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阅读应该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不能以自身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因此,"个性化阅读"已渐渐被语文老师重视起来。教师在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一、吃透文本,引领个性化阅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顾及每个学生的阅读心理,让学生以自己的阅读表现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文本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出发点、落脚点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和个性化阅读能力一、尊重"阅读兴趣",营造阅读氛围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个性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在教学中,教师经常讲述自己(或组织学生讲)阅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可见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事,任何人都无法越俎代庖。为此,我们要实施行之有效的个性化阅读教学方法,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个引导者、点拨者。倡导个性化阅读,应该把阅读活动转变成学生自主探究和体验的过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激发阅读兴趣,发展学生阅读个性,使其个性光彩散发,从而构建个性化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4.
阅读本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但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往往忽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强调统一的标准答案。《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是要让学生真正拥有自主实践的机会,把“读”的时间让给学生;其次是要尊重学生的独特阅读感受,再次是让学生有选择的自由,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听懂教师的教学,更重要的是能让他们在语文学习和阅读中张扬个性,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习惯,方能在日后的学习道路上越走越远。因此,语文教学强化学生个性化阅读迫在眉睫,本文对探究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如何强化学生个性化阅读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个性化阅读是指阅读者与阅读对象之间的信息交流。阅读发生在阅读主体与阅读客体之间,要实现真正的个性化阅读,教学必须落在"个性化"和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上,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上我们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经验。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化,强调学生自己读书,读出自己的感想。而课堂教学,是实施个性化阅读的阵地,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注重个性化阅读,才能促使学生张扬个性,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阅读。它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放手让学生自主选定阅读主题,自主取舍阅读内容,自主选择阅读方式,少了以往的那种教师繁琐的支离破碎的分析,多了自主学习、讨论探究的机会,诱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真正确立了学生阅读的主人地位。  相似文献   

7.
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要想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教师要不断地创新阅读教学理念。个性化阅读作为一种新型的阅读教学理念,它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进行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个性化阅读教学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被尊重的喜悦,进而感悟语文学科的乐趣。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个性化阅读,以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为前提,让学生学会自己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在却独的过程中增长知识。  相似文献   

9.
个性化阅读教学已成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热门话题,有关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策略探究层出不穷。为此,我们要对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进行定位,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构建开放活跃的课堂教学格局;把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起点放在课内,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让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得到独特体验;提倡教师做学习型教师,为学生个性化阅读教学提供保障,以求达到最终育人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
曹丹 《文教资料》2011,(26):48-49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写作水平和阅读水平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关键,而阅读能力是学生学会表达、学好语文的基础。教师要利用好手中的教材,设计个性化的教学目标;充分利用教材,个性化地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指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利用好每一堂课,抓住学生的兴趣加以引导,侧重于对学生阅读个性的培养,使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学习和活动中来,充分地表达自己的个人感受,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提高阅读与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更加提升 了其原本的地位,在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中,一定要保证“教师 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有机结合。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文本的 教学时一定要学会换位思考,坚定地站在学生的角度,以自己 的阅读理念作为相应的基础,从而进一步于学生的语文阅读进 行引导,让学生获得语文阅读的方法,加强语文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要确立学生的主角角色,教师要对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重新定位,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课内外同步阅读,长此以往,能够加强其阅读体验,提高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13.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注意弘扬学生的主体意识,努力拓展学生的学习时空,充分顾及每个学生的阅读心理;要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进行有创意的阅读。教师要正确扮演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导者和辅导者。可以说,个性化阅读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的要求,同时也是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那怎样开展个性化阅读呢?一、变教师提问为学生质疑在教学中,我改变了以往"教师问,学生答"的传统模式,把提问的权力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通过阅读来解答。为了使这一做法收到实效,我首先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读课文时,在不懂的词语、句子旁边打上  相似文献   

14.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我国的教育改革也倾向于往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教师进行差别化教育的方向发展。在当今"互联网+"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利用互联网资源开展语文教学,能够弥补传统教学中个性化教学的缺失,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互联网+"背景下的个性化阅读教学,教师要做好课前引导,注重个体差异,要善于整合阅读内容,让评价多元化。  相似文献   

15.
阅读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实现教师和学生以及书本之间沟通的过程。阅读对学生来说应是个性化的行为,教师不应过多分析,要让学生在自身的情感控制和思维活动过程中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而思考深刻的道理。引导学生在个性化的进步中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加强学生阅读体验与感悟,提高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16.
王珍  黄汗青 《快乐阅读》2011,(16):129-12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那如何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归宿,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独立发挥出个性来呢?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要让学生个性在课堂上显现、绽放,可以从珍视学生体验入手。  相似文献   

17.
阅读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实现教师和学生以及书本之间沟通的过程。阅读对学生来说应是个性化的行为,教师不应过多分析,要让学生在自身的情感控制和思维活动过程中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而思考深刻的道理。引导学生在个性化的进步中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加强学生阅读体验与感悟,提高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的行为,那么作为教学实施者的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呢? 一、转变教育观念,让学生自主阅读 学生是阅读的主人,他们每个人都有权利根据自己的特点确定学习方向,按照兴趣爱好选择阅读材料,运用自己的方式解读阅读材料,以不同的形式展现阅读的体验。  相似文献   

19.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阅读学习的主体,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不能将自己的阅读经验强加给学生。故此,语文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一言堂”与“满堂灌”教学方式,真正地授予学生个性化阅读文本的主动权、自主权,让学生在不游离于文本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尽情品味个性化阅读时产生的美感。  相似文献   

20.
沈忠权 《教育》2013,(10):62
现代语文教育研究认为学生是阅读的主体,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必须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真正将阅读的主动权充分归还学生,让学生无拘无束、生动活泼地畅享阅读的乐趣。自主选择阅读内容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真正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因为学生自己有独特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有独自的审美价值,教师应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