馆传统的馆藏阅读空间成功转型为支持交流、合作和创造的创新空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图书馆空间是支撑大学用户学习、科研、教学等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大学图书馆未来战略发展方向。对图书馆空间项目的设计流程及实施策略进行研究,为大学图书馆的学习空间建设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过程]基于文献综述及案例分析,从项目流程切入,分析大学图书馆空间项目规划、需求收集与分析、概念设计、要素设计、服务设计及空间评估过程,阐释每个流程的要点、实施办法和最佳实践。[结果/结论]总结图书馆空间项目实施的5个策略: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与大学战略发展相统一、保持空间灵活性、空间与服务融合以及和校内伙伴广泛合作。  相似文献   

9.
介绍创客空间兴起与发展背景,总结其内涵与价值,分析图书馆与创客空间的关系、图书馆开展创客空间服务的可行性等,在此基础上研究图书馆创客空间构建模式,最后提出图书馆运行创客空间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空间再造是新时代大学图书馆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图书馆应对挑战的重要抓手和最佳选项。文章基于对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空间再造的定位、体系、功能、过程以及特色的介绍,提炼出空间再造应采取的方针和策略:依据服务对象确定空间管理原则、新型服务方案与再造空间相契合,认为空间再造是图书馆服务变革的优选路径与转向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