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中职学生属于一个社会弱势青年群体,他们常被人贴上一些负面的标签,变为"负能量"的承载体.他们在学业自我认知、情绪自我认知、社交自我认知、职业自我认知等方面处于迷茫状态,而自我、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影响了中职学生自我认知的发展.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针对中职学生自我认知发展的问题,从积极自我、积极情绪、积极关系和积极成就提出相应解决对策,认为应该发挥积极心理教育的作用,着力让中职学生拥有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促进中职学生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发掘自身潜能,发挥自身优势,唤醒自身的心理力量.  相似文献   

2.
心理危机作为一种严重的心理失衡状态,如果得不到有效的预防和疏导,会使个体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积极心理学作为新兴的心理学流派,将个体"积极情绪""潜在特质"作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危机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分析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内容的使用情况,是为了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本文从积极心理学视角重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内容,重构的课程内容包括五大主题(积极优势、积极情绪、积极关系、积极成长、积极应对)及十三个相关概念.教师根据课程内容、所授班级的学生需求、专业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从预防或减少心理疾病转变为积极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发现学生的个人优势,让学生以积极心态主动应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与挫折,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积极心理学是近年来心理学界研究的一个新取向,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阐述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在积极心理学启发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应挖掘高职生的积极特质、建立积极认知,培养学生积极情绪体验能力、改变教育模式,引导学生关注正面信息、引导学生积极构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5.
情绪按效果分,可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积极情绪是一种对事物或事件认可、支持、推进、满意、认同的心理表现.它是以积极为特征的,是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良好心理基础.因此,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是教师的责任,更是我们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只有满足学生积极的心理需求,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经验告诉笔者,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要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满足学生参与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荣誉的需要和成功的需要等.如何满足学生上述的需要呢?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调整课堂策略,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特别是我们班主任在上班会课的时候,更要把握班会课的脉搏,及时点燃学生的热情,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满足上述的学生参与需要.  相似文献   

6.
针对中学生在"心理断乳期"遇到的学习、生活、情感等方面的挫折,通过创设积极情境、开展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和教育学生合理运用积极的心理调控方法等途径来帮助中学生战胜挫折。  相似文献   

7.
郑裕明 《考试周刊》2008,(9):117-118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也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  相似文献   

8.
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是个体在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中产生的积极情绪体验,也是个体学习和成长的起点.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爱好和追求的心理倾向.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学生积极心理的培养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和学生的心理韧性,预防心理疾病,促进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以高职院校学生积极心理形成因素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学生积极学习心理、主观幸福感、积极情绪体验对学生积极心理形成的影响,探究增强学生积极心理的相关因子,结合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创新,提出高职院校学生积极心理培养与形成的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可以从三个方面推进。即强化积极情绪体验,提升学生对党的情感认同;挖掘、培养优秀人格特质,优化学生党员培养发展工作;构建积极组织系统,搭建党组织与党员之间优质心理资源平台。  相似文献   

11.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也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时代的不断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不断地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念和实践也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而积极心理学的出现使得当下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新的定义。而在面对新的时代、新的学生群体,通过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强化大学生在校期间积极情绪的体验,有效地帮助学生塑造一个具有积极向上的人格,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本文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并就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下的创新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积极的情绪可以增加人的心理资源,有利于身心健康。积极情绪体验能力可以通过一定途径培养获得。从学校课堂教学的角度出发,教师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即课堂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乐学"、好学,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获得快乐、幸福的能力,即培养其生成积极情绪情感体验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海员提升积极情绪的能力是适应航海特殊职业环境的必备能力,积极情绪更是帮助海员应对风险、走出困境、实现成长的重要心理资本之一。积极情绪关乎海员的职业认同感、职业胜任性、职业幸福感乃至人生幸福。根据航海职业特点,围绕积极心理学PERMA幸福理论模型的五个要素,有针对性地提出航海专业高职生积极情绪培育的教学路径:从点滴美好入手提升积极情绪;从正念冥想心理训练入手提升注意力品质,体验心流;从非暴力沟通和团队合作入手和谐人际关系;从海洋强国战略入手增强学生的生命意义感和使命感;从积极人格特质培育和学习心理辅导入手帮助学生提升自我效能感和成就感。  相似文献   

15.
英语教学要注意结合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保持其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对于学生的学习行为具有双重的作用,既能促进、增强学习的效果,也能减弱、降低学习的效果.在英语教学中应重视情绪问题,注重学生积极情绪的培养,使语言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基于情绪时间动态视角探索高心理弹性者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唤起反应变化的特征,可为心理弹性科学提供情绪过程机制方面的证据。利用成人心理弹性量表(RSA)从232名大学生中筛选实验被试,有34名高心理弹性者和33名低心理弹性者参加实验。利用积极情绪消极情绪检查表(PANAS)、情绪(积极和消极)唤起视频材料和自编情绪自评表,分别测量和比较不同心理弹性被试情绪基线及积极、消极情绪唤起反应变化进程的时间动态差异。结果发现:与低心理弹性组相比,高心理弹性者的积极情绪基线水平高,消极情绪基线水平低,情绪平衡度基线高;高心理弹性者对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唤起均相对更为敏感,积极情绪唤起后恢复相对较缓,消极情绪唤起后恢复相对较快。提示更多、更长时的积极情绪唤起获益和更快的消极情绪唤起回复,是更具适应性的个体情绪时间动态特征,这种特征有助于个体保持高水平的情绪平衡度,利于当事者进行有效的压力/逆境应对。  相似文献   

17.
一、从问题视角转向优势视角 1.什么是问题视角 问题视角,也称为缺陷视角,从这一视角出发,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疾患、行为问题看成是危机的结果,为了减少疾患或问题,注意力往往专注于问题本身.助人者往往把要帮助的学生看成是有问题的,聚焦于学生"出了什么问题"以及应该要"做些什么"来帮助学生脱离这砦问题,要对学生进行诊断和治疗.在这样一种过程中,学生被认为是病态或偏态的,助人者其实扮演了治疗者的角色.精神分析、行为主义理论的价值取向也都反映了这样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对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是学校学生工作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以积极心理学为视角来研究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工作,把学生干部的培养工作的各个方面都聚焦在培养和激发学生人性中的积极品质,为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工作开辟一条新的视野和途径。通过结合对吉林大学本科生校级学生干部的调查分析,找出培养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以下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策略:1.注重塑造学生干部积极健全的人格;2.建立学生干部积极的认知方式,帮助学生干部更多地体验积极情绪;3.通过增强学生干部的自我效能感,提升学生干部自身的工作热情和工作创造力;4.建立健全精神激励机制,构建积极学生干部组织系统。  相似文献   

19.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说过:"一个带着积极情绪学习的学生,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因此,英语教学应该重视情绪问题,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健康、乐观的情绪,激励学生不断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习的积极情绪,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以下是笔者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0.
甘雄 《考试周刊》2008,(5):121-122
积极心理学提倡关注人性积极的一面,作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积极情绪,它与人格之间紧密相连且相互促进.本文试图以积极心理学为视角来探讨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含义及其塑造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