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盲人看     
每逢下学的时候,附近的那所小学,就有稠厚的人群。在远离人群的地方,有个人,倚着白毛杨,悄无声息地站着,从不张望校门口。直到有一个孩子飞快地跑过来,拉着他说,爸,咱们回家。他把左手交给孩子,右手拄起盲杖,一同横穿马路。多年前,这盲人常蹲在路边,用二胡奏着哀伤的曲调。他技艺不好,琴也质劣,音符断断续续地抽噎,听了只想快快地远离。他面前盛着零碎钱的破罐头盒,永远看得到锈蚀的罐底。我偶尔放一点钱进去,也是堵着耳朵近前。后来他摆了个小摊子,卖点手绢袜子什么的,生意很淡。一天晚上,我回家时一下公共汽车,黑夜…  相似文献   

2.
盲人看     
每逢下学的时候,附近的那所小学,就有稠厚的人群,糊在铁门前,好似风暴前的蚁穴。那是家长等着接各自的孩童回家。在远离人群的地方,有个人,倚着毛白杨,悄无声息地站着,从不张望校门口。直到有一个孩子飞快地跑过来,拉着他说,爸,咱们回家。他把左手交给孩子,右手拄起盲杖,一同横穿马路。  相似文献   

3.
盲人看     
每逢下学的时候,附近的那所小学,就有稠厚的人群,糊在铁门前,好似风暴前的蚁穴。那是家长等着接各自的孩童回家。在远离人群的地方,有个人,倚着毛白杨,悄无声息地站着,从不张望校门口。直到有一个孩子飞快地跑过来,拉着他说,爸,咱们回家。他把左手交给孩子,右手拄起盲杖,一同横穿马路。多年前,这盲人常蹲在路边,用二胡奏很哀伤的曲调。他技艺不好,琴也  相似文献   

4.
盲人看     
毕淑敏 《当代学生》2013,(Z4):21-22
每逢放学的时候,附近的那所小学,就有稠密的人群,糊在铁门前,好似风暴前的蚁穴。那是家长等着接各自的孩童回家。在远离人群的地方,有个人,倚着毛白杨,悄无声息地站着,从不张望校门口。直到有一个孩子飞快地跑过来,拉着他说:"爸,咱们回家。"他把左手交给孩子,右手拄起盲杖,一同横穿马路。多年前,这盲人常蹲在路边,用二胡奏很哀伤的曲调。他技艺不好,琴也质劣,音符断断续续地抽噎,听了只想快快远离。他面前盛着零碎钱的破罐头盒,永远  相似文献   

5.
盲人看     
①每逢放学的时候,附近的那所小学,就有稠厚的人群,糊在铁门前,好似风暴前的蚁穴。那是家长等着接各自的孩童回家。在远离人群的地方,有个人,倚着毛白杨,悄无声息地站着,从不张望校门口。直到有一个孩子飞快地跑过来,拉着他说,爸,咱们回家。他把左手交给孩子,右手拄起盲杖,一同横穿马路。②多年前,这盲人常蹲在路边,用二胡奏很哀伤的曲调。他技艺不佳,琴也质劣,音符断断续续地抽噎,听了只想快快远离。他面前盛着零碎钱的破罐头盒,永远看得到锈蚀的罐底。我偶尔放一点钱进去,也是堵着耳朵近前。后来,他摆了个小摊子,卖点手绢袜子什么的,生意…  相似文献   

6.
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我到公园去玩,目睹了一件有趣的事。一个七岁左右的男孩,无意中与自己的父亲走失,孩子急得大哭起来。孩子的父亲看到他时,没有叫他,而是悄悄地跟着孩子。当孩子走到公园的门口找到工作人员时,父亲才上前拉住孩子的手。孩子的脸上还挂着泪珠呢。看到这里,我为孩子父亲的机智暗暗叫好。当孩子走失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看到孩子一边哭,一边走着时,他没有像有些父母那样,赶快抱起伤心的孩子,而是在身后悄悄跟着。他这样做,可能会有两种情况发生:第一种,孩子在经过最初的紧张之后,马上平静下来,找到公园的大…  相似文献   

7.
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吧屈侠小时候最爱去的是动物园;有了孩子,常带他去的地方仍是动物园。狮虎山、猴山、鹿苑不仅诱惑着久居高楼的孩子,更给忙碌于生活、工作之间的大人许多乐趣。狗熊作揖,猴子的灵巧,白熊的懒散……只可惜,动物园里臭气熏天,人群摩肩接踵,孩子们...  相似文献   

8.
关注细微处     
下午,我随堂听一位老师的课。老师宣布上课时,学生们随着班长的口令很快站立起来。有一个孩子虽说人站起来了,却侧着身,躬着腰,埋着头,两手在书包里翻找着什么。细心的老师发现了,期待地望着他。这孩子不知道老师在看他,更没有意识到他正在违背常规,仍旧神情专注地找东西。老师朝着他走过来:“晓刚,大家在等你哩,准备好了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担负着培养孩子健康成长、尽快成材的重任,意义之重大、使命之神圣是不言而喻的。《学习的革命》中有一段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自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之中,他就会头脑平静地生活。”这段话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10.
王莉 《今日教育》2023,(6):75-77
<正>又到六月,又到父亲节。每年的父亲节,我都会写一些文字,怀念我那已仙逝多年的父亲。我常常想,什么样的父亲在他离开多年以后,还能让其孩子持久、深沉、满心温暖地怀念他;什么样的父爱,能让孩子如沐春风而刻骨铭心;什么样的父教,能对孩子的一生影响深远。无论一位父亲是什么性格、学历、职业、地位,只要他真诚地爱过孩子,只要他对孩子尽心尽力,并且心甘情愿地对孩子倾注了大量的时间与情感,他的爱,孩子一定会收到,并永世难忘。我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位对孩子全心全意付出,“将一切可能的时间献给孩子”的好父亲。虽然他陪伴我的岁月在我的生命长河中实在是太短暂了,但是他的爱就像阳光一样始终环抱着我、温暖着我,从未离开;他的爱就像坚实的铠甲,始终保护着我、鼓舞着我,让我有勇气与力量面对人生风雨。  相似文献   

11.
陆洲心情记     
陆洲是个很难搞的孩子.很多老师对他都曾有过这样的评价:他是我们班智力最好、成绩最好的.但却不是最受欢迎的。当大家都在用心听老师讲课时,他会不断插嘴,搅乱整个课堂。当班级安排他去值日的时候,他从来不会顺从地去做。当大家要决定去狂欢的时候,他一定会来一句“我不去,无聊”。他总是寂寞在人群中,热闹在人群后。他不合群吗?不,他有时会变成个“人来疯”。他性格外向吗?  相似文献   

12.
徐勤玲 《家长》2009,(4):30-31
如何利用好闲暇时光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当孩子处于闲暇状态,自由自在地做他喜欢做的事情时,他的个性、兴趣和内在的天赋才能逐渐显露出来,从而发现真正的自我。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体验到生活的乐趣,内心充溢着幸福愉悦的感觉,自然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快乐的孩子总是健康、好学的孩子,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善于引导孩子合理充分地利用闲暇时光,使闲暇时光丰富多彩有意义,让孩子尽情享受闲暇生活的乐趣。  相似文献   

13.
有位幼儿教师告诉我,工作中最令她头疼的就是那些表现不好的孩子。她抱怨说,几乎每个班都会有个别表现不好的孩子,仿佛正应了那句话,“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我问一个班的孩子:“你们班有没有小朋友表现不好?”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抢答:“有!小伟最调皮!”“我们都不跟他玩。杨老师、许老师也不喜欢小伟。”那个叫小伟的孩子在批评声中沉默不语。  相似文献   

14.
每一个做家长的都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含辛茹苦地把孩子抚养成人后,回想着那无数的快乐与辛劳,总感到有成功也有遗憾;每当看着孩子从小到大的照片,就觉得这流淌在笔下的回忆最好能给年轻的父母们一些启发。我的重要感受是:指导孩子读书十分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一、从朗读开始,让孩子走进美妙的世界。从孩子六个月起,每天晚上临睡前我们给孩子朗读故事,一直坚持到上小学。从小就让他意识到好听的故事是从书中来的。等到孩子能看图说话、讲故事以后,就慢慢地锻炼他复述讲过的故事,并给他录音,放给他听,让孩子在抑扬顿挫的朗读声…  相似文献   

15.
孩子有个绿皮莹莹的本,他保存得异常珍贵;从小学读到中学,每学年他都读写儿回。孩子有个绿皮莹莹的本,记着教过他的老师的名字;这是孩子成长的路上,引导他前进的一面面旗帜。孩子有个绿皮莹莹的本,贮藏着童稚的秘密;当我偶然地发现,压抑不住内心的惊喜。我们每人心里也有个绿皮  相似文献   

16.
早上,林林的爸爸怒气冲冲地来到活动室,大声质问沉浸在游戏中的孩子:“谁是刘威,为什么总是打我们家林林.怎么那么欺负人啊!”他一边走动一边扫视着孩子。孩子们顿时鸦雀无声.不知所措地看着平时和蔼可亲的叔叔发怒。有个孩子用小手指指刘威,小声说:“他就是威威。”只见往常调皮霸气的威威“畦”的一声哭了起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在意大利热那亚,有一个孩子从小就向往着海上航行。少年时期,他偶然读到一本书,上面讲整个地球是圆形的。于是他就大胆地设想,向西航行也许可以到达东方的国家。  相似文献   

18.
有一个低年级的孩子画了一幅画,他把太阳涂成了鲜艳的绿颜色。妈妈看到了,告诉他,太阳是红色的,不能涂成绿色。孩子不听,说:我喜欢绿颜色。妈妈很生气,觉得孩子太不讲道理了。老师看到了这幅画,也告诉孩子,太阳是红色的,要他把太阳的颜色改过来。孩子告诉老师:绿太阳好看,不刺眼。绿太阳凉爽,不晒人。孩子还告诉老师,他看到过绿色的太阳,那是在夏天树林里,透过树叶丛看到的。遇到这样的孩子,也许老师、家长都有些头痛。孩子太不听话了。中国的大人喜欢乖孩子,我们的教育不断地培养着乖孩子,我们不断地对孩子说:乖,听话…  相似文献   

19.
有不少年轻的爸爸妈妈,特别是妈妈在有了孩子以后,就会口口声声地对别人说,自己这辈子已经没什么指望了,现在孩子是自己的惟一希望。有这样一件真实的事情。一对家境并不太好的父母,偶尔带孩子去打网球。说来也巧,网球教练看上了他们的孩子,认为他的身体条件很好,孩子的父母听了喜出望外。从此家里的一切就开始围绕着未来的“网球明星”转动。父亲中断了夜校的学业,母亲则心安理得地“下了岗”,因为这样他们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照顾孩子。对大多数父母而言,生理的技能已经完全成熟,生命又有了新的延续,而且延续着的新的生命又…  相似文献   

20.
用在一时     
三年前的一天,奥克兰市阳光灿烂,我和妻子带着两个孩子去当地温泉浴场游泳。我正在买票,一个小伙子跑了进来,上气不接下气。“有个4岁的孩子,”他惊慌失措地说,“他溺水了,要死了!快叫救护车!” 我转过身朝泳池跑了过去,那里围了一群人,家长们把吓坏的孩子们都领到了一旁。慌乱的人群中央躺着一个瘫软的小男孩,没有生机,他的爸爸跪在他的头前,发疯般地喊着他的名字,旁边站着个年轻的救生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