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乔鹏 《新闻采编》2007,(1):47-47
国内各地方电视台,基本每台都有一档综合国内外新闻的“综合新闻”,但是,许多观众仍有当地新闻看地方台,国际新闻看中央台的习惯。2006年初,北京电视台《晚间新闻报道》进行了改组,由原来的纯民生新闻改为综合国内外、视野开阔的综合新闻,《晚间新闻》原来定位是浏览当天大事,深入分析点评有挖掘性的新闻事件。但由于北京电视台一直没有一档综合国内外新闻事件的综合新闻,新闻中心研究后决定,对晚间新闻进行全面改版。改版后,《晚间新闻报道》已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收视群,从纯民生新闻改版为兼顾国内外新闻的全新栏目。北京电视台晚间新闻的顺利改版,为其他地方台办好综合新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丁大侃 《新闻世界》2013,(10):195-196
央视《新闻联播》改版后,在节目形态与语态上发生了新的变化,从平民视角加大社会民生类新闻内容的比重,增加了新闻现场连线以及新闻评论员机制,接地气近民生,回归了“新闻本位”,更符合新闻传播规律,观众感觉更清新,获得了更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3.
刘海涛 《声屏世界》2010,(12):16-16
从今年6月开始,江西新闻广播《新闻110》节目又迎来了一次全新的改版。与以往不同,这次改版不但幅度更大而且方向更明确.将民生和互动作为节目的核心价值进行放大.突出民生新闻和帮忙的互动性.让听众成为新闻的主体和帮忙的主角。并且让策划的理念贯穿节目始终。  相似文献   

4.
南方日报于今年5月再次改版,提出了报纸新闻由“易读”向“悦读”的跳跃性发展目标。这是继2002年提出“高度决定影响力”的报纸定位后,南方日报对改进党报新闻报道的又一次探索。南方日报此前曾作过三次较大的改版:2002年8月的改版,明晰了作为华南地区权威主流政经媒体的定位;2003年8月的改版,增加了六大行业周刊,意在培育有效的目标市场;2003年12月的改版,以做读者必读的民生新闻进军珠三角区域。  相似文献   

5.
《声屏世界》2009,(6):67-67
5月1日,江苏广播电视总台电视地面频道——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正式改版升级,栏目名称改为《零距离》。升级后的《零距离》提出“民生新闻3.0”的概念,并把民生新闻的历程大致分为三大阶段:1.0时代,  相似文献   

6.
民生新闻改版的哲学意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9年5月1日,江苏广电都市频道将《南京零距离》更名为《零距离》,由此拉开了新一轮改版热潮。自2002年元旦,《南京零距离》开播后曾经一度成为全国电视民生新闻的标杆,与这次改版相映成趣的是全国多家电视栏目的响应,央视新闻频道6月1日起增加了新主持人、变换了背景标版。  相似文献   

7.
王新友 《新闻记者》2002,(10):33-33
改版对于一份报纸来说 ,是一件大事 ,从改版策划到物力、财力、人力的动员准备 ,再到具体实施 ,过程较为复杂。在中国新闻史上 ,延安《解放日报》的改版和《人民日报》1956年的改版 ,都作为传媒史上的重要事件 ,被记上了一笔。但是随着社会变动的加剧和媒介市场的发展 ,报纸改版频率开始逐步加快 ,已经从阶段性改版向经常性改版方向发展 ,由全面改版向局部改版方向发展。对于许多报纸来说 ,改版似乎已经成了家常便饭。例如 ,《中国青年报》利用受众调查中有关阅读率的相关数据 ,为某个版面直接打分 ,可显示与评价新闻传播内容及其编排的…  相似文献   

8.
与以往任何一次改版不同,成长中的永康日报在学习多家兄弟媒体的基础上,结合本土特色,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2015年启动了新一轮的转型改版。改版后的永康日报把做强新闻作为报社的长远战略,强调更本土、更权威、更民生的新闻理念,在做深做强内容的同时,倡导新闻+服务的模式聚焦用户,积极探索具有自己特色的新闻生产路径。  相似文献   

9.
今年以来,浙报集团所属县市报为进一步夯实区域中心城市第一传媒的基础,按照舆论引导能力强、创新发展能力强、队伍保障能力强的要求,主动开展新一轮改版。通过改版,创新了新闻理念,创新了版面形态,创新了报道手法,改进了运行机制,提升了新闻策划能力。改版后,报纸新闻宣传报道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赢得了读者的普遍好评。 本期刊发瑞安日报、乐清日报、东阳日报的改版实践与探索,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0.
新华社主办的《新闻业务》、《新闻摄影》、《新闻纵横》三刊,从明年一月起合而为一,在《新闻业务》的基础上改版发行。为了搞好改版工作,我们特将本期作为改版试刊,以便听取各方面读者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罗艺 《新闻窗》2009,(2):85-86
创刊于2005年1月1目的中共南宁市委机关报《南宁日报》经过几年的探索,于2008年4月1日起全面改版。改版后的《南宁日报》坚持党性原则与市场化原则,努力达到“五个多一点”的目标——新闻性多一点、有用性多一点、民生性多一点、与政府相关多一点以及指导百姓的深度报道多一点。在版面编辑上形成“8+4”的版面风格,即前八版全部是新闻版,后四版为周刊版,本文拟对改版后的新闻版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新闻频道改版的内因和外因进行了分析,分析了新闻频道面临的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挑战。此次改版以建构新闻的人文关怀为基础,主要从频道包装、新闻立台和增强评论三方面进行并取得了很大进步。并重点从新闻立台,增强评论性新闻等方面对其进行研究,并指出新闻频道改版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3.
新年伊始,北京市重点新闻网站千龙网全新改版,新版千龙网首页在第一屏加大北京新闻的篇幅,为网民播报身边的新闻。同时增加了政务查询,区县、街道新闻,原创品牌栏目《市民留言板》也恢复上线。此次改版,千龙网提出了“看北京,上千龙”的口号,凸显地域特色。改版后的千龙网还加强了与网民的互动,“北京拍客”、“图吧”、“播客(视频分享)”都是精选网民上传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王娜 《新闻窗》2012,(3):34-35
作为地方电视台,都会打造一些自己的民生新闻栏目,以拥有大量忠诚度很高的观众群,它不仅为电视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肩负着媒体责任,代表着媒体形象。但无论多成功的栏目,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就像潮水一样,有涌起有回落。一般来说,出现这种状况,业界通用的办法就是改版,迎合市场发展推陈出新,以延长栏目的生命力。所以,近几年来,电视荧屏上涌起了?“改版热”。虽然改版推动了电视节目创新,涌现了大量的精品栏目和节目,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盲目跟风的情况,虽改版但缺乏内涵的整体提升,定位缺乏准确性,节目设置缺乏系统性。  相似文献   

15.
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的发展,走过其创办之初的辉煌期,出现目前的停滞不前,其原因在于人才匮乏、思想观念陈旧、大环境制约等内外因素。立足本土、倾听观众意见,脚踏实地对节目进行改版创新,是民生新闻突破发展瓶颈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从2008年1月1日开始.本着“新晨报,新追求,新品位”的改版理念,我们隆重推出了新的《江准晨报》。我们在内容和形式先行一步的基础上。不论是选稿取向还是版面包装,都有了质的变化。从内容上看有两大亮点:一是强调民生、强化社区新闻,包括帮办新闻、热线新闻、社会新闻等,因为2008年必将是民生年.谁抓住了民生。谁就能赢得市场。  相似文献   

17.
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是当代中国新闻史上一次勇敢的尝试。它以《致读者》为号角,从"社会变动"、"人民需求"出发阐述了改版理念,开始了"回归新闻本位"的新闻实践。在改革头版新闻、改进重大事件报道方式的基础上,积极将报纸构建为开展批评、进行自由讨论的"平台";推进了各级各地报纸的新闻改革。而在改版进程中,改革者表现出来的冷静、理智和深入探讨理论问题的勇气,同改版本身一起,为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8.
《新闻前哨》2013,(2):31-32
开播19年的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2013年第一天迎来开播以来首次大改版。新改版《焦点访谈》的时长增至17分钟,每期不再只关注一个焦点,而是关注两个乃至多个热点,并增加了新主持人。改版后的节目将坚持舆论监督特色,更贴近民生,并会强化"有深度、有锐度"的评论功能。央视的王牌新闻栏目《焦点访谈》  相似文献   

19.
理念:"时代主旋律,民生大视野" 梳理5次改版历程,理念日益明晰:体现"时代主旋律,民生大视野";打造"保持政经强势的权威主流大报";做好"出色主流新闻".为什么要改版?为什么要选择特定时期、持续地对报纸进行一次又一次"大手术"?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对党报的使命与责任、对自身发展阶段与空间等进行深入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李昌建 《传媒》2012,(7):37-38
2012年新年伊始,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旗下的两张都市类报纸《楚天都市报》与《楚天金报》为避免同质化竞争与资源内耗,开始重新定位、实现差异化发展。根据改版要求,改版后的《楚天金报》将主打"财经""情感""民生"三张牌。这其中,财经特色一直是《楚天金报》拓展个性、聚合读者向心力的利器之一。通过本次改版,《楚天金报》的财经特色被进一步强化。除了保持在证券报道、创业导航等方面的传统优势外,还特别增加了《理财》《消费》《收藏》等财经板块。在新闻写作方法上,则强调运用讲故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