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要把对青少年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同切实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有机结合起来,真正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和基本的道德情感,让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学校成为强音,在广大青少年学生心中扎根。下面笔者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就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谈谈做法与体会。一、扎实实施“和谐心理健康育人环境”课题,力促德育工作不断取得针对性1.开发“心灵导语”,陶冶学生性情。环境可以陶冶人的心灵。我校设置了校园绿化带、板报园、名人画像、文化长廊、名言警句橱窗、校园广播、心灵驿站等,积…  相似文献   

2.
在无根的心灵漂泊时代,青少年普遍遭遇了人生问题,表现出对人生意义、生存状况的群体性困惑、迷茫、苦闷与焦虑,表现为一种"无根的存在状态"。这种无根的存在状态本质上源于三类相互叠加的动因,即心灵层面的良知缺失、现实层面的存在感缺失以及理想层面的意义感缺失,这对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此,需要致良知以恢复青少年的心灵秩序;开展基于人生实践的德育以找回青少年的存在感;融入家国情怀铸就青少年坚实的精神根基,使青少年把自己的成长与祖国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帮助青少年解决人生问题。  相似文献   

3.
研究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对我们更好地走入他们的心灵世界,有效地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对广州市的高中、职高、职中学生的偶像崇拜现象做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调查研究,对其主要特点、偶像教育环境及其环境期望作了归纳与相关性分析,藉此对青少年教育策略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伴着两会的春风,4月18日下午,哈尔滨市教育局召开了"传奥运精神,扬华夏美德,文明礼仪伴我行"哈尔滨市文明青少年标兵事迹报告会。会上来自78中学曾鑫、松北中学刘欣等7位市文明青少年标兵代表讲述了他们崇高的心灵追求和做人的向往,使与会的全市学生代表近距离地接受了一次生动的心灵品格教育。2007年荣获市文明青少年标兵的同学共115名;荣获市文明青少年  相似文献   

5.
班主任首要的任务是塑造青少年美好的心灵,让青少年“成人”。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任务首先是了解孩子,而为了了解孩子,就应该不断地观察、研究。不了解孩子,不深刻注意发生在他们内心深处的复杂活动,我们的教育就是盲目的,因此也就是没有意义的。要成为学生雪中送炭的帮助者,心灵创伤的医治者。必须走进学生的心灵。”有人说: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必须关注青少年的生活世界,突出青少年的主体地位,亲近青少年的心灵.才能具有针对性,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7.
当代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对我们更好地走入他们的心灵世界,有效地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对广州市的高中、职高、职中学生的偶像崇拜现象做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调查研究,对其主要特点、偶像教育环境及其环境期望作了归纳与相关性分析,藉此对青少年教育策略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心理教育的眼光来研究一下青少年的心理教育与自我意识和情感发展方面的主要问题,对自我意识和情感的基本内涵进行了分析研究,在青少年的心灵世界做了一次“旅行和探索”,并提出了相应的科学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9.
音乐教育是以其独特的音乐情感艺术为教育手段,通过音乐学习对青少年学生潜移默化的进行情感教育,陶冶青少年学生美好情操,启迪美丽心灵,提升道德准则,树立革命意志。  相似文献   

10.
历史教学要注重运用形象思维、渗透情感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实现青少年和历史老人的对话,让历史走进学生心灵。  相似文献   

11.
健全人格教育与学生心理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全人格是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对心理健康发展具有本质促进作用。健全人格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健全人格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需运用心理教育、心理训练、心理建构等途径,施行着眼于心灵改造和品格建塑的健全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12.
塑造青少年一代的美好心灵,把他们培养成为“四有”新人,(?)程。它不是单向的教育,而是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的多向教育。近年来,(?)街对“三结合”教育作了有益的探索。他们在抓好青少年的社会教育、指导与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等方面做了大最深入细致的工作,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论青少年人格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青少年人格教育湖北省荆州师范专科学校吴锡改一人格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心灵改造和品格建塑的教育,是教育者针对青少年素质现状,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心理教育、心理训练、心理建构等方式与方法,对青少年施加影响,促其人格系统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重视青少年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14.
季丽芳 《考试周刊》2011,(59):56-57
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培养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曾说:“凡是美都必须经过心灵的创造。”青少年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也必须经过青少年学生自我的“心灵创造”。  相似文献   

15.
恋人说,真情是含情脉脉地观望,无微不至的关怀;科学家说,真情是全身心地投入,废寝忘食的工作;而我认为,真情是无私的教育,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心灵是美丽的雕塑。班主任首要的任务是塑造青少年美好的心灵,让青少年“成人”,为了出色地完成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成为真正的教育者,班主任必须拥有“一片冰心在玉壶”式的真情,走近学生,关爱学生,聆听他们的心声,构筑教育生命发展的平台。  相似文献   

16.
恋人说,真情是含情脉脉地观望,无微不至的关怀;科学家说,真情是全身心地投入,废寝忘食的工作;而我认为,真情是无私的教育,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心灵是美丽的雕塑。班主任首要的任务是塑造青少年美好的心灵,让青少年“成人”,为了出色地完成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成为真正的教育者,班主任必须拥有“一片冰心在玉壶”式的真情,走近学生,关爱学生,聆听他们的心声,构筑教育生命发展的平台。  相似文献   

17.
男性女性化、女性男性化、青少年中性化等性别角色模糊甚至是混乱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愈演愈烈的青少年性别角色模糊的现象反映出我国青少年性别教育的缺失。反思一下我们除了智育之外的其他教育,如何把学生培养得身心健全。拥有完整的心灵远比高分高能但人格残缺要重要的多!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因此对小学生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他们的健康成长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的目标。只有身心全面发展的青少年才能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能够采取各种措施来强壮他的身体。对于健康的身体,我们有相应的标准来衡量,我们能够看得见、摸得着。但是,心灵的健康成长却没有客观的标准来衡量,因此,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就变得非常必要,而在学校教育中除了相应的思想道德教育之外,各门学科的课堂教学同样承担着学生心灵教育的责任,尤其是语文科目的教学更应该担负起学生心灵教育的重担。然而,在语文教学中,除了利用课文所包含的深刻内涵来对学生进行心灵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之外,语文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写作教学对学生进行心灵教育,促进学生心灵的健康成长,其中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就是重视对学生的日记教育。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指针。广大青少年是树立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点。中学班级作为青少年学习和生活的主要载体,对引导青少年树立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一、班级管理的导向作用,决定了管理者必须要树立荣辱观教育长期抓的思想班级管理最重要的是启迪心灵,教育青少年如何做人。而荣辱观教育是教育青少年如何做人的重要内容。这是班级管理承载的特殊功能与属性决定的。一是青少年的个体属性。这个阶段是一个人体格的发育、成长阶段,是成人前的必经阶段。本阶…  相似文献   

20.
科学带有一种教育性质的影响,作用于人的心灵,对心灵的影响不失其锐利。从思想政治《经济生活》(必修1)角度对青少年开展科学教育,从经济生活五大观点开展科学教育,分别是树立科学消费观、树立科学金钱观、树立科学理财观、树立科学就业观、树立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