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可再生生物质玉米芯为原料,CO_2为活化剂,制得玉米芯基活性碳(ACs)。通过改变活化温度,进一步研究了ACs的孔隙结构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活化温度为900℃时,ACs可获得最大的比表面积(1 427 m2/g),总孔容(0. 866 cm3/g)及发达的微孔结构,且ACs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有最大值;而当活化温度为800℃时,ACs具有最高的CO_2吸附值且极微孔含量丰富。ACs对CO_2的吸附能力主要取决于其极微孔含量,而与比表面积没有太大关系。  相似文献   

2.
以Sn Cl4,Zn Cl2,Na OH,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Zn O/Sn O2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对所制备Zn O/Sn O2纳米复合材料的组成和粒径大小等方面进行表征,并以罗丹明B溶液为降解物,对该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材料与未经掺杂的Sn O2相比显示出不同的性质,前者不仅有更大的表面积,也表现出更高的耐高温性能;在降解罗丹明B时,Zn O/Sn O2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得到显著提高.Zn O/Sn O2光催化性能的提高可能是由于其高的比表面积和Zn O与Sn O2之间电荷分离能力的增强相关联.  相似文献   

3.
以废弃的羊肚菌菌棒为原料,ZnCl_2为活化剂制备废弃菌棒活性炭.考察了废弃菌棒在不同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炭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质量浸渍比为30%、炭化时间为45 min、炭化温度为500℃时制备的活性炭碘吸附值最大,为720 mg/g.通过比表面积分析仪对改性前后制备的活性炭的比表面积进行测定,改性后的活性炭比表面积大幅度提升,达到657.5 m2/g.  相似文献   

4.
考察了稀土氧化物负载CuO催化剂的CO氧化活性和还原性能,发现CuO/CeO2催化剂具有很高的CO氧化活性,65℃时,CO转化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用原位聚合合成PET及PET/SiO2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并对合成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摩擦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PET/SiO2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弯曲强度等较纯PET有较大提高.当SiO2含量为2%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分别比纯PET提高26.4%、25.2%,当SiO2用量为1%时,其冲击强度是纯PET的1.31倍.PET/SiO2纳米复合材料比纯PET具有较好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6.
以壳聚糖和无机铝盐AlCl3.6H2O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方法,分别用CO2超临界干燥手段及冷冻干燥手段制备了新型的壳聚糖/氧化铝复合气凝胶.结果表明,壳聚糖的含量影响复合气凝胶的比表面积及孔体积等性质,随着壳聚糖含量的增加,混合气凝胶的比表面积逐渐减小.不同的干燥方法对复合气凝胶的比表面积等性质也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介孔分子筛SBA-15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Ce/Cu0.5Mn0.5/SBA-15催化剂,用X-射线衍射(XRD)和程序升温还原(TPR)等现代分析测试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在常压固定床反应器上评价了催化剂的甲苯催化燃烧性能.结果表明,所有催化剂仍然保持SBA-15的介孔结构特征,催化活性组分Cu和Mn分别以CuO和MnO2的物相形式存在,添加适量的催化助剂CeO2后活性组分Cu和Mn以高分散状态存在,从而提高催化活性.当Cu0.5Mn0.5的含量为12%、Ce的含量为3.5%时,催化剂具有最好的活性,甲苯在480℃可完全催化燃烧消除.甲苯浓度较高,空速较大,甲苯转化率下降.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Cu(NO3)2.3H2O为铜源,浓氨水为络合剂和NaOH调节溶液的pH,采用化学浴法(CBD)制备了CuO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光催化前后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将CuO薄膜放在含有H2O2的甲基橙溶液中,经不同光源照射一定时间后,取其溶液进行可见分光光度分析来研究CuO薄膜的光催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紫外灯光源下,当催化剂CuO薄膜的表面积为12.50cm2、3.0%H2O2用量为40.0ml、pH=7时,降解甲基橙溶液的效果较好,光照10min后降解率就达到100.0%;不加H2O2时,需光照40min降解率才能达到100.0%,说明H2O2对CuO膜光催化降解甲基橙起到协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CuSO4·5H2 O和NaOH为原料,采用直接沉淀法制备CuO纳米粉体材料.不添加任何辅助试剂,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包括改变N aO H的浓度、反应的温度和时间、搅拌速度等,合成了C uO纳米粉体材料,考查了反应条件的变化对CuO的物相和颗粒大小的影响.利用X 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在不同条件下制得的CuO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40℃下,当NaO H的浓度为5.0 mol/L时,搅拌反应20 min后即可得到粒径均匀、物相纯粹的CuO纳米粉体材料.  相似文献   

10.
以尼龙6(PA6)、全硫化丁腈橡胶(UFNBRP)、马来酸酐(MAH)和过氧化物为主要原料,采用一步增容法制备尼龙6/全硫化丁腈橡胶复合材料,研究MAH含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复合材料的形态分析表明,一步增容能降低和均化分散相UFNBRP的粒径,当MAH含量为1.0份时,分散相的粒径最小,粒径分布最窄。从力学性能分析可以看出,加入1.0份MAH时,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最大,与纯PA6相比提高了158 %,而拉伸性能仅少量下降。动态机械性能进一步证实一步增容法能有效改善PA6和UFNBRP两相的界面结合。  相似文献   

11.
以钛酸四丁酯为钛源,硝酸银为银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银的纳米Ti02。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材料进行了表征,以掺银TiO2为催化剂对甲基橙进行了光催化降解实验。考查了催化剂掺银量、催化剂总用量、甲基橙溶液浓度及降解时间对甲基橙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得的样品颗粒细小均匀,3%掺银Ti02样品比表面积高达132.2m^2/g。掺银Ti02中的银钛原子摩尔比以及催化剂用量均影响光催化活性,银的掺杂量为3%时,纳米TiO2光催化活性最高,3%掺银TiO2催化剂最佳用量为0.3g/L。降解率随甲基橙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降低,随光照降解时间的增加而提高,光照20-30min之间.降解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12.
根据可直接使用硝酸铵溶液为原料的乳化炸药的生产工艺特点,研究建立了供直接使用的硝酸铵溶液原料技术标准,提出了适合运输、贮存热硝酸铵溶液的集装箱、贮存罐技术要求。直接使用硝酸铵溶液为原料生产乳化炸药可节能降耗,减少三废排放,是一种清洁生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辐射型隔热涂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过渡金属氧化物Fe2O3、MnO2为主要组分,掺入NiO、Co2O3、CuO,通过固相烧结制备红外辐射材料;优选发射率较高的A、B试样与堇青石复合制备堇青石-过渡金属氧化物红外辐射材料,并将制得的红外辐射材料作为功能填料制备辐射型隔热涂料,并对其隔热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添加40wt%试样B制备的堇青石-过渡金属氧化物复合红外辐射材料8~14um的红外发射率达95.4%;以TBH为成膜基料,添加2.0g堇青石-过渡金属氧化物红外辐射材料为填料制备隔热涂料的热反射率达73.2%。  相似文献   

14.
以胶原纤维为模板合成了介孔TiO2-Al2O3二元复合氧化物纤维,并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比表面孔隙分析仪、X光电子能谱(XPS)对该二元复合氧化物纤维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介孔TiO2-Al2O3二元复合氧化物呈纤维状,较好地保留了胶原纤维的结构。当Ti/Al摩尔比为4.88:1时,TiO2-Al2O3二元复合氧化物纤维的平均孔径为7.4 nm,比表面积可达131.0 cm2/g,其中TiO2主要以锐钛矿相存在,Al2O3则以无定形态分散于TiO2晶体间。  相似文献   

15.
Al2O3纳米多孔粉体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异丙醇铝为原料,经过水解、酸解胶、煅烧等过程制得纳米多孔氧化铝,用XRD、SEM、TG/DTA和BET等分析测试技术对产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不使用模板剂的情况下,能够成功制备比表面积较大(124cm^2/g)、孔分布(10~50nm)较集中的纳米多孔氧化铝粉体.  相似文献   

16.
以玉米淀粉、钛酸正丁酯和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原料,通过化学键合法制备出玉米淀粉-Ti-Si复合材料,通过FTIR、SEM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其对水溶液中Hg2+、Cu2+、Pb2+及Cd2+等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钛、硅无机氧化物与淀粉发生了键合作用,并均匀分布在淀粉中;淀粉-Ti-Si复合材料对金属离子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与淀粉及淀粉-Ti复合材料相比,淀粉-Ti-Si复合材料的吸附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以SnCl4.5H2O和SbCl3乙醇溶液为原料,采用离子交换除氯水解法及正丁醇共沸蒸馏干燥法制备得到了掺锑氧化锡纳米粉末,用FT-IR、XRD和TEM等方法对粉体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8.
1 Introduction In1889,C.M.Hallappliedthefirstpatentoninertanodeforaluminumelectrolysis[1].Fromthenon,therehavebeenaquitenumberofpatentsandinvestigationsonthissubject,butnoneofthemhasbeenputintopractice.BillehangandOyehadsummarizedtheresearchworksbef…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铂负载型催化剂时甲醛催化氧化反应的活性,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了不同载体的铂负载型催化剂,并对催化剂进行XRD、Raman等表征,考察所制催化剂对甲醛催化氧化反应性能。结果表明:载体的性质在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惰性载体无法促进氧的活化,其催化活性较低;对比不同比表面积的Pt/CeO2催化剂,发现比表面积为38mVg的催化剂的催化氧化性能最佳,这与催化剂的氧缺位浓度较高及较强的金属一载体间相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