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以豪放雄奇的山水诗闻名。1084年4月间,苏东坡来到庐山游历,但见庐山峰峦秀丽,丘壑纵横,泉瀑奔泻,云雾变幻,姿态万千,感到十分惊异。庐山的和尚、道人、隐士听说苏东坡来了,都向他索诗留题。于是每到一个地方,他都少不了赋诗作文。最后转到庐山西北麓的西林  相似文献   

2.
苏东坡游庐山,在西林寺壁上题过一首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的大意是说,同一座庐山,我们站在东、西、南、北看,站在远、近、高低看,却有种种  相似文献   

3.
我前段时间爬了庐山——带着30年来对苏东坡及其作品的理解,寻着他的足迹,我用心去看、去听庐山。置身其中,我对苏东坡有了一种新的阅读体验:原来他的作品中蕴藏禅悟!比如我们都熟知的他写庐山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相似文献   

4.
苗学军 《初中生》2006,(11):33-36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大豪苏东坡的这首《题西林壁》不但让人们从不同角度看到了庐山多姿多彩的风貌,更、止人们体会到诗中的数学哲理.  相似文献   

5.
晓寒 《宁夏教育》2013,(2):41-I0001
一位哲人说:“角度比距离更重要!”人们察人观物,并非距离越近,看得越仔细,而是只有从不同的角度,反复观察才能认识得更全面、更透彻、更清晰。宋代诗人苏东坡《题西林壁》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可谓是对角度的充分肯定。人在庐山中,反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倘若跳出庐山看庐山,则远近高低,各显异彩。  相似文献   

6.
<正>一位哲人说:"角度比距离更重要!"人们察人观物,并非距离越近,看得越仔细,而是只有从不同的角度,反复观察才能认识得更全面、更透彻、更清晰。宋代诗人苏东坡《题西林壁》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可谓是对角度的充分肯定。人在庐山中,反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倘若跳出庐山看庐山,则远近高低,各显异彩。  相似文献   

7.
风景优美的庐山,吸引着古今中外无数旅游者,人们不论站在那个角度去看,呈现在眼前的虽然还是同一个庐山,但却姿态各异,气象万千,难怪宋朝大诗人苏东坡在咏庐山的诗中写下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一富有深刻哲理的诗句。他深刻地告诉我们看同一事物,站的角度不同,感受和得到的结论就不同。  相似文献   

8.
苗学军 《初中生》2006,(33):33-36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大文豪苏东坡的这首《题西林壁》不但让人们从不同角度看到了庐山多姿多彩的风貌,更让人们体会到诗中的数学哲理.  相似文献   

9.
笔者曾与一位出国留学人员闲聊中听到这样一句话:“你要想真正地了解中国,除了深入的研究中国的历史和现状外,最好能站在外国看中国。”这位留学生的话,也许有些偏颇,但他“换一个角度看问题”的观点却是很有道理的。由此,我联想到古人苏东坡观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些变幻莫测的神奇景象,并非因庐山有什么“魔法和变形之术”,而是苏东坡不断变换角度观察的结果。由此我又想到了我们教育工作者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角度,就多数人来说,基本是站在教育看教育,站在教育看经济,站在教育看社会,看的对象虽然有所不同,但看问题的…  相似文献   

10.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七言绝句,就是宋代大文豪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的《题西林壁》诗。要正确地理解这首诗,首先了解一下苏东坡游庐山赋诗的始末,是很有必要的。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而锒铛入狱,经朝中友人多方营救,方得从宽发落,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县)团练副使,于北宋神宗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正月到任。后于  相似文献   

11.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研究 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的核心。 日本创造学家角比嘉佑典说:“我们应学会从各个角度看问题,一样东西,从坐着、站着、蹲着、站在凳子上看,各个不同的角度,就会看到不同的样子。” 苏东坡的名作《题西林壁》是一首写在庐山西林寺墙壁上的绝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创作这首诗,运用了发散思维。前两句,描绘了庐山的奇特的风光:正看,高岭横空,侧看,奇峰峻峭。从远近高低的角度看,庐山的形状,各不相同。它形象地说明,一个对象,可从多个角度发…  相似文献   

12.
登庐山     
苍松翠柏,层层叠叠,从山麓向上猛奔,气势磅礴,压山欲倒,整个宇宙仿佛沉浸在一片浓绿之中。原来这就是庐山啊! 汽车沿着盘山公路,在万绿丛中盘旋而上。我一边仿佛为这神奇的绿色所制服,一边嘴里哼着苏东坡那一首脍炙人口的诗:  相似文献   

13.
内心的影像     
《中学教育》2004,(4):6-6
民间故事中有不少关于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其中的一则是佛印问苏东坡:你看我是什么?苏东坡说:你是一泡屎。而苏东坡问佛印,佛印说:你是一尊佛。占完了嘴上的便宜,苏东坡得意地回家向苏小妹炫耀。哪知道苏小妹却说:哥哥,你完完全全地输给佛印了!眼睛里看到的别人,恰恰是自己内心影像的写照。  相似文献   

14.
庐山不仅是一座地理概念的大山,它也高在典籍中,高在中国历史上。历史的庐山,政治的庐山,宗教的庐山,文学的庐山,建筑的庐山,名人的庐山,在岁月的沧桑里依然光彩照人。那曾经烛照过几千年时光隧道的庐山也依然在湿润朦胧的云雾中若隐若现。当年的苏轼,曾经为“不识庐山真面目”作出颇具哲学意味的思考。今天,一个从小居住在庐山脚下、一如庐山的婉约女子,多少次沿着那陡峭的台阶,从号称好汉坡的山路上,在游人如织的寻访中不断去重新发现庐山的真面目。她沿着那些石阶小径反反复复走了许多遍,从牯岭街头那些沐浴在清风阳光之中与庐山息息相关、像草木一般在庐山上生生死死的小人物,在尽管“浸透了以前的风霜雨雪”,却仍然萦荡着“脚步的回音”的颇具童话色彩的别墅构成的“庐山幽深的历史隧道”中,从“一块石头,一扇驳落的门,一堵沉思的墙里,”这名叫姚雪雪的女子,用灵性的眼光拨开了庐山神秘的面纱。于是有了她的《夏都绘影》。  相似文献   

15.
教育历来是一种复杂的历史现象和社会现象,既有深厚的传统积淀,又有鲜明的时代烙印,特别是处在当今复杂社会环境中的教育更呈现出“剪不断,理还乱”的浑沌、阻抗和胶着状态,像一本永远读得懂、又读不懂的高深莫测的书,又像苏东坡观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懂教育者关注教育,不懂教育者也关注教育,无权者议论教育,有权者干预教育,对许多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底是也 ?非也 ?利也 ?弊也 ?本刊特辟“解读教育”栏目,请有识之士给予大胆而直率的评说。  相似文献   

16.
1961年的庐山中央工作会议进行得一切顺利,与会者的心情轻松起来,三五成群聚在一处聊天、讨论,间而打打扑克、玩玩麻将。毛泽东在庐山主要的休闲方式仍是游泳。8月的庐山已有寒意,据说毛泽东下水前总是喝一小杯茅台酒。后来,毛远新上了庐山,毛泽东喜欢带着侄儿到芦林湖游泳。  相似文献   

17.
许多中国文人都有一个“苏东坡情结”,女作家芳芳就有一篇《喜欢苏东坡》的文章,文未曾言,假如能有幸和苏东坡处于同一时代,人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嫁给苏东坡,理由很简单,喜欢苏东坡那样的人。  相似文献   

18.
南唐李氏朝廷,曾在庐山就当年李渤隐居之处,建庐山国学。这是一所与建于金陵秦淮河边的国子监有着同样性质的学校。庐山国学培养了一大批知名的学者、诗人、政治家以至军事家,是五代时期我国最著名的一所大学。据有关史料记载,庐山国学中发生过一件非常有价值、发人沉思的事情,就是那里出现过一桩  相似文献   

19.
《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绝句,描绘了落日山河的苍茫壮阔景色,抒发了雄浑豪迈的情怀,很富有启发性.《题西林壁》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的一首理趣诗,描绘了庐山秀丽的景色及其观感.这两首诗都描绘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多姿,并蕴含着一定的生活哲理.本文试就两首诗在写景、立意、结构等方面的特点做简单比较.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内容 《题西林壁》是苏轼在公元前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上的诗。庐山景色秀美、气象万千。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庐山的感受及作者在生活中得到的启示:想要对某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因此,在描景中揭示哲理是此诗最主要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