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内江科技》2015,(7):93-94
本文以乐山高校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于乐山社区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志愿服务工作与乐山社区建设的双向积极作用,揭示高校青年志愿服务社区活动的重要性。依托高校学科专业和人才优势,以此建立相应的志愿服务平台,实现高校育人目标和基层社区建设目标同步实现。  相似文献   

2.
文章聚焦云南高校生态环境科普志愿服务工作,面向在校大学生采用问卷调查、电话访谈等方式,获取个人、组织、项目等方面的基础数据,从技术能力、项目培育、组织运营、服务保障、供需匹配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宣传教育、能力培训、组织建设、项目培育、权益保障、协同机制等方面的对策建议,有利于为广大青年大学生提供实践平台,为高校实践育人提供科学建议,为社会提供优质志愿服务。  相似文献   

3.
蔡晨笑 《科教文汇》2021,(11):43-44
大学生志愿服务具有实践育人的功能,辅导员处在思政工作的第一线,基于辅导员视角探究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育人成效意义重大。辅导员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应该扮演好活动组织者、教育示范者、思想引领者的角色,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在发挥角色职能时存在“没参与、效果弱、不总结”的问题。为此,一方面,辅导员所在高校要加强对辅导员的培训,提升其思想认识和理论知识。通过信息化管理,将辅导员从繁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在各类考核、表彰奖励中突出对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要求,对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并总结出优秀科研成果的辅导员进行奖励。另一方面,辅导员要通过勤学多练、以身作则、多措并举,发挥好自身角色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4.
培养大学生志愿精神不仅有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有助于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大量问卷调查及访谈,理清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中存在的志愿行动类型单一、专业性行动较少、缺乏深远的社会意义,以及志愿组织自身结构松散、管理效率低、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等问题。首先政府增加物质投入、高校将志愿活动纳入教学计划等方面丰富活动类型、提升志愿服务质量。其次从提高志愿组织内部人员专业素质、精心规划和安排志愿活动、建立大学生志愿组织规范的竞争机制等方面入手,提高志愿组织专业化管理的能力,有效解决志愿精神培育中遇到的问题,以帮助高校在实际的志愿精神培养工作中更具方向性与可操作性,进而构筑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之路。  相似文献   

5.
当今中国高校志愿者组织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许多问题,如招募筛选标准较主观,不重视培训、安全教育环节,缺乏应急、激励、反馈机制,监督主体不明确等。这些问题使志愿者组织管理体系的建设止步不前。文章通过调查重庆市高校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管理现状,从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分析高校志愿者组织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为高校志愿者组织管理体系的建设提出对策建议,即完善现行志愿活动人才管理体系和志愿活动资金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6.
自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后,大学生志愿者凭借自身优势逐渐成为社会青年志愿服务的主体,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但志愿活动无法形成常态化、无法持续性发展,也成为高校社团发展的瓶颈。笔者通过对甘肃省34所高校的公益类社团的各类志愿活动进行调研与分析,对高校公益社团志愿服务活动如何持续性发展提出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生奖励机制是一项复杂且至关重要的工程,尤其是对研究生的成才与培养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从建立奖励机制的原因、类型和作用等方面来探讨我国高校奖励机制对研究生成才的影响,详细介绍高校现存的奖励机制,即学术论文奖励政策、学生奖学金制度和教师激励机制等类型,为高校更好地培养研究生提供了有利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组织学生党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是高校进行学生党员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平台,是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当前学生党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激励机制、教育培训机制、组织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构建高校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工作长效机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科普服务的现状、介绍了如何立足高校资源优势组建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团队,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志愿服务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内江科技》2021,(1):114-115
大学生文化志愿服务是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对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重大。本文通过明确文化志愿服务的育人价值,并在实证的基础上分析困境因素,探索建立高校文化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1.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将管理学的理论运用到高校志愿组织的建设与管理上,对高校志愿组织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本文从管理的四大基本职能入手,逐一分析了高校志愿组织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医学高校图书馆属于社会文化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有必要参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本文分析了医学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的优势,从馆藏数字资源输出模式、馆员志愿服务模式、科普知识服务模式、"真人图书馆"服务模式、高校师生志愿服务模式、图书馆界的联盟等,探讨了医学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的模式。  相似文献   

13.
陈忠浓 《科教文汇》2010,(10):15-16
本文介绍了高校青年志愿者及志愿服务的内容,并针对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在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发展、高校德育工作的延伸这两个方面着重分析了青年志愿者行动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意识,依靠社会各界努力完成的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活动。随着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志愿服务的团队来,想要保障大学生志愿者的切身权利,需要从激励机制、法律法规、资金、经费等方面构建志愿服务的保障体系,从而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更深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高校青年志愿者及志愿服务的内容,并针对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在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发展、高校德育工作的延伸这两个方面着重分析了青年志愿者行动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是青年参与社会建设的一种重要途径。基于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麦当劳化”的主要特征及形成原因,为大学生高质量开展志愿服务提出建议。研究发现,大学生志愿服务呈现追求简化、可预测、可控制及可计算的“麦当劳化”特征,主要是由于大学生志愿组织缺乏专业培训、志愿模式固化。可以通过促进志愿服务与需求精准对接、建立以服务对象为主的评估体系、采用创新和与时俱新的志愿服务模式,来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16,(7)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志愿服务活动也成为当今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这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将着力阐释高校志愿者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参与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是各高校的普遍情况,本文以南京特师图书馆志愿服务为例,分析高校图书馆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志愿者的定义,分析了国内图书馆志愿者服务机制的现状,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志愿者活动主要内容及高校图书馆志愿者服务机制的主要思路,从招募、培训、激励机制、终止及建立志愿者服务长效机制五个方面对图书馆志愿者的管理进行改进,以确保图书馆志愿工作持续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20.
志愿者活动是高校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生动的实践。在志愿活动过程中,我们应该加强志愿服务的组织建设,建立"志愿者信息库",并对志愿者开展适时的培训,提高志愿者在志愿活动中的自主能力。同时,注重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为志愿活动提供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