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洞头海霞文化是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是以电影《海霞》名字命名,以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的英雄事迹为基础,以洞头的广大干部、群众的模范行动为内容,以海霞精神为核心的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内的复合体。“爱岛尚武,励志奉献”的海霞精神传承至今,孕育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海岛人们,深刻地影响着海岛生活和人民的精神财富,长期积淀的区域特有的海霞文化价值也成为地方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活教材。笔者通过基地走访、问卷调查、资料查阅等方式对洞头海霞文化进行探索,本文就从新的视角,分析海霞文化的内涵及其特征,研究海霞文化的发展,探究海霞文化转型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去年6月份在澳大利亚举行的第12届世界女篮锦标赛上,海霞以其准确的投篮和特有的气质征服了每一位观众。人们不禁为海霞精湛的球技喝彩,同时也在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海霞不能再奔跑于球场之上时那该怎么办? 在世界女篮锦标赛上海霞共夺得211分,平均每场得26.38分,是仅次于巴西“女乔丹”奥登西亚(221分)的十名最佳得分手之一,同时,她以84%的  相似文献   

3.
正当中国女篮抓紧备战亚运会之时郑海霞从美国的WNBA回来了。于是,引出了国内人士对"中国女篮还需不需要海霞"和"要不要海霞出战亚运会"的争论。其中有人说'海霞战术"早被识破,她现在是'得分少而失分多",如果让她出战亚运会是做"赔钱买卖"。此话乍听好似有理,实则缺乏根据。首先,"海霞战术"被识破,并不等于其威力也丧失殆尽.不能再用C君不见,1994年世界锦标赛上,澳大利亚队教练也明明识破了中国队的"海霞战术",但就是对这套战术无能为力,一筹莫展。公牛队的"三角战术"也是家喻户晓,谁都明白,但偏偏畅行无阻,没几家奈何得了…  相似文献   

4.
电话约访海霞,她开口便“抱怨”:《新体育》是不是把我忘了,怎么总在上面看不到我的名字呀? 接着是笑,那声音带着胸腔共鸣,像从高音喇叭里发出来的。 笔者反问,这么说,你常读《新体育》了? 海霞音量调得更大:不信吗?不信我就给您背一段…… 真爽!  相似文献   

5.
场外郑海霞     
在人堆中郑海霞是个“庞然大物”,在外国眼中郑海霞是中国女篮的“擎天一柱”。 闺房绣阁中的海霞是什么样子? 同许多小女孩相比既相同也不同,多有情调,也有秘密……  相似文献   

6.
今天,打开电视,你或许就能看到WCBA的电视转播,翻开报纸,WCBA的新闻同样开始在报纸的体育版占据了一席之地。 此时此刻,不用再打电话,我都能感受到郑海霞内心的喜悦,因为在和WCBA有关的电视画面上,我看到了海霞那熟悉的微笑。 而和海霞谈及女篮职业联赛的事却是在三年前,那是在1999年,CBA全明星赛在上海举行,海霞在那次全明星赛期间获得了中国篮球50杰的称号。回北京的飞机,碰巧我和她坐在一起。  相似文献   

7.
笔者曾在1994年第12届世界女篮锦标赛,中国女篮历尽艰辛夺取世界亚军之后,撰写过一篇题为《假如没有郑海霞》的文章,今日重提旧事,似乎有些不合情理,但细细品味之后,又“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在第12届世界女篮锦标赛上,海霞可谓出尽了风头,她的高空作业,她的顽强拚搏以及她那淡淡的微笑,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在中澳之战、中古之战、中巴之战。海霞力挽狂澜,在篮下频频发起进攻,似一股不可阻挡的狂流,冲垮了对方防守的门  相似文献   

8.
海霞回来了。9月5日,第M次去美国打WNBA的郑海霞拖着疲惫的身体回来了。然而,有谁又会想到,从洛杉矾到北京,郑海霞在飞机头等舱的双排座椅上整整趴了13个小时。不听使唤的腰、腿使她站不住,坐不稳。回来后的海霞怎么样呢?随着亚运会的一天天临近,许多喜欢海霞的球迷非常关心海霞的身体恢复情况,更关心海霞是否能出战亚运会。前不久,记者看望了正在治疗养伤的郑海霞。"我在这儿呢"!当我来到八一体工大队医务室楼下,正琢磨怎样找到海霞时,一声粗扩而又熟悉的招呼声已把我引到了二楼治疗室的窗前。"你看,我已经好多了。"站在我…  相似文献   

9.
郑海霞是广大球迷和体育爱好者十分喜爱的“老”球星了。在国家女子篮球队中,她已是参加奥运会的“四朝元老”了。她在十几年的篮球生涯中,还曾参加过4次世界锦标赛,国内、国际比赛300多 场,两次和队友们代表中国队站上了世界亚军的领奖台,为祖国赢得了一次又一次荣誉。 广大篮球迷对赛场上奋力拼搏的郑海霞并不陌生。但赛场下脱去征衣换上女儿装的海霞却别有一番  相似文献   

10.
中国女篮的最大进步 体现在郑海霞的进步上。 前几年,中国女篮水平处于滑坡的状况,战术打法上的单调,海霞似乎也陷入泥潭。这届大赛,海霞却以一副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颇有一种梅开二度的感觉。我们看到,海霞的站位已一改固定落腰上的老一套打法,时而空切入禁区要球强攻,时而拉到罚球线策应,与全队的掩护配合融为一体。在转身投篮这一技术环节上,招式也更丰富,出手更快,命中率也更高了。在这后大赛中,海霞还表演了拉到罚球线附近,接同伴突破分球中投得分的新杀手锏,令人击节。更让人感到惊喜的是,海霞竟然多次参予了中国队的快攻反击,接队友传球三步上篮得分。这对于2.04米身高的中锋队员来说,实在是非常之不容易。  相似文献   

11.
女篮双星座     
担心堵车,我比预定的时间提前了一个多小时赶到红山口八一体工大队.尽管海霞的家就在大队办公楼旁,可我没有径直去敲她的门.在刚刚结束的第12届世界女篮锦标赛上,新调整不足半年的中国女篮团结拼搏,夺得中国篮球史上第一个世界锦标赛亚军.被赛会评为唯一“最有价值球员”的郑海霞在这场大战中功不可没,中国队出战的8场比赛中,她不仅独得211分,投篮命中率高达84%;而且打了7个满场.  相似文献   

12.
马跃南临危受命,接过中国女篮帅印,并坦坦荡荡地直抒胸襟:“不管以后我做不做教练,我也会给下一届教练班子留下一些青年队员,让新人成长起来。哪怕我没成绩,也心甘情愿。我求实不求名。”“求实不求名”,这与那些急功近利者形成何等鲜明的对照!不过,1998年是亚运会年,国人还是期望中国女篮能报亚洲锦标赛失利的一箭之仇。对于马跃南来讲,在大调整仅一年的情况下,欲率队重新称雄亚洲,难度不言而喻。要让此“众望所归”成为现实,用好“世界第一中锋”郑海霞至关重要。海霞虽已年届30,但其204米的绝对高度,四次参加奥运会磨练成…  相似文献   

13.
王鲁湘 《收藏》2018,(7):56-63
何海霞,1908年9月8日出生,1998年去世,画了近80年的画,差不多同20世纪相始终。这是一个山水画巨匠辈出的世纪,在这个世纪的山水画大家中,我们如何定位何海霞?  相似文献   

14.
鬼手何海霞     
吕友者 《收藏》2014,(12):34-39
师承与艺术经历 何海霞(1908~1998年),初名何福海,字瀛,又字登瀛。出生于北京一个贫寒的满族家庭。由于母亲无女,在14岁时被改名海霞。幼年时深受父亲影响。研习书法。15岁在琉璃厂拜韩仪典为师,得韩氏严谨笔法,遍临宋元明清诸大师作品。16岁左右,何海霞即以出色的绘画才能而崭露头角。  相似文献   

15.
13年前,我从篮球场退下来,弃武从文,到《新体育》工作后,第一个采访对象就是郑海霞。 那阵子,我满脑子正琢磨如何把习惯了的跑跳投传转化成妙笔生花,整天弦儿绷得很紧。接受采访海霞的任务后,我一遍又一遍地修改采访提纲,跟准备一场大赛差不多。待见到海霞,家常话一唠,那些提纲便统统见了鬼。毕竟说起来算她的师姐,篮球使我们不曾有缘在球场上见面的人,很快便如同故友。文章很顺利地写了,那篇题为(我再长高点多好)的文章,使我从此与海霞成了好朋友。  相似文献   

16.
1983年女排名将陈招娣遐役了。今天,她肩上两杠四星的军衔告诉人们,现在的身份是解放军大校。但是,这12年来,她的心却不曾离开过排球一天。1983年至1988年,经过北京体院教练员专科学业的3年面壁之后,陈招娣先后担任了八一女排领队兼教练及中国青年女排主教练的职务。1986年夏,陈招娣带队到成都打比赛。赛前训练她照常与队员一起翻滚在地板上,只是她常感到恶心。陈招娣埋怨“四川的辣椒太辣了,把胃都辣坏了”,同事则看出了“苗头”,提醒她“你别是有了吧”。陈招娣这才记起早已过了“特别的日子”,到医院一查,果然是怀上了小宝贝。面对意外的“收获”,陈招娣的第一个反应是这个孩子不能要,因为她没  相似文献   

17.
2014年4月1日,四川省泸州市体操中心主任林朝阳,江阳区文体广新局局长林海霞、副局长范永东、体育股负责人牟彬一行深入基层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到江阳区泰安幼儿园调查、指导幼儿体育工作.在泰安幼儿园,林海霞一行视察了幼儿园内外的环境,听取了杨院长对幼儿园环境建设、幼儿教学、安全工作以及幼儿体育开展情况等工作的汇报.  相似文献   

18.
1992年12月15日,《中国体育报》在一版刊登了一幅题为《探亲趣》的大幅照片,照片的右边是我国篮坛宿将、国家女子篮球队主力中锋郑海霞,左边是一位小伙子。照片的说明文字是:“著名女篮中锋郑海霞近日回华中理工大学‘探亲’,受到师生们的热烈欢迎。海霞谈笑风生,她的男友,该校经济系学生王传文却有点腼腆。”这是报界首次披露郑海霞有了“意中人”,并且点出了他的名字。 郑海霞是早已被公众所熟悉的风云人物,而王传文是何许人也?其实,王传文不但有与郑海霞一样的事业和追求,而且有与郑海霞近似的身世和经历,或许,他也会有与郑海霞一样的辉煌。  相似文献   

19.
郑海霞,身高2.04米的女篮巨人。谢苗诺娃的退役,郑海霞的出现,使世界篮坛为之一惊;世界女篮第一中锋后继有人。苏联篮球界大感惋惜;谢苗诺娃的继任者不是苏联人,而是来自黄河之滨的郑海霞。有人为她开辟“空间”时间和空间,人类生存之必然。海霞那高大而健壮的身躯,需要比常人更多的空间,这在一般人的生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女篮曾 经靠着“海霞战术”称霸于世界篮 坛。然而近年来,中国女篮在世界大 赛上接连败北,1999年中国女篮竟 失去了奥运会入场券。一些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女篮跌入低谷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缺少像郑海霞那样的高大中锋。为了充实这一薄弱环节,新任国家女篮主教练宫鲁鸣将马澄清、陈晓莉、陈楠三位身高1.90米以上的高大中锋选拔到国家队。她们能否接好郑海霞的班,担起中锋这一重任?马澄清决不让大家失望 马澄清是个打篮球的优质材料,她是国家队的三朝元老,也是空军女篮独当一面的将才。在1999年全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