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尹汶 《河南教育》2004,(11):30-30
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要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是人们都想避开而又常常难以避免的。其实,“课堂上的错误是教学的巨大财富”,是通向成功的阶梯;从错误中获得启示,往往可以变失败为成功。教学中若能正确对待错误的两重性,以一种“主动应对”的新的理念和策略,将之变为“资源”利用起来,则有益于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发展思维能力,增长智慧与才干,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反馈”、“矫正”是教学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环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能不发生错误,本人往往通过学生练习(包括考试)来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错误、缺陷,然后通过分析、讲评来矫正。本文试图分析学生练习过程中错误产生的原因,并找到矫正这些错误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尝试错误教学法是通过逆向思维的角度切入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用尽量少的失败来获得知识的掌握.在水工制图教学中,运用“尝试”、“讲解”、“比较”、“创新”四种尝试错误教学法,灵活地掌握课堂安排,使之成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同时,设置尝试错误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讲究艺术性尝试,并注意在水工制图教学中尝试错误教学法的局限性,努力完善并灵活运用尝试错误教学法进行教学,达到提升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知识掌握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高莉 《学苑教育》2023,(30):31-33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从不断失败、不断犯错向成功慢慢靠近的过程。作为课堂教学的引领者,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所犯的错误是学生在学习、练习过程中思维的真实写照,也是教学中巨大的财富。在教学时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错误”,使其成为有价值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寻找错因中,暴露其思维过程,将学习活动引向深入。让学生在辨析的过程中提高思维水平和数学学习能力,掌握知识的核心要领,实现错误的有效利用,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结合教学实例,从善待错误、捕捉错误、剖析错误三个角度探讨了如何将学生的错误及时有效转化为教学资源展开探讨,以期能借助“错误资源”化解学习难点,消除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发挥教育机制,让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从模糊走向清晰,建构更加高效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5.
徐乐 《考试周刊》2010,(9):68-68
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该正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立足于学生,和学生一起去探索、学习数学知识,真正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数学教师要善于变“错”为宝.正确对待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并合理利用这些“错误”资源。  相似文献   

6.
在教育心理学中,有一个教学法是“尝试错误”,这是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学生的学习并不是一个直线上升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中总是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总要经历许多挫折和失败.对学生来说,正确的观点和做法总是在与错误的观点和做法的斗争中才能确立起来的.即:学习是一个试误的过程.在教学中运用“尝试错误”教学法,能充分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全身心地投入,在“试错—知错—改错—防错”的环节上,在“暴露错误—剖析错误—修正错误—反思错误”的过程中,达到预防并矫正错误的目的.结合具体教学案侧来谈谈“尝试错误”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学生学习是一个不断经历尝试、失败、再经历、再发展的过程。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总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错误。面对这些“意想不到的错误”,教师如果能够善加利用,做到以“错”激趣、以“错”克难、以“错”引疑、以“错”生成,那么这些“错误”也会成为课堂的一道亮丽风景,会成为课堂的一种精彩。  相似文献   

8.
武兴 《教育革新》2010,(5):51-51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一部分学生感叹数学难学,不易学好。每次测验或作业中,学生们总会有不少题目做错。而在这些错题的背后.往往隐藏了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漏洞。这些错误是正常的。关键是如何让这些错误在今后不会出现?凡是善于总结失败教训的人往往比别人多一些接近成功的机会,正所谓“失败乃成功之母”。因而,建立并整理《错题订正集》不失为一剂良策。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是一个发展变化、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会出现一些认知偏差和失误。作为教者,我们应善待这些错误,引导学生在“错误”中寻求发展。  相似文献   

10.
错误分析法被认为是研究第二语言学习过程的一种直接的、有效的方式。学习者的错误决不是一种学习的失败,相反,这些错误在学习者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关于学习者所犯错误的研究对第二语言教学是非常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过程中总会遇到许多始料未及的“意外”。卢布姆说:“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其中,就包含学生必然会犯一些错误。实际上,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有些错误从学生的笔端流露后再纠正要比老师事前千叮咛、万嘱咐要有效得多。  相似文献   

12.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由未知到已知,从片面到完整,从肤浅到深刻的过程,因而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做设陷阱,有意让学生出错,此时教师要因势利导,不怕暴露错误,引导学生仔细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防患于未然,然后找出解答问题的正确途径。失败是成功之母,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并不完全  相似文献   

13.
来晓 《湖南教育》2006,(12):22-22
“错误是一份资源”,作为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错误,要学会包容、接纳、真诚对待,并善于利用错误背后隐含的教学价值,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六年制语文课本第十册基础训练2的作文训练题是:以“难忘的教训”为题,写一篇作文。(具体要求,详见课本)这次作文是写事的训练,是写“教训”。“难忘”就是印象深,忘不掉,像刻在脑海中一样。“教训”就是从挫折、错误或失败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受到了什么启发或教育。我们在学习生活中难免要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或失败,总结这些教训不  相似文献   

15.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总是需要不断地“试错”,当学生有强烈的纠错愿望时,我们应该给予他们纠错的机会与时间。许多家长和教师,包括一些优秀的教师,对于学生的一些错误处罚得过于严厉,甚至不近人情。他们在对学生学习上的错误而批评、处罚学生时,把学生身上闪光的探索欲、好奇心一同清除。这对学生来说,真是一笔不小的损失,对教育来说也是一种失败。学生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尝试、经历挫折和失误,最终变得聪明起来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待错误要有良好的心态和一双“慧眼”,要把错误看成是学生自己“创造”出来的宝贵的教学资源,是学好数…  相似文献   

16.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学生犯了错误,教师一般要给予指出,并帮助纠正.使他们以后少犯或不犯此类错误。但如果我们能进一步分析学生犯错误的原因,并能透过错误发现有关问题,在错误上面做些文章,就可变“废”为“宝”.利用错误这一资源为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语言教学上常用的“错误分析”、“对比分析”方式作为研究基础,从学习过程中观察学生的错误型态入手,探讨学习者本身的语言与所学习的目标语言之间的异同,并选择适当的语言要项、结构以及相关规则作对比分析素材,预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发生两种语言互相干扰的诸因子,从而提出精简的学习通则,即虚拟语气三原则。  相似文献   

18.
从小学到初中,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种种错误.那么如何面对这些错误?又如何减少这些错误呢?关键在于教师要对错误进行系统地分析,通过错误来发现学生的不足,从而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以下是我在这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所得到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9.
相对于一般学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错误往往具有多发、好发、阵发与聚发的特点,这就提示我们:在思维及运算过程中,必然存在着某种关联性的东西,它们可能左右着错误的发生与发展,若能把错误中规律性的东西揭示出来,就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善当前的数学教学。另外,从教育心理来看,“错”中学,即人从自身错误中获得的学习反思往往更强烈,记忆更深刻,自纠后的学习效果也会更好。几年来,我们一赢在研究“错”中学,我们力图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查错、纠错、防错的学习机制,构建一种鼓励学生在“错”中思、“错”中说、“错”中学的教学环境,以更好地改变我们的教学,也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学生的认知过程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要使其“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就不可避免的要经历出现错误并逐步纠正错误的过程。也就是经历“去错误”的过程。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每天都有学生在“出错”,“错误”伴随着学生一起成长,教师应细心捕捉学生的“错误”,尊重这些“犯错”的学生,善于对待这些“错误”,让这些“错误”成为可贵的教学资源,从而创建一个有活力的、高效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