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针对我国半导体产业形成的产业链企业,使用两阶段网络DEA测度产业链企业的创新效率,以产业链企业协同创新指标为核心解释变量构建回归模型,探究半导体产业链企业协同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半导体产业链企业当中,协同创新网络联结强度与企业创新效率负相关,协同创新网络联结强度对企业整体创新效率的正向影响还未发挥出来;产业链企业技术创新阶段效率低于产品创新阶段效率,且企业间联合专利申请数量偏少,产业链企业协同创新主动性偏低;产业链企业协同创新能够有效缓解高技术产业中技术知识外溢,保护创新企业先行优势;从创新两阶段来看,产业链企业协同创新网络联结强度分别与企业技术创新阶段效率、产品创新阶段效率呈倒U型、正U型关系。  相似文献   

2.
兰新萍  龙如银 《资源科学》2010,32(9):1698-1703
煤炭城市共生产业链是否稳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根据国内学者应用合作博弈中Shapley值对共生产业链稳定性的相关分析,综合有关微观经济学理论可知产品价格对链内企业经济收益影响最大,进而影响共生产业链稳定。"链内产品价格联盟"的存在符合共生产业链的企业链内合作、链外竞争的特点,为了探究此价格联盟是否存在及其影响因素,假设产品的链内外价格存在一定差距,应用产品的链外价格等于链内价格与链内外差价之和的价格结构,以煤炭城市横线耦合共生产业链中最具代表性的和共栖互利型的煤矸石—火电共生产业链为例,构建煤炭企业和火电企业的产品价格博弈模型,通过博弈均衡解的分析得到共生产业链产品定价特点、价格差存在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方式等结果。在上述分析基础之上针对共生产业链产品定价得出了链内价格只与链内企业相关、价格差是否存在受链内外企业共同影响的结论,提出了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将更有助于企业获利从而稳定共生产业链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各主体的需求分析,集成CIM与区块链、VR等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基于CIM+的装配式建筑产业链运行管理平台,并对政府及装配式建筑产业链核心主体提出平台参与及协同运行建议.CIM+平台的建设对装配式建筑市场激活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对提高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的业务协同和资源配置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的28家国家高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熵值法和随机前沿生产模型测算高新区的创新效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平均创新效率分别为最高、次高,创新效率变化大致呈"W"型波动上升趋势,京津冀城市群国家高新区平均创新效率最低,创新效率变化大致呈"U"型下降趋势;三大城市群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表现出较大的内部差距,但差距呈现缩小趋势.创新主体、企业规模、利润规模、劳动者素质、对外开放五大因素对国家高新区的创新效率都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瓮福磷化工产业集团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全球价值链和技术链下,我国资源型企业在引进国外成熟技术建立起产业链的基础上,通过在产业活动过程中使用、学习和消化引进技术,形成产业的技术链.随着产业发展对技术的进一步需求,企业掌握和模仿引进技术,创新出本土化的技术,推动产业链不断升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我国资源型产业链升级必须以产业技术链的升级和延伸为支撑,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竞争力,在全球价值链中顺着价值阶梯逐步提升.  相似文献   

6.
对产业链的研究主要集中定性研究,定量研究较少.本文在对产业链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应用产业链发展测度方法,基于全国30个省市2002和2007年的样本数据,对产业链发展进行定量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资本、技术、市场化、区位和外商直接投资等因素影响产业链发展.本文最后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产业链的理论溯源,明晰产业链安全稳定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从研究全球产业链回流化、外流化、多元化、区域化的发展趋势入手,指出我国产业链发展存在的科技风险,包括传统产业领域产业链完整性遭遇较大挑战,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产业链“卡脖子”问题凸显、价值链的层级有待提升等,并认为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大环境下,有必要从稳链、补链、强链、控链等视角出发,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强化东中西部产业创新协同;培育产业生态掌控型企业;与西方国家建立和而不同的非对称威慑技术能力体系,形成时刻保有的产业链反制能力,在若干领域形成控制性优势和反制力量等。  相似文献   

8.
产业链的产品升级是指链上的企业进入更加高端、精密的产品生产线,生产具有更高附加值的产品.本文从配套产业链角度出发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配套产业链产品升级的影响,首先界定了产品升级的主要形式,围绕产品升级的外在形式构建了配套产业链产品升级的理论模型,其次运用中国本土企业的整体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通过江苏省的配套产业链调查验证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产品升级发挥的积极作用,描述了产品升级的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制造业不仅拥有比较完整的产业链,而且拥有较为系统全面的创新链和合理雄厚的资金链。但在制造业的产业链、创新链和资金链(以下简称“三链”)耦合上存在资源配置错位、结构不对称、衔接不流畅等问题,致使山东省制造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锲合度不高、科技成果产业化效率低、创新研发投入不高等问题。文章构建山东省制造业“三链”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制造业“三链”的水平和耦合协调度,利用灰色关联度模型探究影响制造业“三链”耦合协调度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发现:2012—2018年山东省制造业“三链”耦合协调度值逐渐上升,但在2019年明显回落;总体上看,“三链”耦合协调水平处于磨合阶段,但16个城市的耦合协调水平分布并不均衡,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特征。  相似文献   

10.
在构建有色金属生态低碳产业链网的基础上,从链网运行的视角,通过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低碳化,有色金属冶炼加工节点的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低碳化,在有色金属生态产业链网内部采取集成化管理模式,包括物质、能量、水、技术和信息的集成化,而在链网外部,采取协同化供应链管理,使链网生态低碳运行,实现有色金属产业生态化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11.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以下简称“四链”)深度融合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其本质是降低创新要素跨组织边界流动时遇到的各类壁垒,提升配置效率,更好发挥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增强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文章在系统分析我国“四链”融合问题基础上,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推动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化布局和系统性落实;(2)探索建设“大科技中介机构”,构建符合创新规律的议事决策机制和市场化定价机制;(3)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细则制定,明确责权利边界;(4)围绕产业链和创新链发展需求,前瞻性部署建设人才链;(5)强化财税政策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6)加强应用场景创新,助力提高国产新技术、新产品的市场接受度。  相似文献   

12.
技术链、产业链和技术创新链:理论分析与政策含义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林淼  苏竣  张雅娴  陈玲 《科学学研究》2001,19(4):28-31,36
本文从资源配置的视角 ,分析了科技成果产业化中的综合资源供给—需求关系 ,指出技术链、产业链和技术创新链三者之间存在的结构性失衡是导致科技成果转化不畅的根本原因 ,由此构造了三类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基本模式与途径 ,并着重阐述了其中的战略技术联盟模式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presents some analytical relations which may help in developing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cs of roller-sprocket impact. Various relative impact velocities are derived. These velocities may be used in impact energy relations for determining limiting sprocket speeds on the basis of roller breakage, noise, heating, and sprocket wear. Some experimental data on roller breakage are presented and used to illustrate a method of organizing data. Impact energy using a certain velocity correlates to some extent with roller breakage.  相似文献   

14.
15.
价值链会计框架下的价值链基础预算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价值链会计是一个以价值链为载体、以实时控制为核心、融传统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于一体的新兴的会计研究领域。本文在价值链会计的框架下提出了基于价值链的预算管理构想,并阐述了价值链基础预算管理具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论供应链协同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陆杉 《科技与管理》2008,10(6):36-38
识别供应链协同并进行合理的整合是供应链运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在分析协同效应概念的基础上,从有形协同与无形协同两个方面探讨供应链协同机会的识别,从而揭示供应链管理协同行为与竞争优势,并由此提出实现供应链协同效应的应培植以知识共享为基础的企业文化、建立信任机制、完善供应链集成化协同管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7.
18.
文化产业链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志标 《科学学研究》2007,25(2):245-249
分析产业链与价值链之间的不同,较为全面地介绍文化产业的概念;提出文化产业链设计所应遵循的几个原则,即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培育优势文化产业,塑造文化品牌,适当积聚,发挥聚集效应,重视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观念创新,做好定位,将合理开发与有效保护结合起来;通过一个实际的文化产业链设计的案例,从文化旅游、会展、传统工艺品、宋代民间娱乐、演出5个方面构建开封市文化产业链体系。  相似文献   

19.
构建协同的供应链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供应链管理已成为目前企业重要的管理模式,供应链的协同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给出供应链企业协同类型的基础上,分析了供应链企业协同的功能作用及支持供应链企业协同的体系,为供应链企业和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Inter-organizational Systems (IOS) are network-enabled information systems that extend boundaries of an organization. There is a growing interest among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 to understand how the use of IOS enhances firm performance. In this study, we examine how IOS use impacts an organization’s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CM) capabilities and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Drawing on the resource-based view theory, we examine two mechanisms that are essential for enhanced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a) efficient IOS external utilization regarding its networked partners and (b) the maximization of IOS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Using data from 193 respondents from various manufacturers and distributors of fast-moving consumer goods, we confirm all the hypotheses posited in the research model.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dual effect of IOS use in improving operational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SCM capabilities, and the mediating role of SCM capabilities. We discuss contributions of the study to research and pract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