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关于"新思维数学"教学体系 成安宁(以下简称"成"):张老师,您对小学数学教学进行了50多年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成果丰硕.其中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您对发展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研究.这在您所主持编写的<现代小学数学><新数学读本>教材和<小学数学思维训练_等书中有充分的体现,而且您还独刨性地构建了"新思维数学"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2.
一、创设情境,漫谈礼貌师:同学们,初次见面你们怎样问候我?生:你好!师:有礼貌。生:老师,您好!师:更有礼貌。谁能说说,用"您"为什么比"你"更有礼貌?生":您"是对不认识的人的一种尊称。生":您"也是对年长的人的一种尊称。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我觉得自己上课很棒,课前能精心备课,知识点滚瓜烂熟,例子信手拈来,旁征博引,古今中外,夭马行空,滔滔不绝……可当看到学生给我的毕业赠言后让我震惊,学生写道:"老师,您把我们当作朋友,我们也一直很尊敬您.毕业了,‘美好’的高中生活终于离我而去,但我会永远记住您的.在这里,我还是忍不住要向您道歉:高中生物课上的大部分时间,我都是昏昏欲睡的,其他同学也是如此,经常看着您一个人在兴奋地表演独角戏,真是对不起!"震惊后,是冷静的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最大问题在于把认知中的"课堂"看做是我一个人的课堂,而忽视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这样的课堂是吸引不了学生的,是与新课程改革相悖的.如何改变枯燥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呢?近年来,通过学习、反思与实践,笔者认为激趣导学不失为提高生物教学有效性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倡导"教学做合一",认为"做"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聚焦核心素养的今天,由于种种原因,"做"在教师的教学中严重缺失,这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需要引起各方的高度关注。一、教材应该凸显"做"的内容"这些教科书不教您在利用自然上认识自然。他们不教您实验,不教您创造。他们只能把您教成一个自然科学的书呆子。"很多年前,陶行知先生毫不留情地指出了教科书所存在的  相似文献   

5.
有人曾向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请教:"您在语文方面的造诣那么深,您是怎样学习语文的呢?"叶老回答:"得益于校外."也就是说丰富的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不可缺少的内容.事实上,我们早就承认"教材只是例子".现在有一部分学生没有语感,文字知识匮乏,写作水平低下,根源在于学生积累的语言材料太少、知识面窄、实际水平与较高的写作要求相差很远.  相似文献   

6.
一、蓄情:在"你"与"您"的辨析中知礼节 师:各位小朋友,你们好! 生:老师您好! 师:老师没听清是"你好"还是"您好".(板书:你、您)这两个字有什么不同? 生:一个有"心",一个无"心". 师:有"心"才把别人放在心上,这叫尊敬别人."你"字就没有这层意思了.同学们问候老师,说"您好",说明大家很懂礼貌,是在用心问候老师呀!让我们再来相互问候一声吧!  相似文献   

7.
陈占德:温老师好!很高兴有机会能聆听到您就语文教育与教学热点问题的实践探讨和灼见。您对当下语文阅读教学有什么看法?对学生阅读有什么指导意见?温德峰:好的。陌生的人第一次见我,交谈中,总会经意与不经意地问:"温老师,您毕业于哪个大学?"或者问:"您大学毕业后,在哪所重点中学教书的?"  相似文献   

8.
应秀芳(以下简称"应"):费老师,您好!您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名家大师,尤其对诗词教学有比较深入的研究,我们曾经多次聆听您执教<清平乐·村居><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乡愁>等诗词,您那敏锐独到的文本解读、行云流水般的课堂引领、智慧淡雅的教学风格犹如一首清新的小诗,令人回味无穷.请问您是如何准确把握小学阶段诗词教学的目标的?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编辑部:潘老师,通过不久前举行的"全国‘自觉教育思想’学术峰会",我们了解到您的"自觉教育"思想在全国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得到了教育同行的广泛认同。能否请您将"自觉教育"的精要给大家解读一下?潘建明:"自觉教育"是唤醒人不断自我觉悟、智慧精进的教育,主张用自我觉悟的理念通过适合的途径实现师生共同成长,其核心是唤醒人(包括教育人本身)的德性、理性、智慧和创造性,即增强学生的"自教"能力、激活教师的"他教"智慧。  相似文献   

10.
《河北教育》2013,(1):49
优秀稿件可推介刊登在《文苑》《成功》(教育)或"核心期刊"上发表。有意者请在来稿或E-mail中注明作为烛光的传播者,您的学术成就理应被广泛认可,社会共享;作为灵魂的工程师,您的美文论著理应被媒体刊载,传于后人。但,这往往是梦,我们将作您的圆梦人!作为专业教育科学研究所-北京科文览博教育科学研究所,自编辑出版了《烛光-教育改革前沿》《烛光-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11.
记者(以下简称为"记"):400多年以来,澳门是中西方文化交流互补、多元文化共存的结晶.澳门成为近代中西方文化接触最早、最多、最重要的地方,是当时中国接触西方文化的桥头堡.汪老师,您作为澳门数学教育研究学会会长,一直关注小学数学教育.想请您先谈谈澳门的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些情况.澳门的小学数学课时设置情况怎样?每周几节课?  相似文献   

12.
这一学期,执教《黄鹤楼送别》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情谊,我请了几位学生表演两位诗人依依惜别的情景。赵明珠同学饰演李白时说道:"亲,虽然您不是高富帅,但是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同学们听后满堂大笑。他的道白让我惊愕,做梦也没有想到,五年级的学生会用一些网络语言。学生在课堂上使用网络语言,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持什么态度呢?我一时陷入了沉思。我们的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他们也是社  相似文献   

13.
<正>2020年,《小学教学研究》迎来她的40华诞。岁月不老,初心不改。纪念《小学教学研究》创刊40周年,一方面是要坚定方向,坚持"研究教学方法,探索教学规律,总结教学经验,传播教学信息"的办刊宗旨,坚持"贴近教师,贴近教学,贴近课堂"的办刊理念;另一方面是要开拓创新,朝着"前瞻性、研究性、指导性、实用性"的办刊目标奋勇前进,全力打造"小学教师的精神家园",奋力开启美好未来。这是与广大教师风雨同舟、相伴成长的40年,策马扬鞭、砥砺奋进的小教人总是有您陪伴在身旁。因为有您,努力奋斗中的我们从未感到过孤单;因为有您,艰  相似文献   

14.
<正>李老师,您坐好,让我仔细看着您,为您画张像……我熟悉这张面孔,那发,那口,包含有多么丰富的内涵,多么深厚的情感呀!您是一个平凡的人,但平凡中蕴藏着伟大;您是一个普通的人,但普通中又显示着神圣。李老师,您坐好,让我为您画张像,把情感融入笔中,让笔尖溢出对您的敬爱……眼——素有"心灵之窗"的美誉。您这两扇"窗"本来已很明亮,但您又在窗前架起了"望远镜"。这下,课堂上同学们的"精彩表演"尽收您的眼底。仔细看看,您这两扇窗映射出的又是一个多么美妙而莫测的世界呀!这里有数  相似文献   

15.
对于"word"软件中的"回形针",大家一定很熟悉.当我们在计算机操作过程中遇到困难,它会主动地"跳"出来为您即时提供帮助.但是,随着我们操作熟练程度的提高,"回形针"对我们的作用就没那么大了,甚至有时还嫌它麻烦,干脆将它"隐藏"起来.可是,它还会冷不防地出现,没有办法,只好再次将它"隐藏".天哪,它不但不走,还摆出一副非常无辜的样子,很礼貌地摆出两条指令让你选择:A您是想将我永远关闭吗?B您只是想暂时隐藏我吗?言外之意,我可是好心好意随时可以给你帮助的.  相似文献   

16.
正《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是一首低年级的诗歌,写的是为了让盲婆婆在"我"上学的时候也不会孤单,"我"捉了一只会唱歌的蝈蝈,替"我"给盲婆婆唱歌:"歌声会领您走进田野,看见小溪流淌的清波;歌声会把您带回童年,想起童年难忘的欢乐。"整首诗清新明快、朗朗上口,给学生美好的回味。在一节教学展示课上,老师在课堂上安排了两个教学环节。一个环节是让学生体验一下盲婆婆的生活,并写一句话,说一说自己的感受。有学生写道:我先把眼睛闭上,眼前黑乎乎的一片,什么也看不  相似文献   

17.
写给蚊子     
蚊子大姐:您好!昨日您派人送给我的"红包"我已收到,请您以后不要这样。我收您红包已有十八年了,所谓无功不受禄,您这样做让我很是过意不去。虽然后来我知道你这样做是有目的的,您是为了您的  相似文献   

18.
如果有人问我:“谁是你最亲爱的朋友?”我将诚挚地回答:“(小学教学研究》!”那是难忘的一九八三年,刚上讲台的第一个春秋,您的一个朋友介绍给我,说您和我抱着同一的理想追求!我爱您,因为您外貌清秀;我爱您,因为您脚踏着时代的节奏;我爱您,因为您贮藏着取之不尽的智慧;我爱您,因为您精心指导我业务再进修。是您教育我识别教学思想的正确与荒谬;是您启迪我另辟教学蹊径不停留;是您鼓舞我立志去当“教坛新秀”;是您激励我在事业上大干一番成就。长期和您一起切磋,我终于集腋成裘,获奖、发表的教学论文,陆陆续续《运用变换手段,进行例题教学》,…  相似文献   

19.
张老师,此刻,在考场上,看到"真诚"二字,我脑海中浮现的全是您可亲的面容,耳畔回荡的始终是您那一声声的"宝贝".您可知道,是您那声声发自肺腑的"宝贝"溶化了我心灵的坚冰,让我这个全校有名的浪子迷途知返了啊!  相似文献   

20.
1992年8月24日,魏书生老师收到一张来自西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兰州)的"祝福卡"。上面写着:魏老师:您还记得我吗?我就是您的观摩课上那个不起眼的小女孩,就是您给了我勇气和希望,就是您教会了我"人是一个广阔的世界"这句话。是您在我生活的里程碑上留下了转折性的一笔。我感谢您。您是一个能教书育人的好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