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学术型历史课堂即采取一定的史学研究方法研读史料,在体验和感悟历史真谛中培养学生史学素养的课堂。徐蓝教授认为,"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历史解释是以时空观念、史料证据和历史理解为支撑和基础的,是认识历史和学好历史的关键……是诸素养中对历史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的要求,也是学生形成自己对历史的看法的主要体现"[1]。学术型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让"历史解释"素养落地且具有可操作性,笔者认为应从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放在特定时空框架中、以可信的史料为基础、以家国情怀为价值取向四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相似文献   

2.
有效的外语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学术素养的培养。新的教学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为外语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可能。"依托项目—翻转混合课堂"模式,整合了项目教学法和翻转课堂的优势,适合以培养学术素养为重点的研究生外语教学。这种创新模式对于研究生专业知识的积累、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信息素养、学术交流能力和学术诚信等素养的提升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3.
历史课程贯彻的最重要的教育理念就是立德树人。学术型历史课堂在唯物史观指导下,以史实、史料和史感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现实意识、证据意识、问题意识等。学术型历史课堂的有效实施有利于逐步提升学生的史学素养。在教学实践中,学术型历史课堂要以教学立意为方向,以史实逻辑为主线,以史料为载体,激发学生的热情,体现教师的教学特点。  相似文献   

4.
历史学术情境是高中历史学科属性的重要体现,也是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主要原则。基于课程标准相关阐述旨归,明晰学术情境功能地位和归纳高考学术情境试题考查类型,洞悉命题规律,通过丰厚教师学术修养、丰实学生学术素养、丰满课堂学术训练以及丰润批判性思维意识等四维路径,达成以历史学术情境教学滋养核心素养培育目标。  相似文献   

5.
初中数学学术课堂是站在“学术”的角度定义的一种课堂模式,是利用数学学科的思想方法和核心内容,达成提升学生数学知识、能力和数学素养等课程目标的一种途径.初中数学学术课堂是创生性的课堂,是数学学术素养浓郁的课堂,是充实着数学思想方法、逻辑推演、创新和发现的课堂.  相似文献   

6.
新课改下,历史课程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重心。历史解释,是五大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建构历史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历史课堂中可从"厘清解释的基本史实""建构解释的史实关联""形成解释的历史意义"三个层面落实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7.
历史解释素养不仅是一种历史思维,也是一种历史材料分析和叙述能力。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历史解释素养,有助于学生把握历史发展基本规律,形成一定的问题分析能力,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文围绕历史解释素养,以“鸦片战争”为例,依托项目式教学模式,对其展开详细探究。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课堂学术力是教师课堂创生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学生体察力、学科把握力、学习转化力、课堂研究力、课堂创新力等组成。近年来,我们在课堂学术力的培育中提升了教师的课堂创生素养。一、发展学生体察力。激活课堂创生的源点学生体察力,是指教师能敏锐体会、洞察学生所知、所感、所想和所需,并在教学活动中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能力。学生体察力是课堂创生的源点。  相似文献   

9.
MOOCs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大学教育,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适用于学术英语教学,能够使学习者自由调节学习时间,提升学生的语言水平,专业知识及人文素养,并且有利于使学术英语从一元化课堂向多元化课堂转型。  相似文献   

10.
<正>《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历史课程从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开展初中历史研学旅行活动能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了解、感受和体会历史,让学生尝试解决当时人们面临的实际问题,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从而真正理解历史、解释历史。笔者依托深圳地域资源,如深圳博物馆、蛇口工业区及招商局博物馆、深圳劳务工博物馆、深圳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馆等,  相似文献   

11.
郭丽英 《成才之路》2021,(15):52-53
数学教师应转变思路,通过教学创新,不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数学学习,提升思维品质。要依托数学故事,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利用课堂实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引入课外资源,增进学生人文素养;锻炼合作能力,发展学生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在英国高等教育中有两种占主导地位的学术写作教学方法:一种是学术用途英语,另一种是学术素养模式。学术素养模式的观点是把写作看作社会实践,而且这种社会实践随着语境、文化和体裁的变化而变化。学术用途英语通常需要对交际语境和由此语境产生的语言行为做全面的解释和描述,并把它们作为任何教学解决方案的出发点,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文章批判性地审视这两种方法,识别它们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揭示对学术写作研究和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历史解释素养对学生的“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学教材”转向为“评史实”,强化历史学科的表达能力[1]。任何一种对历史事件本身带有主观色彩的记述、阐释都是历史解释。所有的历史,都无法还原真正的历史。历史解释不是随意解释,而是在客观理解历史事物的基础上,对历史进行辨析、阐释,要求学习者能从较高的境界领悟历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内化历史知识,发展历史思维,逐步形成历史意识。教师在课堂中建立起有意义的时空对话,展示历史,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形成历史认识,盘活解决问题的能动资源,鲜活地展现自身历史价值观,心智得以螺旋式的发展。下面,笔者将探讨历史解释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14.
学术素养是高校践行科研育人的有效路径。以契合学生发展规律的学术素养课程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涵养优良的学术道德,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教育提质增效的必由之路。要想破解科研育人过程中缺乏顶层设计、导师指导不足、专业壁垒突出、学术道德课程缺位等问题,首先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投入相应的教学和科研资源;其次要从立法层面对学术不端行为予以规制;最后要将高等教育领域的资源辐射到基础教育阶段,延伸科研育人的触角。  相似文献   

15.
学本课堂是指以"学习者为本的课堂,"就历史科目而言,学本课堂模式对开拓学生视野、理解民主发展内涵、对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具有促进作用;然而此模式对学生形成历史事件的连续性和对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需要进行进一步探讨;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学本课堂又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历史科目的学本课堂教学对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学术素养是高校践行科研育人的有效路径.以契合学生发展规律的学术素养课程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涵养优良的学术道德,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教育提质增效的必由之路.要想破解科研育人过程中缺乏顶层设计、导师指导不足、专业壁垒突出、学术道德课程缺位等问题,首先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投入相应的教学和科研资源;其次要从...  相似文献   

17.
作为教育转型目标的核心素养应和了学习学术教育理念的新境界,开启了致力于素养培育的深度学习研究新思路。学习科学对深度学习的无限探索触碰了教学理念与课堂结构的敏感神经,核心素养催生了深度学习的内涵重构,学习学术奠基了深度学习的模式变革,最终缔造了核心素养与学习学术得以实现的完美路径。同时,也为破解核心素养、学习学术与深度学习如何与学生的课堂学习达到共生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18.
杨军红 《文教资料》2014,(27):113-117
本文以中国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UCSB)留学的学生群体为调查对象,了解中国学生在美留学期间所面临的主要学术适应问题和社会交往障碍及他们寻求社会支持的主要渠道和应对策略。调查发现,在学术领域,语言障碍是造成学生学业压力的主要因素,因为语言不仅会影响学生听课和讲座、参与课堂讨论、学术写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考试成绩,使学生在竞争校内工作岗位如助教和研究助理岗位时处于劣势。调查还发现,中国留学生和美国教师及同学的互动较少,不善于利用学校提供的学术和社会支持资源解决困难。通过调查和分析中国学生在美国的学术困难,希望为中国留学生更好地适应美国的学术环境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课堂学习是学生接受历史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老师激发同学们学习兴趣的重点。完善科学的历史课堂学习模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提高历史学习效率,有效提升同学们的历史素养。随着科技的发展,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培养历史素养的空间广阔了许多。越来越多的学习资源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对提升学生历史素养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20.
当前,核心素养成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灵魂,成了素质教育再出发的起点。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渠道和阵地。文章以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课的教学为例。探讨在历史核心素养导向下,教师如何确立教学目标、整合实施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检测、梳理知识脉络(小结),如何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运用唯物史观,在史料分析的基础上记忆、理解和解释历史,从而落实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