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乒乓球协会的人告诉过我,小邓在训练中付出了比任何女运动员都多的血汗。她有运动天赋,也可说是个乒乓球天才,但后天的付出是她成功的关键。当时乒乓球队最后一个离开训练房的肯定是邓亚萍。就连炊事员一听说小邓来吃饭了,总是要把饭菜再热一热,并说:“好了,再不会有别人了,咱们可以关门了。”别的运动员如果说一个月穿破3双球鞋,她则要穿破6双,总之因训练超时超量,所以连鞋子都比其他运动员多穿一倍。这是不是就叫“力气+才气=名气”了?  相似文献   

2.
场下的刘清华依然豪爽如场上。问她参加完’98全国武术锦标赛女子套路团体赛后有什么打算,她笑着说:“装修房子。”八运会两块金牌进帐的刘清华被奖励一套两居室住房,她说房子就在石景山附近。听说刘清华的男朋友也在北京,于是问她:“训练这么忙,连跟男朋友约会的时间都没有了吧?”她痛快地说:“我们俩一个礼拜见一次。”一点儿也不矫揉造作。“跟男朋友在一块儿干嘛?看电影还是逛街?”“吃”她豪爽地笑着,“每次我们一见面就大吃一顿。”“房子也有了,什么时候办喜事呀?”一抹女孩子特有的羞涩划过刘清华的眼角,她微笑着摇摇…  相似文献   

3.
碰巧遇上李淑红,这位1995年世界锦标赛剑术冠军得主一头长发随意一扎,上身白色T恤,下身白色长裤,素静得更象是一位在校大学生。其实李淑红确实是一位大学生,她正在甘肃政法学院学习经济法专业,攻读学士学位。问她练武术难还是念书难,她笑着说:“念书难,可是再难我也要学,应该趁自己年轻多学点儿东西。”谈到八运会自己的夺冠呼声很高却在场上意外失误的事,她显得很平静:“当时,我生完小孩后,已经有好长时间没训练了.压力特别大。这些压力有来自自己本身的.来自省里的,特别是还有来自上海市的。一个人禁不住大多的压力,所…  相似文献   

4.
闲逸通幽     
不喜欢长发 秃顶老头看到毛发再生特效药的广告,便走进药店。售货员:“这的确是特效药,我推荐你买这种大瓶的。”“一小瓶就够了。”老头说,:“我不喜欢时髦的长头发。”  相似文献   

5.
金路 《网球》2012,(2):102-103
与孙丹相识,还是在2007年,我刚来杂志社工作不久的第一次出差,去深圳越通网球俱乐部参加亚洲网球教练员峰会。孙丹负责联络与接待我。那时候,她平日的工作重点好像还是在网球培训上,不过据我观察,俱乐部的总经理张璐阿姨貌似很喜欢和器重孙丹,很多锻炼人的工作都会交给她去做,或许也是凭借着越通这个平台,她不断进行自我提高与完善,通过自己的努力,现在已经被提拔为俱乐部的副总,成为俱乐部继张总之后第二个女强人。这对于广大教练员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实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孙丹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  相似文献   

6.
王涛 《中华武术》2000,(2):62-62
宋雪在北京第27中念初二,她从7岁开始练武术.到现在已经有六七年的“武龄”了,曾多次获得北京青少年南拳、棍术、刀术第一名。 问宋雪为什么练武术她说:“我小时候身体特别不好,老得病,一个礼拜恨不得去好几次医院,一方面是为了强身健体,另一方面我也很喜欢,所以就开始学武术了。宋雪说:“开始,是我自己特别喜欢,想练,可是练了一段觉得太苦,开始打退堂鼓了。不过后来家长、老师都鼓励我.我自己想.老 这么病病歪歪的自己也不好受 呀!所以,还是坚持下来了。” 宋雪说这么多年练武术, 最难忘的是练旋子的情景:‘刚 开始…  相似文献   

7.
正确对待和尽快消除疲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疲劳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后出现的一种自然生理现象,也就是机体超过正常运动而严主的暂时性的生理机能减退现象,是运动员为了提高运动成绩而进(亏大运动量。大强度训练时所引起的不可避免的身体机能的变化。在运动训练中大家统称为疲劳反应。“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这是教练员们常说的一句话,所以产主疲劳是训练的正常反应,不必担心,更不可怕。对于疲劳,有的教练员认为:“疲劳是检查训练效果的一个标志。”训练和恢复是一个统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而恢复过程的性质既可以促进运动能亢的提高,也可引起运和能亢的下降。所以消除疲劳…  相似文献   

8.
锦凤在手,其乐无穷,野湖施钓,上鱼看好。应钓友龙哥、老贵之邀,我们三人同行来到燕尾沟水库垂钓,行前特意带了三袋“锦凤草鱼”饵。到了水库后,我们开始选择钓位、组配钓具,并对岸边水情、鱼情作了简单的了解。开始时用锦凤草饵为主,略加了少许的玉米粉做钓饵。开钓大约20分钟时,龙哥的5.4米手竿首传鱼讯,浮标很有节奏地被“拉黑”,他抬臂提竿,第一感觉告诉他,“好大的劲啊!”我在他右侧钓位上说:“首竿就碰到了‘大货’,运道真好。”正说着,我看见自己的浮标也沉下2目后,缓缓地没入水下,我一扬竿,5.4米的手竿怎么也抬不起来,感觉快要招架不…  相似文献   

9.
“小苗”变了,变得更“像”女孩子了。至少是在篮球场以外。“谁也别拦着我!”于是,她生平第一次留起了长头发。“都二十多岁的人了,如果没体会过长发,是很失败的。” 可是到了篮球场上,这层“伪装”就没用了。跳投三分、转身运球、行进间突破、急停跳投、冲呀、杀呀……分明还是那个生猛的假小子。 卫视体育台的“老外”评论员被她的球技所折服,却又发不好“苗”这个音。尾音向上拐了七八度,最后变成了“喵”!  相似文献   

10.
《乒乓世界》2008,(6):142-144
饭馆里,李楠菜单都不看就给自己点好了一份套餐,开始聊的时候人有点儿严肃,直到说起“张怡宁”这个话题,她的幽默才“暴露”出来,滔滔不绝后自己总结“我是喜欢她才会总挤兑她”,于是李楠、张怡宁,以及两个人的关系就这么清晰地摆在了我们面前,其实李楠挤兑起自己来也毫不含糊:“我懒得动脑子,也什么烦恼都没有,就剩‘乐观’这‘傻’优点了。”  相似文献   

11.
王军 《游泳》2010,(3):40-41
2000年夏天.我进游泳池看对外招生业余班小孩训练.发现坐在泳池边上一个穿黄色“三点”泳衣的小女孩非常醒目,就走过去问她:“你会游吗?”她说:“会”。“那你给我游一下。”二话没说.她就跳了下去.扑腾了不到5米就趴在了水线上。当时我心想,这个小孩好.人小胆大.心理素质不错.就带她去见家长。出门一看母亲.啊.太高了,大概有175米左右.心想孩子将来也差不了。  相似文献   

12.
当女人们都去追逐“坠美”的感觉的时候,男人们也开始学会用自己的长发去体味风的速度。当足球在脚下变得乏味的时候,我们会抬起头看看上面的天空。长发并不一定是艺术的象征,但当你把一件事变得美妙时,这种特征就成了圈腾。意甲赛场,激情四溢,长发飘飘。  相似文献   

13.
深褐色的迷人大眼,飘逸的披肩长发,女性味十足的身材——频频出现在各种报纸、杂志上的德国著名泳星,被誉为“美人鱼”的阿尔姆希克,在罗马城又掀起一场冲击波——到处是她那撩人的倩影照片,到处是她的狂热追随者.“美人鱼”的一颦一笑令罗马瞩目.  相似文献   

14.
天使周蜜     
周蜜是个爱笑的女孩。 周蜜是个爱臭美的女孩。  周蜜是个很女孩的女孩。  第一次见周蜜是在她宿舍。她手里拿着一件织了一半的浅蓝色毛活儿,正奋力赶工。问她织给谁,她含笑不语,眼角眉梢都透着温柔。当时就给人留下一个深刻印象:女人……  单论五官,周蜜长得并不是有多精致;可是她的笑容却极具感染力。“春风再美也比不上你的笑”,一笑起来,整张脸都生动了。所以媒体评论,那微笑,是周蜜的“招牌笑容”。  笑容源于平和的心态。水瓶座的周蜜自言自己心里没有那么多事,也不是一个极端的人。优秀运动员有时应该有一种特…  相似文献   

15.
不知你是否和我一样,“痛恨”一大早从温暖的被窝和 浓浓的睡意里爬起来,进行训练和比赛?如果是这 样,那我今天要告诉你:这样“犯懒”你没错! 说起早晨训练和比赛,不光是我们这些业余爱好者,连顶尖的职业高手也不愿意。在睡意还没有完全从身体里消散的时候进行训练和比赛,着实是一件令人不快的事。辛吉斯在一次法国公开赛上,对赛会安排她在上午11:00进行一场比赛颇为不满:“当你是世界第一的时候,你就不应该被安排在这么早的时候进行比赛。”虽说这时候的辛吉斯像是一个被宠坏了的公主,但她的抱怨也不全是蛮横无理。 专…  相似文献   

16.
叶婉 《乒乓世界》2014,(10):132-132
在北京体育大学综合楼乒乓球训练场地里,一个自皮肤、金头发、努力挥拍的女孩子十分显眼,她叫德沃·林赛,是今年北京体育大学的一名特招生,专门为了打乒乓球而来中国留学的比利时女孩。在乒乓球班里,14岁的林赛是年龄最小的一个,但她的教练、前世界冠军牛剑锋说,林赛的训练量完全跟得上,水平一点都不比其他同学差。林赛的“伯乐”——带她来到中国的壬大勇教练更是对她赞不绝口,“她训练非常刻苦,我很少见到这么执着的孩子。她有一个参加奥运会的梦,所以我带她来中国,来圆她的乒乓梦、奥运梦。”  相似文献   

17.
“大鞭子”名叫孟钰,性格开朗,为人豪爽,钓瘾极大。“大鞭子”50多岁了,但由于她常年坚持垂钓,所以少了同龄人的臃肿而多了中年妇女少有的轻盈。如今她的女儿大学毕业留在外地工作,她本人也已退休,就有了更多的时间钓鱼。老伴也因为她钓鱼健身而更加支持她的垂钓事业。  相似文献   

18.
编读往来     
《网球天地》2012,(8):8-8
歇歇脚走得更远 温布尔顿应该是莎娃的福地呀,那时年仅17岁的她在那里捧起了自己人生中第一个大满贯奖杯.但这次征战温网却不尽人意。2012年对莎娃来说是荣耀的一年.法网首度封后.实现全满贯霸业.所以温网的失利还遮不住她的光芒.况且还有纳豆的”惊天一冷”给她“垫底“。这对法网的金童玉女早早出局.看似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法网体力消耗过大,两大满贯的间隔太短。去年温网一举杀入决赛的莎娃输得也很干脆,3:6、4:6仅86分钟就草草收场。有趣的是,这个比分也是她今年遗憾出局的比分。巧合也好.命运也罢.相信年轻的莎娃有的是机会,温网提前回家是为了更好地备战奥运.咱们伦敦再见!  相似文献   

19.
采访张国凤时.她刚刚夺得了第三届“翔龙杯”电视快棋赛冠军,按照我事前的想法,她还不知道怎么高兴呢?这可是她多年来都一直渴望实现的梦想。不过出乎意料的是.她并未流露出太多的喜悦.看上去依然是那样理智、恬静。后来她告诉我说:“这不过是一项快棋赛冠军,相比个人赛而言,含金量要差很多,所以看得也不是很重。”听得出经过这么多年来的纹枰厮杀,张国凤已经变得越来越成熟了。 这次比赛一定有很多收获吧? 以前我从来都没有得到冠军,所以总觉得有些遗憾,甚至对自己的实力也开始怀疑了,经历了这次胜利,自信心方面增强了许多…  相似文献   

20.
深圳新年     
谢明 《网球》2013,(2):50-51
由于靠近阳光,深圳和职业巡回赛达成了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就像在履行一个迟到了很久的约定,因为等了那么久,所以一切都很顺利,顺利得让不喜欢写表扬稿的李娜都积极发言:“这里让所有球员都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这样的赛事不需要宣传,很多选手也会主动参加。”李娜以一个接发球摧毁了扎科帕洛娃最后防线的时候,她情不自禁对现场的球迷大喊:“我希望明年能够再回来,和大家一起再过美好的一周。”很少看见李娜在本土赛事如此开心过,上一次她夺得本土冠军,还是2004年的广州。这一次她的好运依然在南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