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说明文阅读在中考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样如何解答说明类阅读试题,就显得尤为重要。说明文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说明文知识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说明文阅读题是语文中考试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考题中占有很大的分值,它主要考查学生阅读解答说明文的能力。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中考题型有很大的改变,说明文阅读题的考查,也特别注重学生的阅读方法和解题技巧,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必须在短时间内迅速阅读文章,并理解文意,迅速答题。学生如何才能考好说明文阅读题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教学和训练。  相似文献   

3.
说明文是初中语文最为常见的体裁,从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编排来看,七到九年级都编排了说明文。“说明”即介绍,说明文是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事理进行阐释的文章,说明文中心突出,条理清晰,语言生动。从初中说明文教学实践看,学生在说明文阅读中不会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和说明文的语言也把握不到位。为此,在说明文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和说明文的特点,引导学生掌握方法,深入阅读。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最不感兴趣的是说明文教学。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种:一是说明文文本科学性和知识性极强,学生理解起来会感到比较抽象深奥;二是说明文语言没有文学作品那样可读性强,学生不太喜欢阅读;三是说明文阅读缺少趣味性,学生普遍感觉枯燥乏味。此外,好多一线教师对说明文教学内容选择只停留在知识性上,而忽视了说明文教学的文学性和情趣性。选择合宜的  相似文献   

5.
说明文阅读是学生在考试中最容易失分的题型。教师应当指导学生掌握说明文阅读的答题技巧,而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解法。  相似文献   

6.
说明文是一类运用广泛的实用性文体,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为真正发挥说明文的教学价值,有效落实新课标对说明文教学的要求,教师应注重在说明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巧借资源,在积极阅读中探索未知信息;多元碰撞,在对比阅读中准确评价信息;由浅入深,在探究阅读中有效整合信息。  相似文献   

7.
在以往的说明文教学中,教师总是顺着课文讲,这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学习写说明文帮助不大;学生学起来也觉得枯燥,没有兴趣,就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离开学校以后的学习、工作中,阅读说明性的材料和写一些说明性的文稿的机会是较多的,培养他们这方面的能力,可以说是较重要的了。怎样才能培养学生阅读说明文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写作说明文的能力?我们在初二年级第一学期进行说明文教学时曾做了一点尝试。我们首先考虑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通过教师  相似文献   

8.
正《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了说明文的阅读要求: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综观近年来的中考试卷,说明文的分值在不断加大,难度也在不断提高,而说明文的出题无一不是围绕着新标准而来,只不过更侧重于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因此说明文的文体知识,对提高阅读说明文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那么说明文是怎样一种文体?它又有哪些特点呢?如何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技巧,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更好地迎接中考  相似文献   

9.
在说明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偏重于知识性内容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尊重文本特质,从筛选说明文的主要信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承继文化精神三个方面,发掘文本特性,探索对学生说明文阅读素养的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10.
说明文阅读题是语文中考试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考题中占有很大的分值,它主要考查学生阅读解答说明文的能力.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中考题型有很大的改变,说明文阅读题的考查,也特别注重学生的阅读方法和解题技巧,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必须在短时间内迅速阅读文章,并理解文意,迅速答题.  相似文献   

11.
说明文阅读是学生在考试中最容易失分的题型。教师应当指导学生掌握说明文阅读的答题技巧,而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解法。说明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如下:题型一: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9,(77):95-96
本次课例是南京市江北新区区级公开课展示课,授课时长40分钟。学生为高二学生,他们已经有了初步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能力,但是在阅读策略和阅读文体方面有待提高。高中常见文体:应用文,说明文,议论文和记叙文。其中学生认为说明文较为难理解,基于此情况,笔者试图运用思维导图降低说明文阅读时的难度,以期达到让学生应用说明文阅读策略去阅读。  相似文献   

13.
邱道勇 《广西教育》2013,(30):70-70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以知识的文章。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于说明文并不感兴趣,很多学生认为说明文难读、枯燥无味。因此,笔者认为要解决学生阅读说明文的障碍,就要让学生学会发现和欣赏说明文的美。  相似文献   

14.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初中阶段,学生能够阅读通俗的科技读物,能写一般的说明文章"。说明文教学的目的:指导学生学习有关说明文的基础知识,提高阅读,写作说明文的能力,发展智力,主要是观察力和分析综合的逻辑思维能力,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5.
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说明事物的特点、说明的顺序、说明语言及说明方法,能阅读一般的说明文并能书写说明文。说明文集中在第三册语文书中,占全册书的 60%左右。学生从小学一年级至初一接触的主要是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初学说明文有一定的难度,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说明文呢?我在教学中采用了比较阅读的方法,在比较中求异、求同,让学生循序渐进地逐步学习、掌握说明文。 一、单元比较阅读。初中第三册第一单元是一个由记叙文向说明文过渡的单元,共有五篇同样题材的文章,但只有《中国石拱桥》是说明文,可比较如下:…  相似文献   

16.
王红 《现代语文》2014,(6):146-147
中考说明文的分值比例虽然没有记叙文、作文等高,再加上说明文不是每年都必考,导致有些老师和学生对说明文不太重视。其实说明文不仅是中考的重要内容,而且说明文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做好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的复习工作至关重要,教师要在复习课本时,讲透说明文知识点,重视技巧点拨,提高学生应试技能,鼓励学生多做真题和注重说明文阅读题讲解质量等技巧方面下足功夫,从而扎实做好说明文中考复习工作。  相似文献   

17.
在中学语文教学的众多环节中,阅读教学是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在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体会到"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个道理。也就是说教给学生一点一滴的语文知识,不如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一、说明文的阅读方法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于说明事物,阐述事理的一种文体。根据说明对象和说明目的的不同,说明文可以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相似文献   

18.
科普说明文是一种特殊的文体。教学科普说明文,教师要在学生对文本内容大致了解的基础上,关注文体特征,通过抓住文题、枢纽和说明等途径,使学生掌握阅读说明文的具体写作方法,真正明白文章所说明事物的特点,提升学生阅读科普说明文能力。  相似文献   

19.
初中语文教师要在了解说明文文体特点及要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努力优化说明文教学策略,提高说明文的教学实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运用"三环节"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运用不同手段,激发学生阅读说明文的兴趣;要引导学生从说明文中获取写作方法,并尝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  相似文献   

20.
说明文是以介绍事物,说明事理为主的一种文体,它是以说明事物的形状、性能和成因等为特征的。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说明文时,一方面要使学生认知某种事物和明白某一事理;另一方面是使学生掌握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和写说明文的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