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集体项目运动队综合制胜力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运用系统观点和综合性思维方法,对集体项目运动队综合制胜力进行分析。认为该系统是一个由物质力、精神力和训练管理力构成的三维立体结构,主要由7 个子系统构成。整体协同性、动态开放性和适应性是该系统的基本特征。实现运动队综合制胜力系统的最优化,应贯彻以体能为基础、技战术为核心、心理素质为保障、团队精神为灵魂的训练管理原则  相似文献   

2.
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球队竞技能力要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主要包括足球、篮球、手球、冰球、曲棍球等,该项群运动的竞技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是所有竞技体育项目中最复杂、最易变、最难以控制的。主要的影响因素有:球员的因素,包括每个位置上球员的专职水平,核心球员的水平,有无球星级球员等;教练员的因素。球队的客观环境因素包括对手的水平、竞赛环境、裁判的执法效果等;球队的社会文化、心理环境因素,包括整个社会的行为文化与精神文化、运动队集体的奋斗目标、队内人际关系气氛、运动队与社会的关系状态等。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与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选取湖北省15所高校运动队157名教练员及400名运动员为调查对象,对湖北省高校运动队教练员胜任力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湖北省高校运动队教练员执教素养、交际素养和个性素养3项胜任力特征评分显著较低,表明部分教练员的训练思维较为陈旧,且科学训练计划及思维变通等综合实力有所欠缺;不同特征教练员其胜任力均有所差异(P>0.05)。  相似文献   

4.
整理第25届亚洲男篮锦标赛前5名的技术统计资料,从篮球运动队竞技能力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中国队痛失金牌的原因.结果表明:篮球运动队竞技能力是由多层次、多系统、多环节构成的动态因素群决定的,该届亚锦赛中国队占天时、地利等竞技能力外环境的优势,但教练员、球队球员素质等均存在问题,中国传统文化所主导的"中庸、和谐"思想抑制了篮球运动所强调的竞争意识和自我表现欲望的展示.  相似文献   

5.
王建国 《体育学刊》2007,14(7):39-42
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得出NBA联盟的资本由非人力和人力资本两部分构成,且两者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时刻处于利益博弈之中。随之把NBA联盟划分为联盟公司与球队企业,研究认为联盟层面的利益博弈存在于劳资双方、球队老板间及球员3个方面。而球队层面的利益博弈则存在于不同球队和球队老板与球员。最后对CBA联赛的利益分配格局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赛前训练对任何一支球队来说都是重要的一环。参加CUBA联赛的运动员都是大学在校生,所以在学校期间学习的任务较重,无法保持经常性的训练或训练的强度不够。如何在赛前进行系统的、有效的训练,使球员和球队达到最佳竞技状态,教练员应抓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科学研究和实地调查证明,要抓好学校运动队,科学训练固然是关键,而它的前提却是要抓好科学管理。因为如果管理不善,问题成堆,那么,无论采用多么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都无济于事。加强科学管理已成为当前提高我国学校运动队训练水平的关键。为此,本文以系统思想为指导,运用目标管理理论和方法研究如何加强学校运动队训练的科学管理,如何应用PDCA循环工作法加强学校运动队的训练管理工作,为同行提供参考。一、目标管理是学校运动队训练工作应具备的基本观点“目标就是活动所要达到的结果。”目标管理就是用可考核目标来进行管理或…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重点应用录像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2020赛季中超联赛排名前8的球队在第1阶段14轮比赛中的进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球队进球以运动战为主;绝大多数球员采用右脚进行射门,且多数球员为前锋位置球员;进球次数最多的时间段为76~90min;主要进球区域在禁区以内;并且球队多依靠外籍球员进球。  相似文献   

9.
黄春桥 《精武》2012,(3):31-32
通过结合当前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与我国篮球运动的现状,结合我国高水平篮球俱乐部训练、竞赛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指出成一当前高水平篮球俱乐部、运动队训练存在的教练员水平不足的问题,对高水平蓝球运动队教员应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素养进行了探讨,说明高水平篮球运动队教练员应具有的专业素养特征。  相似文献   

10.
于少勇 《体育学刊》2007,14(9):114-118
从团队层面出发,基于集体球类项目球队的团队特征和认知的双重过程理论,沿着集体球类项目球队从组建——发展——稳定这一逻辑思路,抓住信任形成的动态性本质,构建了球队信任形成的动态模型,指出了集体球类项目球队信任主要有预设信任、认知信任与情感信任3种形态,分别通过启发性途径、系统性途径与习惯性途径形成,3种信任形态因其特性差异而对团队成员行为具有不同的影响,并分别存在于体育团队运作系统中的管理-整合机制、动力-激励机制、制胜力-打造机制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