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6 毫秒
1.
美国著名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所创作的1775首诗歌中约有三分之一是以自然为主题的.文学史上不乏以自然为主题的诗歌,但是女诗人描写自然的角度却相当独特.以西方生态女权主义批评理论来探讨艾米莉·狄金森女性意识和生态思想的形成以及她的自然诗中所展现的独特的自然观,从而提供解读艾米莉·狄金森作品的新视角,加强读者对诗人诗歌的认识和领悟.  相似文献   

2.
艾米丽·狄金森是美国著名女诗人,她的诗歌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奇特的意象而闻名世界.本文拟从生态女性的角度来解读她的诗歌,旨在探究诗歌文字下隐藏的生态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3.
生态美学是生态学与美学的一种有机的结合,是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美学,将生态学的重要观点吸收到美学之中,从而形成一种崭新的美学研究视角。狄金森的自然诗歌具有强烈的生态意识,她以旁观者的身份描写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存而又逃离自然,展示了其作为自然旁观者的审美思想。  相似文献   

4.
“自然”和“女性”是华兹华斯诗歌中的两个重要主题,二者既相互独立又密切相关。本文从生态批评角度研究华诗中自然和女性的关系,以华兹华斯诗歌中的女性形象作为切入点,探索其不同类型的女性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并揭示华兹华斯在女性主题诗歌中流露出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5,(75):28-29
朱迪思·赖特是澳大利亚诗坛巨匠。她的诗歌自然,颂扬爱情,礼赞生命,怒斥战争,倡导和谐平等,富于哲理性的思考,充满生态智慧和生态之美,给了缺乏家园感的现代人以启示和慰藉。  相似文献   

6.
珀西·比希·雪莱的作品充溢着对自然的热爱,蕴藏着对人和自然关系的思考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的憧憬,契合了当今生态主义思想。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雪莱自然抒情诗,促使人们对自身的生存处境进行反思,而回归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改变这种局面的一种方式,这也是雪莱诗歌当中所倡导的一种理念。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生态女性主义理论解读德国著名女作家德罗斯特的诗歌《紫杉篱》,通过剖析其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分析她在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不同时间维度中与自然的相处模式,揭示诗歌中暗藏的女性与自然之间的隐喻关系,凸显其中蕴含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萌芽,表现诗歌体现的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  相似文献   

8.
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 1874—1963)的许多诗歌都表现出关注自然、回归自然的主题,倡导人文关怀和生态关怀。他的诗歌创作是在自然的滋润下完成的,清新而纯朴,给人一种宁静、独立的感受,展现了他浓厚的东方生态智慧,体现了对人类生存状态的终极关怀。文章从生态审美的三原则即"自然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和"交融性原则"入手,探讨弗罗斯特自然诗中浓郁而又朴素的生态审美意蕴,启迪人们不仅要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还应当思考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构建一个"绿色、健康"的新家园。研究弗罗斯特诗歌中的生态美学意蕴,不仅反映出东方传统生态智慧的普遍价值和现代意义,也为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艾米莉·狄金森是19世纪著名的美国诗人之一,她一生中共创作了500多首自然诗。她的自然诗具有独特的风格,充分表达了她对大自然的关心和喜爱以及她作为女性对两性关系的独立思考。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出发剖析艾米莉·狄金森的自然诗,以揭示她的自然诗中体现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思想以及反对男性中心主义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0.
诗歌创作离不开意象,意象是诗歌意义的灵魂。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在生态意识日益高涨的今天,我们把文学放归大自然,借助文学呼唤自然生态意识的觉醒。本文选取美国19世纪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主要论述其自然意象,通过她的自然意象我们可以更进一步地了解其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1.
自然诗歌作为一种有益性话语,对生态语言学的研究有着重要价值。本文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三大元功能理论,从生态话语分析的角度对诗歌《春》进行及物性、语气、情态、评价、主位结构和信息系统等多层面解读。一方面希望诗歌语篇分析提供一个新视角,丰富生态话语分析研究;另一方面探讨诗人是如何通过语言来表达他对自然的态度和感受,揭示语言背后诗人的自然生态观,以期唤醒人类的生态意识,进而主动去关爱自然,保护地球家园。  相似文献   

12.
生态女性主义诞生于20世纪中后期,是当代西方女权运动与生态环境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作为美国20世纪文坛最为耀眼夺目的女诗人之一,西尔维亚·普拉斯亦是女权主义者的文化偶像,她以如流星般短暂的一生书写出了诸多具有自白风格特征的诗篇。围绕这些诗篇中呈现出的生态意识与女性体验,基于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的视角,对其诗歌中彰显的生态女性主义主旨加以分析,通过阐释其诗歌中对人与自然平等共生观念以及对女性身体摧残的表达、男性中心主义的批判展开普拉斯诗歌的研究,并最终指出普拉斯诗歌对生死二元论的消解以及对再生与超越性的思考无不体现了一位杰出诗人所具有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13.
兴起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生态批评是对资本主义现代性造成的种种后果的一个反思和匡正。加里·斯奈德(Gary Snyder),作为这场环境浪潮中最值得关注的生态主义作家之一,美国环境保护运动的一个中心人物,被誉为深层生态学家的桂冠诗人。通过生态批评视角来研究斯奈德诗歌,重点从主客二分思维模式的维度研究了斯奈德诗歌对生态中心主义的去中心解构。斯奈德诗歌通过消解人类主体性来解构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从而解构了生态中心主义的潜存危机;而斯奈德诗歌对人类主体性的去中心解构则最终使得生态中心主义的隐形霸权得以消解。斯奈德诗歌的解构性生态批评视角展现了美国后现代诗歌的解构魅力。  相似文献   

14.
兴起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生态批评是对资本主义现代性造成的种种后果的一个反思和匡正。加里·斯奈德(Gary Snyder),作为这场环境浪潮中最值得关注的生态主义作家之一,美国环境保护运动的一个中心人物,被誉为深层生态学家的桂冠诗人。通过生态批评视角来研究斯奈德诗歌,重点从主客二分思维模式的维度研究了斯奈德诗歌对生态中心主义的去中心解构。斯奈德诗歌通过消解人类主体性来解构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从而解构了生态中心主义的潜存危机;而斯奈德诗歌对人类主体性的去中心解构则最终使得生态中心主义的隐形霸权得以消解。斯奈德诗歌的解构性生态批评视角展现了美国后现代诗歌的解构魅力。  相似文献   

15.
美国诗人艾米莉·狄金森创作的诗歌中有500多首是谈论自然和生态话题的。本文采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理论指导,运用功能语篇分析方法,重点进行语域与语类和元功能分析,从生态话语分析的角度探讨《一只小鸟沿小径走来》,试图达到两个目的:一是通过语言分析,揭示诗人是怎样通过语言来表达她对自然的观察和态度的;二是演示生态话语分析的一种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16.
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擅长以含蓄而迂回的简洁语言传达复杂深邃的思想,自然是她诗歌创作中不变的主题。艾米莉·狄金森的自然主题的诗歌可以分为两大类,展示了对大自然截然不同的态度。一方面,受超验主义影响,她歌颂赞美大自然,颂扬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另一方面,她揭示大自然的敌意,并表现她对自然神秘和强大能力的恐惧和敬畏,探索人与自然的疏离。这个悖论在她不同性质的诗,甚至在同一首诗都有所表现。分析狄金森自然诗中她对自然的态度,探索她的生活和诗歌本质的主题,可以更好的理解狄金森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于坚的诗歌在文坛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诗歌的生态主题被深入发掘和分析。关于生态主题的探讨也由文坛发展到社会,并引起了对生态保护的强烈关注。本文将以于坚的诗歌文本分析为基础,深入剖析诗歌中蕴含的生态主题。  相似文献   

18.
诗歌中体现着生态伦理思想,从诗歌发展史来看,古代诗歌、浪漫派诗歌和现代派诗歌有着不同的生态伦理观念,其中现代派诗歌的观念蕴含了今天生态中心主义的许多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19.
生态诗具有与其他诗歌不同的特质。生态诗是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思想基础、以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的考察和表现自然与人之关系和探寻生态危机之社会根源的诗歌,华海是当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生态诗人。华海的生态诗批判工业文明积习、揭示人类自身的错误、反思深层的原因,具有“生态诗骨”的特征;同时又具有把生态与诗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生态诗境、生态诗味、生态诗气等“生态诗风”。  相似文献   

20.
希姆博尔斯卡的诗歌被瑞典文学院认为"以精确的讽喻揭示了人类现实中若干方面的历史背景和生态规律"。她的作品蕴含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学思考、对人类生态环境恶化的揭示与批判,以及对宇宙人生真理的探询与追求,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观察世界的生态学的方法,极大地拓展了诗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