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及广播本身的变革是催生广播原创情景喜剧《阿亮的烦恼生活》的土壤,我们在分析、评价、探讨这个节目的意义的时候,应该运用变化的眼光和多元化的标准,而不能再强调传统的评价标准。《阿亮的烦恼生活》的平民化、大众化、低成本化的特点应该会是今后相当一部分娱乐节目的发展趋势,甚至对今后广播剧的创作、制作都会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广播电视集团城市之声和本刊5月24日在北京联合举办广播情景喜剧——《阿亮的烦恼生活》学术理论研讨会。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副会长张振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王明华、浙江广电集团副总编辑施泉明、浙江广电集团编委会委员巫金龙等有关领导和中国传媒大学等有关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他们认为,生活气息浓厚,内容贴近受众,生活的艺术化、艺术的生活化是《阿亮的烦恼生活》节目生存发展之本。节目叙事主体的平民取向和内容关照的现实取向,不仅是它赢得听众的一个重要支点,而且也是赢得源源不断新题材的重要保障。研讨会上,大家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探讨和分析了《阿亮的烦恼生活》节目的成功经验以及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理念。本期“特别策划”刊登研讨会的发言辑录,供大家研究。  相似文献   

3.
在一个大众娱乐时代中,广播可以有怎样的独特表达呢?广播如何生产出真正符合大众欣赏口味的娱乐产品?从这个角度来说,浙江电台城市之声生产的系列广播原创情景喜剧《阿亮的烦恼生活》,是一次符合时代特质的先锋探索。开播于2003年1月的系列广播原创情景喜剧《阿亮的烦恼生活》,  相似文献   

4.
《阿亮的烦恼生活》最有价值的是它对广播剧传统形式的叛逆和颠覆。它打破了广播剧的编剧、导演、演播、配乐、音效等等分工的生产模式和生产程序,两三个主创人员的即兴创作方式把所有分工和程序一勺烩了,给听惯了传统广播节目的人以强烈的听觉冲击力。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广播电视集团和中国广播杂志社召开广播情景喜剧《阿亮的烦恼生活》的学术理论研讨会,研判该剧的创新特点、意义及今后的发展走势,很有必要。一个节目播出四年,近九百期,创作者的苦辣酸甜白不必说,更宝贵的是在节目创新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这对整个广播界的节目创新也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阿亮的烦恼生活》以其富有喜剧特征的娱乐风格和关注天下事、百姓事、寻常事的平民视角,孜孜不倦地发掘和搜索社会生活热点,发挥广播喜剧在娱乐和幽默中的批判特色,坦荡自如地嬉笑怒骂,在“温柔”的休闲氛围中抨击时弊,在“搞笑”中令人感悟,听众爱听、网友热评,影响力日益增大。  相似文献   

7.
高跃丽 《新闻爱好者》2011,(14):140-141
新写实小说是继文化寻根小说、先锋小说之后,在当时的文坛上产生较大影响力的小说创作流派。其最大的阅读魅力在于用客观的笔法表现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你我他一样的人物,还原生活的原始风貌和原生质态,也就是"不篡改生活",只做"拼版工作"但肯定"不动剪刀"。①池莉1987年发表于《上海文学》的短篇小说《烦恼人生》便是这方面的典范文本。这篇小说在当时引起轰动的关键在于它的求真性,即在文本中表现出生活"纯态事实"②。然而,同样是写当今世界中人们在世的状态,池莉在散文《真实的日子》中对于真实的呈现却与《烦恼人生》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8.
新写实小说是继文化寻根小说、先锋小说之后,在当时的文坛上产生较大影响力的小说创作流派。其最大的阅读魅力在于用客观的笔法表现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你我他一样的人物,还原生活的原始风貌和原生质态,也就是"不篡改生活",只做"拼版工作"但肯定"不动剪刀"。①池莉1987年发表于《上海文学》的短篇小说《烦恼人生》便是这方面的典范文本。这篇小说在当时引起轰动的关键在于它的求真性,即在文本中表现出生活"纯态事实"②。然而,同样是写当今世界中人们在世的状态,池莉在散文《真实的日子》中对于真实的呈现却与《烦恼人生》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9.
关玲 《中国广播》2007,(5):13-14
初听《阿亮的烦恼生活》是在2004年第一届广播娱乐节目大赛上,当时觉得这个栏目幽默风趣,而且很贴近生活,确实是一个好栏目,但仅此而已。三年后再听这个栏目,真的很吃惊。首先,它居然生存了四年。在如今变化比计划快的年代,能够长时间生存和运营的节目真的很不易。其次,这个栏目现在已经有了成熟的制作和经营理念,  相似文献   

10.
罗维扬 《出版史料》2012,(4):107-108
1988年8月15日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编印的《简报》上,刊登了我致中国作家协会《关于建立通俗文学创作委员会的建议》的一封信,这个建议的第四条包括“出版《通俗文学评论》”;  相似文献   

11.
杜昊 《图书馆杂志》2023,(9):I0016-I0018
《我那些成长的烦恼》是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梁晓声先生为少年读者创作的一部自传体成长小说,梁晓声用纪实的方式,细腻的笔端,朴素真挚的文字讲述了从儿童到少年这段时期“成长的烦恼”,字里行间传递着人世间相以沫的温情,撼动着人心。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一曲《洗衣歌》使罗念一的名字亮起来。作曲家罗念一则说,是新闻媒体使他的《洗衣歌》从雪域高原唱响了北京,随后又通过电波传遍了全国。罗念一在回忆着60年代中期,全国的舞台上表演和广播电台反复播放《洗衣歌》的音乐时,仍沉浸在一种对往昔美好岁月的深切怀念中。这位作曲家,在谈到与新闻的关系时,不胜感慨地说,新闻如同我的亲兄弟,也似我创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伴旅。我能创作出大家喜爱的歌曲,除了我46年的西藏生活和雪域高原赐予我创作灵感外,是新闻使我的歌传唱开来。那时,新闻传媒远没有这么发展快,也没有这么…  相似文献   

13.
冯小刚执导过一部电视剧,片名挺怪,叫《一地鸡毛》。叙述的是通常人们称之为“单位”的那个地方,大小职员都没完没了地遭遇着鸡零狗碎的烦恼。剧本是作家刘震云根据自己创作的《一地鸡毛》和《单位》两部小说掺和在一块改编的。 起初,我对这个怪里怪气的片名极不感冒,觉得莫名其妙。看过片子后,脑袋里残留下一堆似曾相识的破事儿,猛然发现,片名反倒贴切得活灵活现,甚……  相似文献   

14.
2015年9月,由话剧改编的同名电影《夏洛特烦恼》上映.与相对小众的话剧艺术相比,电影艺术的大众性、流行性和商业性给予电影主创团队以巨大的口碑传播效应和商业利益.当前,越来越多的艺术类型与媒介产生融合,这对于艺术本体的创作、艺术介入公众生活的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沈德符《野获编》“四六”条叙述了明嘉靖至万历这一历史时期骈文创作的流变,包含了极为丰富的明代骈文创作内容.本文对这条资料进行笺证,再现了明嘉靖至万历这一历史时期骈文创作的大致情形,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自清代以来人们对明代骈文的看法.因此,我们认为:沈德符《野获编》“四六”条这条资料对研究明代骈文发展史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国青年报3月21日套红印刷的《生活导刊》,以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内容吸引了我。然而打开第四版和第五版,不禁大失所望:本来《祝您健康》和《品书》专栏更令人感兴趣,谁知这两版套红印刷的十条标题,竟有九条印  相似文献   

17.
中国青年报3月21日套红印刷的《生活导刊》,以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内容吸引了我。然而打开第四版和第五版,不禁大失所望:本来《祝您健康》和《品书》专栏更令人感兴趣,谁知这两版套红印刷的十条标题,竟有九条印  相似文献   

18.
中央电视台经济类的栏目《经济半小时》、《经济信息联播》过去都是名牌节目,很受社会关注,也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现在又办了《生活》栏目,我感到好像是《经济半小时》的补充和拓展,把经济宣传总体上又向前推进了一步.我感觉节目的选题比较适当.现在国家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来开展工作,我们宣传也要抓住这个中心.《生活》栏目在这一点抓得很准、很紧,紧紧围绕经济建设来做文章,这是我们《生活》栏目的主要任务。《生活》栏目就是为广大老百姓服务的,百姓的衣食住行,涉及到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这方面讲,《生活》栏目还有…  相似文献   

19.
梦华 《新闻天地》2008,(1):25-27
海霞,从主持《早间新闻》、《晚间新闻》、《滚动新闻》一直到担任《现在播报》的女主播,10多年来,她一直在新闻事业中奉献着自己,不管工作和生活中遇到怎样的波折与不快,每当直播红灯亮起,她总会将烦恼抛弃一旁,给观众一个神采奕奕的笑脸!  相似文献   

20.
李强 《视听界》2014,(3):127-127
这三件作品选题不同,气韵迥异,却拥有共同的制胜法宝:创新。4月底,江苏广播文艺奖和外宣彩虹奖先后揭晓,由江苏广播创作的三件作品《感恩2013——江苏音乐台明星DJ演唱会》、《90后的民国书写》和《诗经可以这样唱》分别获得综艺晚会类、文学类和外宣文艺类一等奖,给2013年的精品创作画上完美的句号。这三件作品选题不同,气韵迥异,却拥有共同的制胜法宝: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