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虽不是专门的美学著作,但在论述经济学、哲学、共产主义问题时涉及到了一些重要的美学问题。在“异化劳动”一节中,马克思在论述人的类本质的时候写道:“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单行本,人民出版社1985年4月版)马克思这里讲的“美的规律”是什么呢?其内涵未作具体说明,而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述异化劳动问题时,把人和动物的类生活做了多方面的对比,从中引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命题: ……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因此”一词表明,美的规律和“种的尺度”、“内在尺度”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认识美  相似文献   

3.
<正> “美的规律”是马克思在他的《1841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提出来的。在比较了人与动物的生产的区别后,马克思写到:“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类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由此美学史上第一次出现了“美的规律”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4.
<正> 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里,马克思为了阐述人的类特性以揭露异化劳动的本质,对人的生产和动物的生产进行了一系列的比较,揭示出其间的本质区别,并由此提出了“美的规律”的命题。马克思说:“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①  相似文献   

5.
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几次电话联系,终于找到一次“见缝插针”的机会。夏校长决定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接受我的专访。限于时间,谈话开门见山:“1992年,上海教育杂志社的陈雪良同志和我一起采访你后撰写了《一切为了提高学生素质》(刊《上海教育》1992年第10期)至  相似文献   

6.
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这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提出关于美的规律的论述,是对美的规律,含概美的标准、尺度的总体评价.也是美学界长期研究的中心内容.按照美的规律进行艺术创造,即是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生产,同时还能把"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美的规律"是这两种尺度的相加、结合和统一.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在巴黎写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有一段涉及到“美的规律”的话。他说:“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  相似文献   

8.
美与爱是人类情感发展的永恒主题。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追求的结晶。人类就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世界的,而美也是人类通过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是人类运用自身掌握的真知,为实现自己的目的进行自由创造的结果。马克思很早也明确指出:“人懂得按照任何一种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这话的意思就是说,人不仅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世界,而且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自己。这是马克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重要理论基石,它要求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学校,必须坚持以美育人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文中简称《手稿》)中提出了“内在尺度”的观点,这引起了中外学术界一直以来的争论.本文认为“内在尺度”是人的“内在尺度”,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人的“内在尺度”具有的特征,从而进一步阐释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体现的真正的人——有自由的、有意识的、实践的人.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关于“美的规律”的提法是马克思美学理论中的一段极为重要的论述,然而对于其中“内在的尺度”究属谁的尺度却众说纷纭,本从比较各家译入手,指出问题的症结在于中译词和德原词义不完全对等上,根据中译词词义,则理解为“物种的尺度”和“人的尺度”均无不可,但根据德词义的特定含义,则“内在尺度”只能理解为“物种的尺度”。  相似文献   

11.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马克思在论述人具有自由自觉的物种特性时,把人的生产和动物的生产加以比较,提出了“美的规律”问题: ……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说:“动物只是按照它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教育是人塑造自己的活动,是围绕着塑造完美的人而进行的实践活动,它必须正视“属人的存在”。当人把自身作为教育的对象时,如果将其作为非人的对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著名论断,但“美的规律”不是“自在”地存在于外部世界的“客观规律”,不是一种客观存在于那里等待人去发现的实体,而是人在改造世界、创造美的事物的过程中建构的“规律”,“两个尺度”都不是客体(物)的尺度,而是主体人的尺度,因为人在创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必须把“物种的尺度”转化为人的尺度,即根据“内在尺度”去创造。  相似文献   

14.
在《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而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这体现了审美的主体与客体的统一。马克思还阐述了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审美中的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是通过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实践达到的。  相似文献   

15.
<正>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一个重要论点,即: “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 关于“美的规律”的具体内容,马克思在《手稿》中虽未系统地总结出来,但通读《手稿》,并结合人类的精神生产一艺术实践来探讨,我的粗浅认识是,“美的规律”既然是人类生产劳动所独具的特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马克思提出的“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这个重要的美学思想,从作家应怎样遵循“任何物种的尺度”和“内在固有的尺度” 两大方面论述了“美的规律”对文艺创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美的规律”是马克思提出的重要命题,其意义深远。何谓美的规律,美学界有说法种种。分歧的焦点集中在对马克思关于“物种的尺度”和“内在固有的尺度”的理解上。本文以为“物种的尺度”指包括人在内的任何物种本身所具有的本质特性和规律;“内在固有的尺度”指人的尺度,即人自身的目的和要求。马克思提出的“美的规律”实质上是人的生产规律,其基本内涵体现为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美的创造遵从生产的一般规律,但又呈现独特的面貌。  相似文献   

18.
道德选择是指人们在面对各种道德思想体系和道德规范时所采取的态度和方式,它是人自身道德发展的需要。可以说,没有人在面临道德问题时的道德选择,就不会有道德的发生、发展,更不会有道德主体的生成。道德选择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生存方式。“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①动物和动物之间、动物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比较单纯,是一种接近于“自然”的关系,不存在“道德”关系。它们不需要也没有选择,它们只是按照动物的本能和需要来处理它们之间…  相似文献   

19.
“两个尺度”和“美的规律”的著名论述是马克思美学思想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极为重要的反映,认真学习和准确领会这段论述,对于了解马克思美学思想、探索美的本质,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于“人的活动”这一哲学问题,学界大多都是从已经成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实践的唯物主义)的立场之上来研究其内在含义,从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发展过程中的关键节点来对其加以研究的成果却较少。以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对黑格尔思辨辩证法的批判性继承这一视角来对“人的活动”这一哲学问题展开分析是极为关键的,并在此基础上阐明“辩证法”并不是抽象的形式方法,而正是“人的活动”的哲学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