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康德天文学是一门古老而充满生机的科学。说它古老,是因为天文学在中国有着悠久、辉煌的历史。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专门观测天象的天文台,最早的天文台建于夏代;元代曾经在北京建立的司天台,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天文台。我们有着令人羡慕的两千年不间断的天文记录,有着精确的历法理论。《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七年,彗星先出东方,见北方,五月见西方……  相似文献   

2.
经济学家研究人类行为.亚当·斯密 (AdamSmith)在《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中写道,"没有人见过一只狗和另一只狗进行公正而审慎的骨头交换."他宣称,"用一件东西交换另一件东西,是所有人都具备、而其他种类的动物所没有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徐曼 《发明与创新》2007,(11):43-43
继棉和亚麻质地的衣服风行之后,人们又开发出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植物面料,让我们穿上了全新的"智能"布.它们易于打理、利于环保的特点呵护了我们的幸福生活,使我们能充分享用植物的功效.穿起这样一件被赋予"环保内涵"的衣服,潜移默化中,培养了我们"自然"的审美情趣.即便面对喧嚣的人生,这些构成衣服的植物纤维都使我们心境淡然、平和,那是一种穿在身上和藏在心里的简单主义,它完全有理由吸引我们极度挑剔的眼光.  相似文献   

4.
<正>如果说汇源近17年有一点成绩的话,首先是因为我们一直在非常专心专注地做一件事。汇源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水果加工和果汁品牌这件事上,并建立了一条相对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现代企业的竞争,是产业链的竞争。我们有亚洲最大的无菌苗木繁育中心,从美国引进种子,每年培育100  相似文献   

5.
冯伟钢 《今日科苑》2007,(15):15-17
我记得哲学家康德给后人留下这么一句言简意赅的人生格言:"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人类对未知领域充满了极其强烈的求知欲,从明朝万户侯欲探索太空献出宝贵生命,到今天神五、神  相似文献   

6.
喷制的衣服     
《科学与文化》2010,(11):11-11
<正>从衣柜找出一件T恤衫穿在身上,对我们来说简单省事,不过,有些人宁愿在我们的衣服上多下点工夫,多动一动脑筋。结果呢?那就是一件非常合身的T恤衫,感觉就像是喷在身上一样,而事实也确实如此。随着一种由棉纤维制成的液体混合物的  相似文献   

7.
正1978年3月,对我来说印象极其深刻。特别是有两件事情我至今记忆犹新:第一件事情是我们"七七级"大学生新生开学的日子,一个崭新的世界在等待着我们;另一件事情是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为中国制定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奠定了基础。大会闭幕式上,时任中科院院长的郭沫若同志作  相似文献   

8.
"科学主义":一种传统的科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同志去年<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为我们剖析"科学主义"的本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科学主义"实际上是一种自然科学主义,它是一种片面的科学观它主张的"惟一科学"论源于对客观世界基本构成的形而上学歪曲;它直接违背马克思关于"一门科学"理论;在实践层面上,它导致自然科技领域的去人化或者无视人的社会倾向.  相似文献   

9.
正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而会不断地去争取生存世界和空间。首先他们会小心翼翼地穿出大气层,然后去征服整个太阳系。——现代航天学和火箭理论奠基人、苏联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德国哲学家康德  相似文献   

10.
<正>我矿机修中心担负着综采工作面支架的大量维修工作,因为没有专用设备对其上面的各种阀件进行耐压密封性能试验,无法鉴定阀件的好坏,所以每次大修支架时,阀件都是全部拆卸外委修理或新购。为了节约成本,减少外委修理费用,我们经过研究分析,设计制作出一套阀件耐压试验装置。只需要把鉴定为不完好的阀件外委修理,为矿节约了外委修理费用,降低了设备维修成本,而且该试验装置使用简单方便,支架的阀件全部试验结束后,试验装置上所有的零部件还能拆卸后继续使用在支架上,不用投入一分钱的采购成本。  相似文献   

11.
郭炜 《知识窗》2007,(1):25-25
《左传·哀公二十七年》记载:晋臣中行文子说:“君子之谋也,始、哀、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意思是:君子谋划一件事,对这件事的开始、发展、结果都要考虑到,然后向上报告;现在我对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向上报告,不是很难吗?这里“三不知”说得很明白,是始、中、终三阶段三方面都不知道。邓拓在他的《变三不知为三知》一文中,时“始、中、终”作了很详细的阐述:“‘始’,就是事物的起源、开端或创始阶段,它包括了事物发展的历史背景和萌芽状态的种种情况在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我校(醴陵二中)地处106国道旁,它是一条国家二级公路,车速很快,因此经常发生交通事故,单就去年10月份我校墙外一段就发生了好几件严重交通事故,其中有一件就发生在我的同学身上。据调查都是由于汽车超速行驶酿成。但我发现公路旁有一些限速标志,只是一些司机熟视无睹,使限速标志没有起到应有的限速作用。于是我想要是能设计一种更醒目,能有效发挥限速作用的新型限速标志那该多好呵!苍天不负有心人。一次,我乘车进醴陵城,到106国道收费站时,看见站前有一平放的路障,我突然头中一亮,想到如果在路面上画一个有立体感的平面图形,根据错视原理,照…  相似文献   

13.
十多年前,佛罗里达州的黛安娜·杜塞发现了一件怪事,它来自于一种不可思议的媒介:一块她亲手烤制的芝士三明治.当她瞪大眼睛盯着面包上一块褐色的烤痕时,一张熟悉的面孔跃入脑海.  相似文献   

14.
大学文凭似乎不值钱了!这对现在的大学生来说有一些残酷,但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这未必是一件坏事.这个时代有着这个时代的痛苦,但是它同样也有着这个时代的机遇,做好自己,就是最大的收获.所以,我们不必在大学里颓废!  相似文献   

15.
如果我们常常回忆同一件往事,那么到后来出现在我们脑海中的回忆早已不再是最初的真实记忆了,相反地,那是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加工",被完全"整容"过后的记忆。事实上,我们在进行每一次回忆时,大脑都会提取出上一次对这件事的记忆情景,而我们最初的记忆早已不见了。有人感觉不解,如果每一次我们都在回忆上一次回忆中的情节,那么我们的记忆不是应该永远不变吗?然而实际情况却比我们想  相似文献   

16.
<正>除了无梦睡眠的那段时间外,每个正常人在一天中都会处于意识状态。意识是人类每天最亲熟、最不可怀疑的实在,但又似乎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怪异的"事物",因为理解意识是一件自递归的(self-recursive)事情:我们需要意识来理解意识,我们需要有意识的体验、内省、观察、思考和实验活动来建立关于意识的理论。当我们试着理解、澄清或抓住意识时,我们就好像走在一条怪异的埃舍尔(Escher)楼梯上——  相似文献   

17.
正睡眠这件"小事儿",耗去了我们的小半生(我们人生的1/3都在睡觉)。睡眠在动物中也很常见,蝙蝠把一天内的20个小时都用来睡觉,而马似乎采用了所谓的"达芬奇睡眠法",一天内打几个盹就够了,加起来才3个小时。有些鸟类和水生哺乳动物的睡眠方式更加奇特,左右脑轮流睡觉,可以一边睡觉,一边飞翔或游弋。甚至连爬行动物、鱼类、果蝇和线虫也有对外界刺激反应降低的安静的休息阶段。睡眠是如此多姿多态,那么对于睡眠,科学界是否存在一个唯一的、通用的终极定义和  相似文献   

18.
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的星空。”的确,自人类进化以来,便开始用迷惘的双眼审视那变幻莫测、广袤无垠的苍穹星空。无论是在骄阳当空的白昼,还是在月光如镜的夜晚,人们在充满着美妙的神话和斑斓的遐想的同时,更是憧憬着一个共同的愿望:飞出地球、驰骋宇疆、  相似文献   

19.
当沉寂多年的史玉柱要还清巨人集团所欠的巨客债务的消息出来后,再加上史玉柱最近登上了2001年CCTV十大经济人物榜.曾经跌倒的民营企业重新站起来,本是件高兴的事.  相似文献   

20.
如果非得评出近代科学上最重要的两件科学仪器是什么,那就非望远镜与显微镜莫数了。望远镜的殊荣归于伽利略,而显微镜的殊荣就应该归胡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