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活动是培养兴趣最好的载体.笔者对所教的几届学生进行过不正式的调查,有90%以上的同学希望在课上老师能够多组织一些他们感兴趣、乐于参加的活动,让他们能够在玩中学.这看似简单的话语,却一语中的,道出了学生的心声,暴露出了我们传统课堂的缺点:忽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忽视个性才能的充分发展,忽视学生的兴趣,忽视探究性,忽视社会化的需求,脱离学生的生活环境和体验.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着至上而下的改革.而在现实中,追求的仍然是成绩的最大化,而忽视了对学生心理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由于对传统教学方法驾轻就熟,相当多的课堂教学仍然是把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忽视学生全面发展。重视“教”、忽视“学”;重结论、记忆,忽视学习过程;重灌输,忽视学生主动参与;重教学活动严格划一,忽视学生创造才能和个性差异;重认知能力培养,忽视合作、交往等行为的养成。这种方法必须加以改变。  相似文献   

4.
熊燕 《当代教育论坛》2007,(22):114-115
众所周知,语言与生活是天然联系在一起的.语言离开了生活,就失去了语言存在的基础和依据.外语学习又何尝不应该如此?可是传统的英语教学,往往忽视了与生活的联系,忽视了生活情境的设置,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参与度不够,原本应该生动有趣的英语课变成了死水一潭,学生学了十几年英语,大多不能说、不能用,学习效率十分低.  相似文献   

5.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基质性要素.但在传统教学中,要么忽视"人"的存在,要么将学生作为"抽象的人".只有从"抽象学生"走向"具体个人",教师才有可能从具体的、有着丰富个性与体验的生命体的角度出发来进行学生状态的分析,从而促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真实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乐教"的必要性 (一)"乐教"是"乐学"的前提和最大外动力 在推进愉快教育的很多学校中强调学生学的愉悦感,旨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追求学生个性积极主动地和谐发展.使学生"在愉快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愉快",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如果忽略了教师"乐教"是学生"乐学"的前提,一味强调"乐学"而忽视"乐教"是片面的,也是达不到学生"乐学"目的的.  相似文献   

7.
体育新课程指出:"体育教学要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服务."而当前的体育教学比较重视身体教育和技能训练,却忽视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心理健康教育.这不仅直接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而且也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因此体育教学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旨,从"心"开始,打造"心"课堂一遵循心理效应,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北京发布,这是由国内高校近百位专家成立的历时三年的课题.研究提出教学不能只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锻炼与提升;教育不能只看重分数而忽视了学生身体健康与健全人格的塑造;教育不能只关注课堂教学而缺乏与社会的联结.心理课堂是通过在玩中发挥孩子的建设性想象力,培养孩子组织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表达能力、亲和力的学科.文章首先分析了不会玩的孩子的特点,接着阐明玩的教育意义及给孩子成长带来的力量,最后分享如何陪伴孩子玩.希望孩子能在玩中找到成长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阅读是学生学好语文的首要途径和必要工具,传统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统一的要求,划一的指导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潜能,使得阅读教学缺乏灵动与生气.<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过于强调基础知识的传授,基本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人文教育.课堂组织形式过于严密、封闭,约束了学生的思维,禁锢了学生的思想,阻碍了学生的创新,影响了学生自身的发展.因此,笔者在这里进行了"开放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