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新小学教科书》是我国近代第一套学科完整、形式和内容都比较完善的小学教科书。文章分析了《最新小学教科书》产生的背景,介绍了其规模和馆藏数量,阐述了《最新小学教科书》与传统蒙学教科书的区别,评价了《最新小学教科书》的编辑方式和内容,并指出《最新小学教科书》在我国近现代教科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数字教科书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教科书形态。具体表现为:教科书呈现的富媒性与定制性、教科书内容的关联性与开放性、教科书教学的互动性与自主性、教科书载体的多样性与移动性。数字教科书在发展过程中,将呈现出"国家定义"和"个人定义"两种主要形态。其中"国家定义"的数字教科书又包括纸质教科书"数字化"、数字化实验教科书、国家标准数字教科书三个发展层次。"个人定义"是数字教科书的最大特色,体现了时代的进步与教科书的发展方向。它既是"国家定义"数字教科书的重要补充,也给"国家定义"数字教科书带来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3.
本文所研究的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总编委员会组织编写的《新世纪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以下简称"新教科书").首先,从理论上探究了教科书的要素,构建了教科书空间,对教科书的功能和结构进行了分析,进而给出了教科书的评价维度;其次,对教科书在太原市市属中学的使用情况作了调查,最后,根据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为教科书的完善和使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2013年,德国国际教科书研究所出版《教科书质量:教科书标准指南》。该书从作为整体的教材、作为学生用书的教科书、主题单元、教科书内容、教科书教学设计、教科书语言、教科书的电子成分及电子教科书7组43个维度构建了教科书的质量标准体系。梳理和研究其背景及框架有利于深入分析该教科书质量标准体系,对我国教科书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数字教科书开发存在着两种思路,一是教科书的“数字化”,开发者极尽信息技术的技术优势,进行着教科书数字化的技术化努力,这一技术化的开发取向不可避免地带来了风险。二是数字化的“教科书”,始终坚守教科书意识,既实现着教科书的数字化,又规避了教科书数字化中的技术化风险。从教科书的“数字化”到数字化的“教科书”,是未来数字教科书开发的必然选择,必须做到:目中有人,确立人是数字教科书开发的出发点和追求;立足教学,坚守教学性是数字教科书的生命属性;有机融合,恰当处理好信息技术和教科书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国民党意识形态迅速强化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其中的重要举措是强势推行党化教育、强势控制教科书。而极端的教科书控制突出表现在严格审定其他教科书,取消公民教科书,直接编撰强意识形态教科书,包括三民主义教科书以及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又昙花一现的党义教科书。自此,中国教科书的发展告别黄金时期,走入并构成了民国教科书意识形态最强控制的一个时期。这一教科书发展的特定历史阶段,再次提醒我们要深入研究并高度重视教科书的教诲功能,要充分认识党义教科书的教训,平衡教科书教诲性和启蒙性的关系,理性认识和对待民国教育与教科书。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人教版初中生物学教科书为例,论述了教科书生活化的必要性及教科书生活化的基本策略,并提出了教科书生活化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8.
教科书是最重要的教学材料。实现教科书价值需要关注教师的教科书使用。目前学界把教师对教科书的使用类型分为忠实取向、调适取向和创生取向,并给出了详细界定。但是在实践研究中,很多学者过度关注教科书中的学科知识,忽略了教科书隐含的内在价值。通过构建教师使用教科书取向的二维模型,分析课堂实录中24名优秀教师的教科书使用取向情况,结果表明,24名教师的取向类型分布均衡并且都有依赖主观内容的现象,教科书版本和授课学段会影响教师使用教科书的取向。因此,需要正确认知教科书使用取向,重视主观内容的设计和使用,提升教师的教科书素养。  相似文献   

9.
教科书中国化运动旨在克服引进教科书的弊端,编制适合中国国情的教科书。它改变了大学教学完全依赖引进教科书的状况,促进了中国近代大学教科书发展。历史证明:教科书只有坚持传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适应社会需要,才能充分发挥其人才培养的职能。  相似文献   

10.
教科书加工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科书加工水平对教学设计水平有着直接影响。文章以教科书加工发展过程为主要内容,通过对教科书加工的体验,积累了丰富的教科书加工经验,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教科书加工认知图式,提升了教学设计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从而最终促进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11.
教科书制度对于规范教科书市场以及提高教科书质量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美国中小学的教科书制度长期以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教科书编写、出版发行、审查、选用和供应制度,对进一步完善我国中小学的教科书制度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此研究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为例逐一探究其教科书制度的各个环节,包括教科书编写、出版、审定、选用和供应等。在此基础上分析美国中小学教科书制度的特点以及对我国中小学教科书制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教科书内容的分析,论文发现教科书的内容并不是价值中立、客观的。而是具有社会意识形态的,是经过社会统治阶级的合法化的结果。本文从教科书中的显性内容和隐性内容分别分析了教科书内容与社会控制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无论是教科书中的显性内容还是教科书中的隐性内容都与社会统治阶级控制有着密切联系。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得到以下启示:国家控制了教科书内容的选择,因此教师应该深层次解读教科书,学生也应该辨证地看待教科书内容。  相似文献   

13.
历史教科书编制是历史教科书研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学者们主要从历史教科书编写思想、历史教科书内容、历史教科书呈现方式三方面对历史教科书编制展开了较为深入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后的研究应去除研究的"书斋化",着力于历史教科书的实证调查研究;消除研究的"孤立化",加强各阶段历史教科书的衔接研究;摆脱研究的"统一化",注重历史教科书的地方特色研究。  相似文献   

14.
毕苑 《教育学报》2007,3(1):79-81
教科书是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的诞生物。基督教在华传教士于1877年成立学校教科书委员会(School and Textbook Series Committee),他们的工作对中国教科书的产生起到了很大作用。1897年,南洋公学外院使用的几种教科书是可考的“教科书”第一次在中国出现的时间。“教科书”在官方文牍中出现的时间稍晚一些。最早大约在1901年初,刘坤一、张之洞在其著名的《江楚会奏变法三折》中,在“教科书”的意义上使用了“教科之书”的说法。1904年初的《奏定学务纲要》中,对“教科书”的编纂使用作了详细的规定。教科书与近代文化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教科书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传播载体,担当了近代中国教育转型的重任;教科书的编审制度与教育行政体制相关联,在近代逐渐走向成熟。教科书的发展折射了近代文化的转移。教科书展示了近代中国人的知识结构转换历程。教科书承担了近代国族认同和国民塑形的教育使命。  相似文献   

15.
当前教科书研究以静态文本分析为主,倾向于以教科书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核心研究内容为文本实体呈现,主流研究方法为内容分析法.静态文本分析缩小了教科书研究范围,忽视了教科书的生成性和互动性.教科书的动态过程研究着重以"过程—关系"的观点来体认教科书,从实践的、活动的视角来把握教科书的本性.这种研究有助于完善教科书的研究格局,彰显教科书的根本属性,实现教科书的生成性和互动性.其实现路径为:聚焦生产者、文本与使用者的互动过程以建构内容框架,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以形成对教科书的完整认知,运用数字技术以推动教科书动态过程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6.
当前教科书研究以静态文本分析为主,倾向于以教科书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核心研究内容为文本实体呈现,主流研究方法为内容分析法.静态文本分析缩小了教科书研究范围,忽视了教科书的生成性和互动性.教科书的动态过程研究着重以"过程—关系"的观点来体认教科书,从实践的、活动的视角来把握教科书的本性.这种研究有助于完善教科书的研究格局,彰显教科书的根本属性,实现教科书的生成性和互动性.其实现路径为:聚焦生产者、文本与使用者的互动过程以建构内容框架,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以形成对教科书的完整认知,运用数字技术以推动教科书动态过程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7.
纸墨书香与新媒体联姻,在刷新着课程内容和文化重构的同时改变着学习者的认知方式,形塑着其价值观和精神风貌。教科书与新媒体融合经历了渗透媒体技术的纸质教科书、纸质教科书电子化、电纸教科书和多功能集于一身的电子教科书等不同阶段,每次教科书的升级换代都离不开以纸质教科书为蓝本,因此新媒体与教科书融合就不能只见媒体无视书,还应该关注教科书内容如何与时俱进,凸显媒体文化。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以来,为了使教科书贴近农村,进行了如下努力:通过服务工农的国家宗旨,确定教科书服务农村的方向;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运动中,使教科书融入农村;在尊重农民并倾听他们呼声过程中,关注了解农村;在教科书多样化过程中,关照农村;在调整农村教学目标过程中,切合农村;在乡土文化传承中,贴近农村。但六十年来也存在着教科书悖离农村的几种情况:对苏联教科书的过度模仿,远离了中国农村实际;对直接知识的过度强调,偏离了教科书的意义;城乡教育差距加大了教科书在农村的教学难度;过分让渡教育权力给农村,损伤了教科书的统一性;农村地方课程开发不善,降低了教科书在农村的实效性。反思新中国成立六十年以来教科书适切于农村的发展历程,需有整体性思维,营造教科书在农村教学的良好环境,加大教科书在农村的二次开发力度。  相似文献   

19.
国外关于教科书插图研究的述评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教科书插图是帮助学习者理解教科书内容的一种工具。随着科技的发展, 教科书的插图也花样翻新。近年来, 世界各国对插图的形式、内容以及在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实践。结果证明, 教科书插图在丰富教科书的内涵、提高教科书的质量、增强教育效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当前教科书研究以静态文本分析为主,倾向于以教科书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核心研究内容为文本实体呈现,主流研究方法为内容分析法.静态文本分析缩小了教科书研究范围,忽视了教科书的生成性和互动性.教科书的动态过程研究着重以"过程—关系"的观点来体认教科书,从实践的、活动的视角来把握教科书的本性.这种研究有助于完善教科书的研究格局,彰显教科书的根本属性,实现教科书的生成性和互动性.其实现路径为:聚焦生产者、文本与使用者的互动过程以建构内容框架,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以形成对教科书的完整认知,运用数字技术以推动教科书动态过程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