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鉴于巨项目组织联盟各参与主体利益诉求点的冲突性和矛盾性特征,探索性地提出巨项目组织联盟利益均沾的理念(寻求各参与主体“共同把握的最大公约数”)及其数量刻画(利益主体的最大共同利益效用函数),建立利益均沾理念下巨项目组织联盟利益协调的平行四边形矢量合成法则,构建基于利益均沾和合作博弈的巨项目组织联盟利益博弈综合修正模型.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在利益均沾理念与统筹公平效率的原则下,基于基于利益均沾和合作博弈的的组合修正模型对于巨项目组织联盟的利益分配是公平合理的.实例分析表明该模型计算结果较为客观可靠,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项目导向的企业创新战略规划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现代项目管理的角度分析了企业创新战略的层级问题,提出了项目导向的企业创新战略规划方法。该方法从企业组织结构层级的角度进行了战略分级,分成了组织层面、业务单元层面和项目层面,并且通过设立创新项目管理办公室来全面协调企业中全部创新项目组合、创新项目群和创新项目的设计与管理。  相似文献   

3.
项目导向的企业创新战略规划力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现代项目管理的角度分析了企业创新战略的层级问题,提出了项目导向的企业创新战略规划方法.该方法从企业组织结构层级的角度进行了战略分级,分成了组织层面、业务单元层面和项目层面,并且通过设立创新项目管理办公室来全面协调企业中全部创新项目组合、创新项目群和创新项目的设计与管理.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目前大型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现状,从组织论的角度探讨了基于项目总控思想的全过程、造价管理组织设计的思路和主要内容;并从项目总控组织结构、管理班子的组织、全过程造价管理工作流程以及成员职能分工等层面的设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朱传耿 《中国软科学》2003,(12):115-119
跨国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既是其组织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也是其空间组织由据点到网络、由国内到国外的过程。本文按照总部与海外分支机构的运作机制,首次将跨国公司的空间组织模式区分为3种类型:内聚式空间组织模式、扩张式空间组织模式和全球网络式空间组织模式;同时提出海尔集团的跨国空间组织属于内聚式空间组织模式,通用电气公司(GE)在中国的空间组织属于扩张式空间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6.
龙开元 《中国科技论坛》2005,(3):102-104,111
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是21世纪各国企业竞争的最前沿和生产组织模式的必然趋势,本文从生产组织形式和空间结构等角度来分析定制生产系统的空间组织形式及其对产业空间重组的影响,得出了几点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风险投资项目价值评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国内有关风险投资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宏观层面,而对微观层面和实务操作的研究则较少.从实务操作层面而言,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地评估风险投资项目的价值.论文共三部分: 首先介绍国内外风险投资项目估价研究的现状,随后分析风险投资项目估价的特点.第三部分在分析风险企业四个发展阶段不同特征的基础上,构建风险投资项目估价方法基本选择框架;并重点研究风险投资项目估价的定量分析方法,包括净现值法、期权估价法和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的一般随机定价模型.  相似文献   

8.
企业集成创新的动因、内涵及层面研究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面临不确定性条件下的竞争环境,集成创新已经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和组织绩效的关键。剖析了企业集成创新的三个驱动因素和集成创新的理论内涵;基于技术、战略、知识、组织四个方面,重点分析了集成创新最为关键的集成层面,提出了集成创新的联结层面模型。  相似文献   

9.
基于社会技术系统观点从个人、社会、组织和技术四个层面建立KMS中知识共享理论模型并试图发现影响知识共享的关键影响因素。采用社会资本理论、认知理论等多元理论视角从四个层面建立基于KMS知识共享的因素模型,通过运用PLS结构方程对来自97家企业183个有效样本的实证研究表明,虽然各层面的变量都对因变量具有显著作用,但社会资本对基于KMS知识共享效应最为显著,其次分别为个人、技术和组织层面。因此,企业应在综合管理措施基础上重点培育组织社会资本,并且利用基于Web 2.0等信息技术的KMS支持员工社会资本的发展促进知识共享,最后总结了知识分享管理中的两种误区。  相似文献   

10.
基于社会技术系统观点从个人、社会、组织和技术四个层面研究KMS中知识共享理论模型并试图发现影响知识共享的关键影响因素。用社会资本理论、认知理论等多元理论视角从四个层面建立基于KMS知识共享的因素模型,采用PLS结构方程对来自97家企业183个有效样本的实证研究表明,虽然各层面的变量都对因变量具有显著作用,但社会资本对基于KMS知识共享效应最为显著,其次分别为个人、技术和组织层面。因此,企业应在综合管理措施基础上重点培育组织社会资本,并且利用基于Web 2.0等信息技术的KMS支持员工社会资本的发展促进知识共享,最后总结了知识分享管理中的两种误区。  相似文献   

11.
有效执行是组织获得成功的关键,减少执行障碍是有效执行的保障,识别组织中执行力的制约因素是减少执行阻碍的前提.本研究通过广泛的问卷调查(N=829),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技术对组织层面执行力的制约因素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制约执行力的组织层面因素主要包括:规章制度不健全;流程设计不科学;组织氛围不健康;组织结构不合理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与BIM环境下的项目管理产生的冲突,首先,结合国内应用BIM技术的工程实际,研究了BIM环境下的项目管理流程与组织结构,提出了一套具体的基于BIM的跨组织、跨部门的项目管理流程与组织结构,该流程将复杂的项目管理工作具体化、逻辑化,该矩阵式组织结构实现了不同部门间分工明确又协同共享的工作机制。其次,分别对BIM环境下形成的这种新式的项目管理流程与组织结构对项目绩效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其对项目进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基于BIM的管理流程与组织结构能够很好地控制项目的质量、进度和成本,有利于应用BIM技术的建筑企业实现高效的创新管理,提高项目绩效。  相似文献   

13.
从多维角度分析项目环境下知识转移的复杂机理,建立项目环境下知识转移模型,并从技术层面、文化层面、机制与制度层面、组织层面提出项目环境下知识转移的策略,以探寻促进项目环境下知识转移的途径和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项目化企业的组织结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职能型和项目型组织结构,分析了传统的组织结构对非项目驱动型企业和项目驱动型企业的阻碍,指出采用项目管理的企业应将传统的等级制组织变革为项目化组织,并且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来选择各自的项目化组织形式。介绍和阐述了几种项目化结构,提出“没有正确与错误的项目化结构之分,只有适合和不适合之分”,为了企业长远的发展,企业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化结构。  相似文献   

15.
知识管理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峰  郭菊娥 《情报杂志》2008,27(5):127-129
基于知识管理分析了工程项目及其组织特点,据此提出了基于知识管理的工程项目管理框架体系,从组织结构、组织文化、项目实施过程和风险管理四个维度对工程项目知识管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高层住宅日益增多.而建筑层高的限制和建筑设计的多样化,使普通的梁板结构体系无法适应建筑功能的要求,后张法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大板结构就是能够满足这种要求的结构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施工企业所承接的项目跨国域化、跨地域化、多样化及数量增加,项目管理办公室(PMO)成为了解决多项目协调以及管理的一种组织结构形式,但目前对于PMO管理成熟度的研究不多,本文在分析PMO在项目各个阶段不同工作及职责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PMO成熟度评价体系及模型。  相似文献   

18.
六西格玛实施有两个层面,即项目和组织层面。在文献回顾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从组织层面提出并分析了影响国内企业六西格玛实施成功的十个关键因素,这对国内企业实施六西格玛管理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基于项目群管理的南水北调工程战略层际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项目是项目型公司实现其战略的载体,项目群在企业战略和项目架起了一座桥梁,通过对项目型企业组织结构的分析,指出项目型公司的战略管理需要增加一个项目群战略层际,并结合南水北调工程详细地分析了基于项目群视角的大型工程战略管理层际观,进一步探讨了项目群战略层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功能.  相似文献   

20.
政府投资项目集中管理模式作为代建制改革的思路之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现有的项目管理环境下进一步提高项目管理绩效,而制度创新是解决以上问题的重要手段.通过分析政府投资项目集中管理模式的治理结构以及不同治理层面上的交易成本,确定了针对工程承包层面的交易成本降低措施,并以上述措施为基础分析了集中管理模式制度创新的可行切入点.研究结果表明,对政府投资项目集中管理模式进行制度创新应从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两个方面予以考虑,具体的制度创新途径与前述交易成本的降低措施之间存在着较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