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民间长诗包括民间抒情长诗与民间叙事长诗。分析彝族《我的幺表妹》、《妈妈的女儿》、《逃到甜蜜的地方》,壮族排歌《见哥情重又回生》、《嘹歌》、《特华之歌》,上海汉族《哭丧歌》、《哭嫁歌》,布依族《月亮歌》,傈僳族《逃婚调》,白族《串枝莲》,纳西族《游悲》,蒙古族《铁粒牛》,傣族《傣家人之歌》等作品,探索民间抒情长诗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2.
刘贤汉 《学语文》2000,(3):30-31
自1955年以《书剑恩仇录》涉足江湖,至1972年以《鹿鼎记》封刀归隐,历近二十年时间,金庸共创作了十五部中长篇小说,其中长篇十二部,依次为:《书剑恩仇录》、《碧血剑》、《雪山飞狐》、《飞狐外传》、《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连城诀》、《天龙八部》、《笑傲江湖》、《侠客行》及《鹿鼎记》,中篇三部,分别为《白马啸西风》、《鸳鸯刀》与《越女剑》。  相似文献   

3.
百首爱国主义歌曲歌名连缀张兴武《祖国的春天来到了》,《小溪流水响叮咚》,流过《我们的田野》、《小河和村落》,滋润《绿色的祖国》。我是《小八路好儿郎》,背着《小背篓》,哼着《溜溜歌》、《牧童之歌》、《小号手之歌》和《红星歌》,踩着《春天的脚步》,走过《...  相似文献   

4.
扬雄著述宏富,据文献记载有《训纂》、《苍颉训纂》、《方言》、《乐》、《蜀王本纪》、《川箴》、《官箴)、《续史记》、《志录》、《太玄》、《法言》、《难盖天》等十二种,赋十二篇,诗文十余篇。《训纂》与《苍颉训纂》,或以为两书,一为字书,一为传释之作。《方言》的作者、书名、卷数、所收字数等,诸书记载不一,使人难解,其实乃扬雄未成之稿,后世颇有增益。《乐》,疑为集体编写。《蜀王本纪》,后世多以为伪托,实乃辞赋家手笔记史。其它种种,见记何书,或存或佚,本文对其一一条理,以展现扬雄著述之概略。  相似文献   

5.
《〈史记〉献学丛稿》2000年1月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收入论18篇,分为三组:第一组9篇,讨论司马迁生年、《史记》断限、《史记》亡缺与续补、太史公官职等;第二组4篇,讨论《史记》取材,重点探讨《史记》与诸侯史记、《战国策》、《战国纵横家书》的关系,以及《晏子春秋》、《管子》、《孙子兵法》、《新语》、《司马法》诸问题;第三组5篇,讨论《史记》编纂学,探讨《史记》体例、述史框架、《史记》纪传体与传记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钢琴花园——柴泽夫学生钢琴演奏专辑系列》于07年11月由南京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浙江省首次由老师组织业余学琴的学生正式出版CD,曲目难度较大,有肖邦的《练习曲》、《波兰舞曲》,舒伯特的《即兴曲》,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二奏鸣曲》,有李斯特的超级练习曲《英雄》,有孙以强的《谷粒飞舞》、陈培勋的《平湖秋月》,还有根据影视音乐改编的《叶赛尼娅》、《绿野仙踪》、《大长今》等,曲目丰富多彩,演奏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7.
梁《律》、《令》的修订在南齐立法的基础上完成,实为齐、梁两代的立法成果。梁《律》、《令》以晋《律》、《令》为蓝本制成,但在篇目上有一些改制,有关内容也较晋《律》、《令》完备。梁《律》、《令》对陈、北周、隋、唐《律》、《令》都有重要影响,是隋、唐《律》、《令》的重要渊源,其中梁《令》是隋、唐《令》的主要渊源。梁《律》、《令》是汉、魏、晋《律》、《令》向隋、唐《律》、《令》发展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8.
在汉代的许多辞赋类作品中都有女性描写,如西汉前期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杨雄的《甘泉赋》,傅毅的《舞赋》、《七激》,崔驷的《七依》,崔价的《七蠲》,张衡的《七辩》人《南都赋》《舞赋》、《定情赋》王途的《机妇赋》察邕的《协和婚赋》、《检逸赋》、《青衣赋》等;就表现技巧来说,出现在汉代赋文学中的女性美,虽说还继承着先秦文学的传统,仍有大量关心女性身体的具体描写,但也出现了许多比较超越的表现方式,如像《舞赋》那样极力铺陈女性的舞姿之美,再如《定情赋》那样将女性美与精神交流结合…  相似文献   

9.
郭晋稀先生致力于《文心雕龙》研究40余年,在以下三方面有开创性的贡献。第一,作普及性译介,首开其风。第二,厘正其卷数,并对《事类》、《附会》、《养气》、《通变》、《定势》、《情采》、《熔裁》、《声律》、《练字》、《章句》、《物色》等篇次重新调整,首开其端。第三,梳理其理论体系,前5篇是“全书纲领”;末5篇为“全书总结”;上卷后20篇是文体论,下卷前20篇为创作论  相似文献   

10.
赫达雅特(1903─—1951)是伊朗现代著名作家,一生写有中篇小说《盲枭》、《哈吉老爷》,短篇小说集《活埋》、《三滴血》、《旋涡》、《淡影》,历史小说《阿廖维耶》、《萨桑姑娘帕尔温》、《开天僻地的传说》等。民间故事集《拜火教堂》,剧本等。此外,尚有文艺论著《论哈亚姆》,译著《阿尔德希尔·伯依康的功绩》等。在如此众多的作品中,他的短篇小说数量并不为寡,但在过去未曾引起我国读者和研究界的足够重视,只知其中篇小说《哈吉老爷》,却不知其《兀鹰》、《一个失去了丈夫的女人》等短篇佳作。在伊朗,一提起赫达雅…  相似文献   

11.
清初浙江西泠"蕉园诗社"是中国女性文学史中的一个重要群体,然而现今学术界关于"蕉园诗社"成立时间、主要人物、存续时间等问题的认知,存在诸多分歧和疑问。事实上,"蕉园诗社"的成立时间大约为1665年。"蕉园七子"和"蕉园五子",分别为"蕉园诗社"前、后期的主要成员。"蕉园七子"的活动时间大约自1665年开始,至1669年结束,前后5年。"蕉园五子"的活动时间自1676年开始;1689年前后,"蕉园诗社"因"蕉园五子"的文学活动而达至其鼎盛时期;至1698年,"蕉园五子"因领袖人物徐灿的逝世而解体。与此同时,"蕉园诗社"亦随"蕉园五子"的解体而解散。因此,"蕉园诗社"前后存续时间为34年。  相似文献   

12.
利用汉译佛教文献进行词汇研究,是当代汉语词汇史研究热点课题。本文着重选取若干AABB式的语词进行专题考察,旨在揭示现象,探究成因。  相似文献   

13.
科举制实施1400多年,深深地影响了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包括女性,她们是科举社会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尤其在重文兴教风气盛行、盛产进士的苏南区域,更是如此。明清时期,苏南家族的女子随着科举制的变迁,对科举制的认知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明代江阴梧塍徐氏的两位母亲,清代江阴缪氏、昆山龚氏、常州西盖赵氏家族的多位母亲,直至清末吴县叶氏家族、无锡城中薛氏家族和天授胡氏家族的多位女子,堪为典型之例。通过对她们相关言行的描述与分析,大致可以勾勒出科举制变迁之下苏南女性关于科举制及教育的认知与行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清代武进蒋氏家族杜诗学传承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中前期武进蒋氏家族杜诗学可称繁盛,从蒋金式、蒋鸿翮到杨伦,杜诗家学绵延百余年不衰,且贡献出《杜诗镜铨》这样影响巨大的杜诗注本。勾勒出蒋氏家族杜诗学的传承链条,厘清其继承和发展情况,可以例证清代杜诗学传承的一个重要途径:家族传承。  相似文献   

15.
吴宓、胡适两位著名学者同为"庚款"留美学生。吴宓师从哈佛教授白璧德,受到新人文主义的熏陶,胡适在哥伦比亚大学受教于实用主义大师杜威,毕生实践着实用主义教育观。吴宓、胡适所受导师的影响及二人本身在哲学观上的差异导致了他们教育思想的相通与差异。本文在综合比较了二位学者之间教育观的异同处及其形成原因后揭示了他们的教育观对我国现行教育的借鉴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6.
秦始皇会稽刻石中提出了"夫为寄豭,杀之无罪",许多学者都把它作为秦严惩奸罪的证据,这一观点值得商榷。种种迹象表明,"夫为寄豭,杀之无罪"应与秦始皇的幼年经历及晚年的心理状态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最能体现古文文体特色的莫过于文中虚词的使用。引入数量分析法对欧阳修所撰《五代史记》虚词使用的倾向作分析调查,以求归纳出欧阳修史书文体的特点。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欧阳修是根据文体的需要而对虚词的使用进行了有意识的调整,即在本纪与列传中为了避免在叙事文中过分加入作者的意图,而极力避免带有作者感情色彩的虚词的使用;而在论赞中,因为摆脱了叙事的文字约束,其对虚词的使用比其一般文章平均数还要高。另外,通过虚词数量分析为悬而未决的徐无党注问题找到了答案,即徐无党注乃欧阳修授意之下由徐无党所撰而成。  相似文献   

18.
吴闿生《诗义会通》完成于1927年。他肯定《诗序》中所谓的“古序”,而批判“续序”,以此反驳其时学界“废序”的呼声。吴氏以文义裁《诗》,针对顾颉刚等人重情理而反微言的言论,努力抉发其中的“微文”,尤推崇言外之意。他将桐城派文法运用于《诗》的分析中,并对能形成阳刚阴柔融合的文法颇为用心。在《诗经》的“经”字招牌被打破的年代,吴氏从文学层面研究《诗》,极为关注《诗》在古文史、赋史上的地位,赋予《诗》以新的价值。《诗义会通》是一部学术观点徘徊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著作。  相似文献   

19.
《史记》一书运用了大量上古神话传说,但这与司马迁重"实录"的精神并不矛盾,这些神话传说体现了先秦文化从巫文化到史官文化的演变轨迹,最终完成了从巫文化的感性精神到史官文化理性精神的重要转变,上古神话传说历史化过程再现了历史的真实,勾勒出了上古历史的完美画卷,在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具有十分深刻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回顾胡适、张慧剑、何泽翰、陈汝衡等人对吴敬梓交游资料的发掘,在他们的基础上作又有所增补,并运用这些资料,深化了对吴敬梓及其《儒林外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