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首诗顺读流畅优美,若将它的全篇或句、段倒回来读,也流畅优美,这就是回文诗。这种诗虽带有一定的文字游戏的性质,但它构思巧妙,手法独特,音韵和谐,趣味盎然,是我国诗苑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2.
用我国汉字文化的游艺性,使字(词)序回环往复的修辞方法,所作的诗与联称为"回文诗"与"回文联".这种诗联无论顺读、倒读,文字一样,文句通顺,可谓是我国诗联苑中的奇葩.史上不乏构思奇特、组合巧妙的回文诗联,读来别有情趣.  相似文献   

3.
用我国汉字文化的游艺性,使字(词)序回环往复的修辞方法,所作的诗与联称为回文诗与回文联。这种诗联无论顺读、倒读,文字一样,文句通顺,可谓是  相似文献   

4.
2002年已经到来。“2002”这四个数字组合别具一格,顺读倒读完全一样,由此可见2002年是个百年难遇的“回文年”,回文年头话回文,不失为一件乐事。回文,是利用语序回环往复的一种艺术手法,在对联、诗、词中最常见,这些回文联、回文诗、回文词就是联词或诗句回循往复,既可以顺读,亦可倒读,从而妙趣横生,兴味无穷,令人拍案叫绝。回文在对联中时有所见。雪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这是鼓浪屿鱼腹浦回文联,它以“锁山”和“天连水”回环写出饶有风趣。  相似文献   

5.
用我国汉字文化的游艺性,使字(词)序回环往复的修辞方法,所作的诗与联称为“回文诗”与“回文联”。这种诗联无论顺读、倒读,文字一样,文句通顺,可谓是我国诗联苑中的奇葩。史上不乏构思奇特、组合巧妙的回文诗联,读来别有情趣。  相似文献   

6.
回文诗,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回环往复,顺读、倒读皆成章句的诗篇。一般的回文诗粗看起来就是一首绝句或律诗,但把它倒过来读一读,就会发现它又成了另外一首  相似文献   

7.
谐趣园     
回文诗词趣谈回文诗,一种顺读、倒读都成章句的诗体,《乐府古题要解》说它是"回复读之,皆歌而成文也"。据传回文诗始于晋人傅咸、温峤。有些词人把词也写成回文体,读后情趣盎然。词的句子虽然长短不一,但只要重新断句,更换标点,同样可以倒读。如朱杏孙的《虞美人》:"孤楼倚梦寒灯隔,细雨梧窗逼。冷风珠露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诗中有一种诗叫回文诗,它可以倒着读或反复回旋地阅读,多属文字游戏。回文诗难写,因为倒过来读时,诗的语法和诗歌的意义都会改变,而且往往变得面目全非。例如,“上海自来水”,倒过来读变成“水来自海上”。这就给做回文诗的诗人提出了难题,从诗的任何一头读起来,无论含义和意境相近与否,诗句都必须优美典雅,而且富有艺术韵味。前国家领导人江泽民同志曾与他的一位老同学讨论科学史,说到有关人类智慧问题时,就提及中国古诗中回文诗的创作更需要智慧,并举了两个例子:第一例:从前一家饭店名叫“天然居”,饭店正门挂了一副对联:“客上天然居”(上联),“居然天上客”(下联)。这是一副很有情趣的回文对联!客人来到我这个“天然居”(天上的房子),惊人地发现自己登上这个饭店好像成了天上的客人了。第二例:唐朝诗人陈子昂写的两首诗,实际上只有一首,第二首只是第一首的回文,两首诗表达的意义都惊人地相似:纤纤乱草平滩,冉冉云归远山。廉卷堂空日永,鸟啼花落春残。把这首诗倒过来读时是:残春落花啼鸟,永日空堂卷廉。山远归云冉冉,滩平草乱纤纤。前后两首诗的意义可以不变,但后一首表达的情感更为迫切,多奇妙啊!回文诗属杂体诗中的一种诗。杂体诗还包括离合诗、辘轳...  相似文献   

9.
回文诗能顺读亦能倒读,其语言组合之奇妙,独步诗坛。回文诗产生于南北朝时期。据说当时安南将军窦滔之妻苏氏(名蕙字若兰),因丈夫携宠姬而行,怨恨作诗,织在锦上共840字,名《璇玑图》,寄赠丈夫。由于诗顺读、倒读都成诗句,计有200余首,所以称之为回文诗,后人多仿作。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诗中有一种诗叫回文诗,它可以倒着读或反复回旋地阅读,多属文字游戏。  相似文献   

11.
顾名思义,“回文诗词”就是能够回还往复读之成韵的诗词。它有一定的格式,约束较大,创作不易。如今所能见到的回文诗词,最著名的要数十六国时前周女诗人苏蕙的《回文璇玑图》,全诗共有841 字,题于一幅8尺见方的锦上,纵横往复,皆成章句, 据传能得诗7958首,堪称空前绝后。而一般的回文诗词只能正读倒读,一首变二。  相似文献   

12.
妙趣回文诗     
周婷 《教师博览》2006,(4):29-29
回文诗可顺着读和倒着读,表现形式奇异,无论怎样读意思都大同小异,颇具欣赏价值。如广东茂名市有一座观山寺,石壁上刻有一首回文诗,顺读倒读都是一首渔舟唱晚七律诗,诗曰:悠悠绿水傍林偎,日落观山四壁回。幽林古寺孤明月,冷井寒泉碧映台。鸥飞满浦渔舟冷,鹤伴闲亭仙客来。游径踏花堙上走,流溪远棹一篷开。  相似文献   

13.
回文诗解读     
回文诗是特殊的诗歌形式,顺读倒读皆可成文.由于制作困难且难以表达丰富的内容,历代所留传下的作品不多,研究者也较少.本文试从回文诗的读法以及所以能倒读的原因作探讨:1、古汉语中,单音节汉字具有很强的组合能力;2、现代汉语中一些特殊的词语语序颠倒后意义仍不会改变;3、回文诗的画面多是自然景物的描绘;4、充分利用汉字的多义性建构诗句.  相似文献   

14.
玩赏回文     
回文,又称回环,包括回文句、回文诗词、回文对联等。回文是指顺读倒读都通顺的一种修辞方式。这种方式虽有些文字游戏的味道,但从欣赏汉语的文字美上看,则有审美价值。茶余饭后,偶尔读读,会令人雅趣盎然。先说回文句。古茶壶盖上有句云:“可以清心也”。按360度回环,不论从哪个字开始,都可读成五句含义不同的句子:“可以清心也;以清心也可;清心也可以;心也可以清;也可以清心”。真是妙趣无穷。说及回文诗,它属杂体诗类,在诗“族”中独秀一枝。其特点是回环往复均能成诵,合辙押韵,琅琅上口。历代诗人创作的回文诗中不乏有令人百读不厌的精品…  相似文献   

15.
诗歌,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经过千百年的不断发展、演化,形成各种各样的体式。回文诗是其中的一种,顺读成诗,倒读也成诗,这是回文诗的基本特征,除此之外,有的还可以从中间断读,回旋读后也可成诗;有的甚至不以诗歌的格式书写,令不知者无从读起,可一旦领悟,无不称其绝妙。 四川遂宁境内金华山上玉虚阁内有一石碑,碑上有回文诗一首,顺念为: 龙头倒卧见高峰,洞古铺云绿树笼。 封郭满天撑老柏,卷波烟水迎乔松。 浓情尚吐飘香桂,觉梦惊声听晓钟。 深夜彻泉流韵雅,茸红剪处妙罗胸。而将其例念,也可成诗一首: 胸…  相似文献   

16.
同学们,如果说一个句子就是一首诗,你相信吗?一个句子就是一首诗,你会读吗?请看:"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请再看:"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你是不是为难了呢?其实啊,这是一种独特的诗,叫"回文诗"。回文诗也叫"回环诗""回纹诗"。"回文"是汉语中特有的一种使用词序回环往复的修辞方法。回文诗,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回环往复,正读、倒读皆成章句  相似文献   

17.
回文诗是一种诗体,始于宋朝。它妙化诗中文句,从头到尾回环,读之成韵。下面这首回文诗是清代女诗人吴绛雪的咏春诗,你能写出这四句诗吗?  相似文献   

18.
回文诗解读     
回文诗是特殊的诗歌形式,顺读倒读皆可成文。由于制作困难且难以表达丰富的内容,历代所留传下的作品不多,研究者也较少。本文试从回文诗的读法以及所以能倒读的原因作探讨:1、古汉语中,单音节汉字具有很强的组合能力;2、现代汉语中一些特殊的词语语序颠倒后意义仍不会改变;3、回文诗的画面多是自然景物的描绘;4、充分利用汉字的多义性建构诗句。  相似文献   

19.
回文与诗词     
回文与诗词结合,形成了回文诗词。唐宋诗人、词人创作了大量的回文诗词,这种修辞游戏具有强烈的斗智、逗趣的游戏色彩。根据回文诗词回读的特点,把回文诗词分为六种类型:①句内回文;②上、下句回文;③半篇回文;④全篇逆读回文;⑤顶针回文;⑥亦词亦诗的回文。从语言世界、文化世界、心理世界这三个层面探讨了回文诗词的存在理据。  相似文献   

20.
联海钩沉     
回文联是运用语言修辞手法而生成的一种对联形式,是从回文诗中衍化而来的。它讲究语言文字的排列技巧,结构上缠绵往复,变化有致,倒流顺流,流畅自如,但内容随着倒顺而各异。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