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张溥《五人墓碑记》(必修教材高中语文第二册)所写苏州市民暴动,颜佩韦、杨念如等五人“激于义而死”的英雄事迹,其历史背景在明末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专权,“钩党之捕遍于天下”的黑暗时期。文中涉及魏忠贤与明末党争,“生祠”的兴废等历史事实。为便于深入理解原...  相似文献   

2.
【教例】人教版小语第九册《白杨》师:(在学生读完第16自然段后)这一自然段中有个生字,就是新疆的“疆”字,看老师板书。(老师在黑板上写“新疆”两字时,故意少了“土”。学生沉默了片刻后,有两人举了手。)生:老师,你写错了。“疆”字少了“土”。师:(故作惊讶状,看看黑板)呀,真的!(写上土”)这个“土”字还真不能丢,你们知道为什么吗?生:这个“土”字在“弓”的里面,我想是不是古人拿弓箭来保卫它呀?生:老师,我知道了。因为新疆是祖国的边疆,这块土地还真不能丢,否则,就是有罪的。(学生都笑了。)生:我们不…  相似文献   

3.
陈晓萍 《江西教育》2002,(23):30-30
师:(出示“土”字卡片)这个偏旁叫什么?生:提土旁。师:(出示“里”字卡片)谁来认一认这个字?生:(读)里。(把两张卡拼在一起,出示拼音)师:谁再来认一认这个字呢?生:(读)埋。师:读得很好,请一组开火车读这个字。(生读)师:谁能根据这个字的构成,编个顺口溜来记一记这个字呢?生:东西土里埋。师:编得真好。一想起这个顺口溜就知道怎么写“埋”字了,全班齐念三遍。(生齐读)师:小朋友再仔细观察一下这个字,左边的提土旁和“土”字有什么不同呢?生:最后一笔是提不是横。师:这个小朋友观察得很仔细,“埋”字是…  相似文献   

4.
师:同学们,请看老师写字。(板书:不简单)。老师写的字怎么样?生:好!生:老师写的字不简单。生:汪老师写的“不简单”三个字不简单。师:想一想,再加一个字或一个词,我就更高兴了。生:汪老师写的“不简单”三个字真不简单。生:汪老师写的“不简单”三个字确实不简单。师:上课前,老师有句话要送给大家。  相似文献   

5.
徐元杰 第三卷第875页《徐元杰小传》只提供了徐的卒年,其生年个问号。其实其生年有现成的资料。《历代四季风景诗三百首》[7]第52页载:“徐元杰(1196——1245),字仁伯,上饶(今江西上饶市)人,官至工部侍郎。他的即景抒情诗,写得新颖活泼。”《宋人传记资料索引》则云:“徐元杰(1194-1245),字仁伯,一字子祥,号梅野……”两处提供的生年不同,似应取专治宋人传记资料的后者。 其结尾部分,《小传》说:“……权中书舍人,拜工部侍郎,谥忠愍。”这不够准确。其实,他这个工部侍郎是“特拜”的,“等于“赠官”,实际他一…  相似文献   

6.
片断: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小稻秧脱险记》写字指导。 师:看来要写好这个“险”字,先得把这个“左耳朵”写好不可!看老师怎么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耳朵”要写得高一些。再注意观察右边这里面一横怎么写。(生讨论)  相似文献   

7.
<正>板块一:读准一首词师:(出示《浣溪沙》)谁来读这首词?大家仔细听,他是否读准了每个字音。师:大家都听入迷了,你来评价一下。生:他读得很正确。师:是的,非常正确,预习工作做得很棒。这里有一个多音字,(圈出“少”)读。(生齐读)读整句。(生齐读整句“谁道人生无再少”)师:这里的“少”作“少年”意思,所以读shào。古诗词不仅要读正确,还要读出节奏来。  相似文献   

8.
丛蓉  丛筱燕 《山东教育》2002,(34):30-31
师:同学们好。这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10课《翠鸟》。谁会写这两个字?好,请你写到黑板上。大家一起看,他写得对不对。师:写对了吗?生:“翠”字写错了。师:谁来给他提个醒,怎样改对这个字。请你自己找个小伙伴来讲吧。生:“翠”字上面的“羽”字没有钩,下面的一竖刚刚出一点头,不穿过去。师:对,赶快改一改。师:同学们,预习了课文,知道为什么给这种小鸟取名为翠鸟?“翠”是什么意思?生:是因为这种鸟身上的羽毛大部分是翠绿色的,“翠”是翠绿的意思。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我查字典了。师:真好。不懂的词查字典,你很…  相似文献   

9.
张瑞图装疯     
正距泉州城约20里的地方,有一乡里名叫"下邢",是明朝大名鼎鼎的书法家张瑞图的故乡。在那里,有一片宽旷的草场,俗称狗屎埔。提起狗屎埔的得名,原是有段历史的,而这段历史讲起来也饶有趣味。这竟然和张瑞图擅长书法有关。明代天启年间,魏忠贤的势焰熏天,炙手可热。皇帝赐建生祠将至落成之际,魏忠贤要当时的名流替他写一方匾额。这个想法在他未传播之前,就被董其昌探悉了。  相似文献   

10.
(1)“笔者由此想到一个古代故事:有个知县字写得龙飞凤舞,难以辨认。”(王玉华《字如人生》)(2)“走到酒楼门口,他抬头看见“德华酒楼”的店招,几个字写得龙飞凤舞,煞是精神。”(楚天都市报《大字写人生》)(3)“一些医生不注意写字功的练习,不仅随便简写或用替代字写药名,而且把字写得龙飞凤舞,存心让人看不懂。”(39健康网《一字之差要了陈老太的命》)。  相似文献   

11.
师:今天上课,先请看老师写两个字。(“月”的象形字,如图) 同学们猜一猜,这两个分别是什么字? 生:第一个是月亮的“月”。 师:为什么这样说? 生:看起来就像月亮。  相似文献   

12.
请看下面三个教例: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记金华的双龙洞》)犤教例1犦师:读句子,从整体上感知一下这两句话的意思。生:主要写溪流的样子和声音。师:把句①中的“迎着”换换词读读。生:可以换成“沿着”、“朝着”、“向着”、“跟着”……师:那么叶圣陶爷爷为什么偏偏用“迎着”呢?生:(诵读)“迎”字写出了溪流的方向。游人从下往上走,溪水从上往下流。生:用“迎”字觉得溪水活蹦乱跳,很可爱。师:你的回答很有新意,是怎样体会出来的?生:从第二句“溪流时而………  相似文献   

13.
童言稚语     
(一)昨天,我在赶往学校的路上,忽然听见身后有一男孩急促地喊:“张老师,张老师!”我听了,连忙跑到他身边,问:“怎么了,出了什么事?”小男孩歪着头,笑着说:“张老师,早上好!”(二)我到一年级去监考语文。快要交卷时,一个小女孩用力地拉着我的衣角,问:“老师,‘piāo’字怎么写?”我想了想,说:“这个字———老师也不会写。”小女孩听了,大惊:“你也不会写,怎么当老师?”童言稚语$湖北武穴田镇小学@张欢  相似文献   

14.
谭锴  黄晓莲 《湖南教育》2002,(15):49-49
师:朱自清先生急切地盼春,在他的眼里,心中,笔端,全是春的美景。首先,我们一起来赏析“春草图”。请同学们看,作者用了一个什么动词来写小草?生:“钻”字。师:这个“钻”字好在哪里?生:一个“钻”字,不但让人产生小草破土而出的联想,而且显示了它顽强的生命力。师:“钻”字前还用了一个叠词,有什么作用呢?生:“偷偷”一词写出了小草在人们尚未觉察的情况下不声不响地生长的动态。师:“偷偷”和“钻”这两个词,写出了小草旺盛的生命力,那么,“嫩嫩的,绿绿的”是描写小草的什么呢?生:质地和颜色。“嫩嫩的”写出了初…  相似文献   

15.
第二课时一、说话训练,比较理解(老师指导学生齐读课文)师:(板书:更羸是手)“更羸是手”通吗?把“手”移后,加一个什么字就通了?生1:更羸是射手。生2:更羸是猎手。生3:更羸是能手。师:这三位同学都说对了。这里的“手”是什么意思?生:是“人”的意思。师:哪些词语中的“手”也是“人”的意思?(学生说了很多答案,有:歌手、选手、对手、枪手等。)师:(板书:更羸是……能手)谁能说得更具体些?生1:更羸是射箭能手。生2: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师:说到射箭能手,古代许多艺术作品里都写过,有一个叫…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新课程、新理念下的阅读教学观摩课———《最大的麦穗》。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今天是周六,你们和在座的老师一样放弃了休息日,来到这里与我见面。我非常感谢你们!(真诚地鞠躬,同学和老师热烈鼓掌!)想不想认识我?生:想!(同学们异口同声。其中,有一位女同学高举着手并且站起来说。)师:请你到前面来。(那位同学走到了前台,显得有些紧张。)听说盐城一小同学的字写得很棒,愿不愿意现场展示一下?生:当然可以!(她很自信地说道。)师:请你先写一个孙悟空的“孙”,再写一个建设的“建”,然后写一个雷锋的“锋”。…  相似文献   

17.
在低年级儿童识记字形过程中,引导他们自己寻找方法识记,会使他们对识记对象印象更深,乃至永远不能忘记。例如,我在教“拔”字时,先让学生读准字音,然后启发学生说:“这个字我以前教过的好多同学都易出错,哪位同学能用巧妙的办法把它记住?”学生听到这个带有挑战性的问题后,便积极思维,随之纷纷举手,跃跃欲试。生1:“拔”字是左右结构,左边是“扌”旁,右边是“友”字加上一点。生2:“拔”字和“拨”字相似,“拨”字的短竖去掉就是“拔”。生3:“拔”字是指一个小朋友(友)在用手(扌)拔萝卜,拔不出来,急得眼泪都滴…  相似文献   

18.
纠纷文科班同学闹哄哄。A说:“此乃寡人之凳也,休与寡人相争。”B说:“且慢,待朕御览后方能定夺。”女生C说:“容哀家检查后,再给两位贤儿一个公道。”上课铃响了,站在台上半晌的语文老师慢条斯理地说:“铃声响矣,依老夫之见,还是下课分解为妙。”全班同学笑得人仰马翻。点名一女生姓董名。很多师长不识“”字,点名时便各显其能。代数老师:21号(该生学号)政治老师:谁姓董?(只此一生姓董)语文老师:董方坊。(众生告之“”字读“kūn”)噢。董,这字写得太分开了。某女生体型庞大,为自己的体重担忧不已,但却从来不…  相似文献   

19.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73、74页。【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初步认识“十”1.唤醒经验师:(出示“数”)同学们,今天顾老师带了一个字你认识吗?生:数(shù)。师:这是一个多音字,还可以怎么读?生:shǔ。师:连起来可以怎样读?生:数数(shǔshù)。师:是啊,数着数着,数就来了。2.认识10个一是1个十师:小明和小芳打算摆同样多的小棒。小明是怎么摆的呢?跟着他一起,他来摆,我们来数。  相似文献   

20.
师:猜谜语有什么窍门吗?生:猜谜语要动脑筋,会观察。(出示课件:猜谜语,动脑筋,会观察,抓特征,跳出谜面想一想,谜底就在话里藏。)(课件出示谜面:一天走一里)师:猜猜看,是什么字?生:谜底是“量”。师:你是怎样猜出来的?生:“一天”是个“日”,加上下面一个“里”,就是“量”。师:说得好,你们能不能自己再给“量”编个字谜?(四人小组合作想想说说)师:谁来说说看?生:元旦到,家里真热闹。生:日下一横长,里字下面藏。师:你们的字谜编得很形象,通过编字谜,我们记住了“量”字,下面让我们仔细观察,看看怎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