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东海 《中学理科》2000,(11):13-14
数学归纳法应用十分广泛.本侧重谈谈应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的一些策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各地高考模拟卷和全国高考卷中经常出现与数列有关的不等式的证明题,其中有一类是与自然数n有关的,这类不等式常用的证明方法是运用数学归纳法或放缩法证明,有时还会用到二项式定理、数列知识,并结合一些基本不等式进行证明.当数学归纳法、比较法失效后,式子如何放缩成为了解决问题的焦点.本篇重点叙述这类不等式证明的放缩技巧,供广大师生参考.  相似文献   

3.
各省市高考数学压卷题常常设计成关于函数、数列、不等式的交汇题.解题中需证明与正整数有关的数列不等式.在运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的第二步中,当用上假设条件P(k)后,所得式子与目标式不一致.本文给出由P(k)过渡到P(k+1)的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4.
由于数列不等式与正整数有关,所以数学归纳法成为证明数列不等式的常用方法.但是,有些数列不等式直接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行不通,此时需对其进行放缩,以证明它的"加强不等式".下面就常见的三种类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不等式的证明是数学证题中的难点,其原因是证明无固定的程序可循,方法多样(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放缩法、换元法、数学归纳法、构造法等),技巧性强,现介绍一种对于证明一类不等式普遍适用的策略——差异分析法.所谓差异分析,就是通过分析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差异、并不断减少目标差来完成解题的策略.运用“差异分析”证题可以同时回答“从何处下手”与“向何方前进”这两个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6.
数学归纳法是一种很重要的证明方法,其实质就是递推思想.我们只要把握住递推关系,就能巧妙地对命题进行转换.数学归纳法在证明和计算与自然数有关的试题中往往行之有效,并常常用在恒等式、不等式、数列的通项与和、几何图形的证明中.而“归纳”“猜想”“证明”是数学归纳法所体现出的比较突出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数学归纳法是一种证明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的重要方法.用数学归纳法证题的主要困难在于第二步,因由n=k时命题成立去证n=k 1时命题也成立往往需要一些技巧.有些命题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受阻时,只是由于我们使用方法不当,若能采取恰当的策略,数学归纳法就能顺利进行.下面以不等式的证明为例,给出数学归纳法受阻时的几种处理策略.  相似文献   

8.
证明与自然数n有关的不等式的常规思路是数学归纳法或放缩法,但数学归纳法的证明过程比较繁琐,而放缩法的技巧性很强,难度较大.如果抛开定势思维,根据命题的具体结构与特点,构造数列来证明,可使证明过程思路清晰、可操作性强,简捷明快,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谈谈运用构造法证明数列型不等式的几种思路.  相似文献   

9.
数学归纳法是证明和自然数相关的不等式的最有效方法,其证明的关键是如何实现从“n=k时原不等式成立”(这个不等式不妨称之为“假设不等式”)到“n=k+1时原不等式成立”(这个不等式不妨称之为“目标不等式”、的过渡.本文介绍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的若干技巧和对策,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赵春祥 《中国考试》2005,(10):22-24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特别是数列不等式,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中等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方法,近些年高考试题中多次出现这类考题,运用这种方法证明不等式时,往往有好多学生在证k到(k+1)的过程中,卡了壳,断了思路,这是一种普遍现象。下面分析一下思路受阻的原因及转化策略。  相似文献   

11.
数学归纳法在高考试题中,常以解答题形式出现,主要有证明不等式、证明恒等式、求数列通项公式、数列求和等几方面的应用,数学归纳法单独考查的情况较少,而经常出现在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中,多以伴随着数列的通项或前n项和而出现数学归纳法的证明,这也是高考所考查的热点之一,此外,凡是与自然数有关的知识都可能成为与数学归纳法结合综合考查的内容,数学归纳法的考查隐蔽,主要突出数学意识的考查。即解题方法的寻找将是“问题解决”的突破口,值得注意的是,将数学归纳法与一些探索性的问题综合起来出现了一些非常新颖的题型。  相似文献   

12.
不等式的证明问题是高考和各种数学竞赛的热点问题之一.一般的证明方法有:运用均值不等式或柯西不等式;数学归纳法;放缩或裂项化成可求和(积)的数列证明和式(积式)等等.文[1]运用抽屉原理证明一些含有三个变元的不等式,文[2]介绍了一种构造不等式证明数列和式、积式的方法.阅读之后深受启发,本文对某些不等  相似文献   

13.
数列不等式因其形式多样而长期成为高考和数学竞赛命题的热点.数列不等式的证明,既要遵循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又要结合数列自身的性质和结构特征.本文通过实例介绍证明数列不等式的一些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4.
推理与证明     
推理与证明能力是高考考查的基本能力之一,它能有机的渗透到高中课程中的各个章节。高考对推理与证明的考查主要是以不等式、立体几何、数列等为载体,在选择题、填空题中出现,以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函数、不等式、数列等为载体在解答题中出现。对数学归纳法的考查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主要是结合数列问题考查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与正整数有关的问题。本节主要从归纳推理、演绎推理、间接证明和数学归纳法等方面进行复习。  相似文献   

15.
不等式证明问题是高考数学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不等式证明的方法有很多,有数学归纳法、反证法、分析法、比较法等,还有一些不等式需要借助导数进行验证和推导.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通过构造函数,将证明不等式的相关问题转化为借助导数来研究函数性质.对于这类型的解题思路和解题策略,高考数学学习和复习过程中应该加以重视,强化训练,  相似文献   

16.
与正整数 n 有关,且出现和式(或积武)的不等式证明问题,我们通常是利用数学归纳法或有关的放缩技巧达到证明的目的.本文就此类问题给出两种创新证法,目的在于沟通所学数列知识的灵活运用,进一步拓宽证明不等式的具体思路.一、与正整数 n 有关,且出现和式的不等式的两种创新证法:(1)通过作差的形式构造数列,活用单调性,巧证不等式;(2)将原问题看作  相似文献   

17.
与自然数有关的不等式证明题,通常运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但有时运用数列的单调性证明却很简捷。  相似文献   

18.
数列不等式的证明,在许多资料、练习册上频繁出现,它的证明方法一般都是采用放缩法和数学归纳法.而放缩法的技巧性太强,大部分高二学生难以掌握,数学归纳法又是高三选修内容,高二学生更是不可能用.那么怎样证明此类不等式呢?下面仅以两例说明,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数学归纳法是证明和正整数相关的不等式的最有效方法,其证明的关键是如何实现从"n=k时原不等式成立"(这个不等式不妨称之为"假设不等式")到"n=k 1时原不等式成立"(这个不等式不妨称之为"目标不等式")的过渡.本文介绍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的若干技巧和对策,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0.
数列不等式的证明,因其方法的灵活性与综合性强,成为高中数学教学的难点,同时它考查的是考生整体的数学素质和能力,又成为近几年高考的热点,因此在高考备考中,应加强对这类问题的指导,使考生在这方面有足够的训练.证明数列不等式的基本方法有比较法、构造函数法、放缩法、数学归纳法等,下面用实例分析这些方法的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