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高"种子"教师研修质量,必须贯彻"从实践中来,再回到实践中去"的研修理念;必须注重研修参与教师学科业务能力、校本研修能力的提升及"种子"意识的养育;课程设置应聚焦问题,有效促进教师教学方面的专业成长,培育他们引领学校教师从事校本研修的基本素养;研修组织形式应贴近教学实际,给予"种子"教师实习引领的机会;研修应以学科业务能力及校本研修能力为基本评价内容。  相似文献   

2.
“国培计划”置换脱产研修项目采用集中研修和“影子教师”相结合的方式。“影子教师”是教师培训方式的重大创新,具有实践性、研究性、自主性和互助性。采用“带课”研修、“带研”研修、“带学”研修、“带资”研修的策略,实现院校集中研修与名师跟班研修、与岗位课题研究/校本行动研究、与远程跟踪指导相结合,有利于促进“影子教师”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3.
职初教师的培养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江苏省张家港市福前实验小学开展了立足实情、按需而行的校本研修,不断追问、审视、探究教育的真问题和新方向,组建“三星教师”成长营,让职初教师“全员、全程、全科”参与校本研修活动,调动了教师参与研修的积极性,成为教师成长的“杠杆”和教育质量提高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教师[2011]1号】指出:要“建立和完善校本研修制度,加强校本研修的指导和管理,促进校本研修与教研活动相结合,远程教育与校本研修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提高校本研修的质量和水平。”经过调研,笔者发现,校本研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校本研修形式化、随意化、狭义化和单一化,部分学校还没有弄清楚校本研修与集体备课的差别,没有让教师体验到通过校本研修可以成为研究者的快乐。当前,如何让教师更加关注自身专业成长,掌握校本研修的基本策略与方法,聚焦课堂教学实践,进而促进学校成为学习型组织,使校本研修真正实现“由形式建设到内涵建设”,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5.
“研修一体”是现代教育体系下一种新型的培养教师的制度。建立科学的教师研修组织制度、管理制度和评价激励制度,采用研修员优先发展、区域联动、专家主导、网络研修、科研先导、校本导引等研修运行策略,是“研修一体”制度得以顺利进行并取得实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校本研修实践是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的重要形式。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校本研修低效的深层原因可归结为:一是学校管理者缺乏教育信息化意识,不遵循教师学习和专业成长规律,没有建立与教师校本研修培训相一致的体制机制;二是教师校本研修脱离学校信息化教学现状、脱离课堂教学,忽视信息化教学成果的萃取;三是学校忽视本校教师和学科团队教研作用发挥,缺乏对团队和教研有效评价考核。实施提升工程2.0校本研修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重点突出、深度研修,要强化校本研修教师共同体形成和作用发挥,要聚焦课堂实践提质增效,要构建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一致的模块化培训实施流程。  相似文献   

7.
教师校本“读·思·行”研修指校内组织的以教师为主体的阅读、思考与实践联结的一种教师研究与修习活动。教师校本“读·思·行”研修以校为本、以教师为主体,读书、思考与实践联结,教师在研修中共思、共情、共成长。教师校本“读·思·行”研修可相对划分为多种类型,主要有:学习成长型、研究探索型、学科教研型、教学改革型、文化变革型和人生体验型,每种类型由不同的目的与需求确定。  相似文献   

8.
教师校本研修是落实“强师计划”、深化培训精准改革的重要着力点。本文对新时代北京市教师校本研修政策进行探讨,从学习科学的社会文化与情境视角分析了教师校本研修的理论基础。基于北京市特级教师推进校本研修工作的行动举措,文章分析了校本研修的实施策略:一是基于教师生涯发展,完善分层分类的校本研修体系;二是积极回应新课程改革与“双减”政策要求,校本研修致力于解决实践问题;三是建构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为教师发展创设良好的组织文化氛围;四是发挥特级教师等教师领导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集团校与区域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9.
职业本科院校是培养技术型、实践型和专业型人才的重要基地,职业本科院校教师专业素质以及教学能力会对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产生决定性影响。教师专业发展又与教师专业素质、教学能力等呈明显正相关关系,因此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职业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工作。校本研修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为了满足新时代职业本科院校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应当及时创新职业本科院校校本研修模式,确保教师可以朝着“三师合一”的方向发展,更好地承担起专业教学、企业实践以及社会培训等职责。文章以引领职业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三师合一”的校本研修为研究对象,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和结合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当前职业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分析了“三师合一”引领职业本科院校教师校本研修的重要性,最后从校本研修管理制度的完善、校本研修通道的构建、研修主体的凸显以及回归教师专业发展本位等入手提出“三师合一”引领职业本科院校教师校本研修的具体策略,期望可以为相关工作的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校本研修的重要视角之一在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然而,我们却常常听到这样一些感慨:比如校本研修不能彰显教师的个性,研讨的专题没有系列、没有深度,成长的路上缺乏榜样与集体的力量,研修总是正襟危坐、没有"习惯成自然"……校本研修成了很多老师的"负担"和"包袱"。试想,一线教师把最多的时间和心力都倾注在了一节一节的课堂上,如果不能在课堂这个"第一场所"找寻到愉悦、尊严和成功感,又如何去萌生内在的专业发展自觉呢?  相似文献   

11.
校本研修要教师表面应付性地“参与”很容易,但要教师怀着一种激情来真正地参与不容易。 要使校本研修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就不能哗众取宠、搞花架子,要求真、要务实。[编按]  相似文献   

12.
2006年3月,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下发了《关于加强校本研修工作的意见》,从而确立了校本研修在全区教师教育工作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中的策略地位。同年8月由张店区教师进修学校王德军校长主持申报的“区域推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策略的研究与实践”,被列为山东省“十一五”教育科学重点课题。为了全面了解全区各学校校本研修工作的进展状况以及教师专业发展情况,为课题研究搜集研究素材、提供研究思路,我们设计了此次问卷调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教师培训的“重心下移”后,校本研修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2006年7月出台的《上海市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在规定的“240”、“540”培训中,校级培训的学时比例应高于50%,并提出区域推进校本研修制度创新计划。  相似文献   

14.
胡银弟 《辅导员》2009,(13):110-111
校本研修是学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最基础、最普通、最有效的做法。校本研修,不是教师个人的“自娱白乐”,也不是学校的“墨守成规”,而是研究教师专业发展课题的有效举措。教师的发展、成长有着客观的规律,校本研修就是探索教师成长规律的重要实践。多年来,我校开展的校本研修作如下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5.
庄河地域广阔,农村学校相对分散,校本研修时因缺少同学科的同伴不能有效互助,教师很难得到高质量专业引领。进入“十二五”,大连市及时推出“大连市中小学(幼儿园)校本研修互助培训网及基地校”活动。我们按照学院的部署,创造性地组织校本研修互助网活动,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回首十年,教师教育下移学校,已然形成颇具特色的研修体系,已经融入上海教师的职业生活;面向“十二五”,校本研修植根学科,拐向学科教师教育,是必然的趋势和选择。  相似文献   

17.
在国家课程改革、上海“二期课改”全面推进的大背景下,校本研修被公认为是一项能够顺利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措施。对教师和学校而言,最有效的校本研修制度是一种立足教研组的新的教学研究制度,即“教研组层面的校本研修”。2004年10月,我校建立了“教研组层面的校本研修”项目工作站,期望通过建站的形式将几位教研组长集中起来进行项目研究,提高我校教研组的校本研修水平,以达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校本研修是“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质量,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的重要路径之一。以“项目化学习”校本研修为例,学校可以从“课题、课程、课堂”三模块出发,整体设计校本研修的新路径。这样的教研活动能够让教师获得专业的成长。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在传统的校本培训基础上,提出“互联网+工作坊”教师研修的新模式,旨在帮助教师突破传统培训在时间、空间、人力、物力等方面的限制,以互联网为背景,开展以工作坊为载体的教师研修活动。教师们通过名师工作室、专题学习QQ群、浙江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等,以个人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等途径参与丰富的研修活动,并借助“浙江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浙江微课网”等优质数字资源,有效地提升教师的学习、反思、合作、科研等能力,促进自身专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了充分发挥校本研修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乌鲁木齐市第22小学与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教师培训学院全面协作,开展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修模式"课题的研究,探索出"六段互动"研修模式及其理论体系。在立足校本的研修实践中,有效调动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