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德森等人在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基础上,从"知识"与"认知过程"两个维度将认知领域的目标进行重新分类,从而辨识目标的确切含义与精当指向。高考语文试卷中的题目表述恰好符合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特点,故基于认知目标分类学思想来研究语文高考试题,以期寻得命题规律,进而有根据、有指向地设计备考策略。  相似文献   

2.
基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的二维框架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按知识与认知两个维度分类。在知识维度里,将知识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反省认知知识。在认知过程维度里,将认知过程由低级到高级分为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和创造。修订版的分类学框架有利于帮助教师了解和组织目标,设计有效的评估方案和策略,并保证教学和评估的一致性。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课程,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需要一种教学理论去支撑教学,尝试利用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二维框架指导教学,是为了让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把握教育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改善自己的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质量,以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提高利用信息技术处理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正>一、布卢姆二维分类表与文言文教学的碰撞在《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一书中,通过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构成的二维分类表(见表1),提供了一个比较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评估的重要渠道。知识维度包含了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反省认知知识四大类目。认知过程维度包含了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六个类目,在这六个类目下又细分为十九个具体认知过程。布卢姆目标分类学理论通过二维分类表清晰呈现,为  相似文献   

4.
布卢姆之后美国教育目标分类研究的进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问世到现在,美国教育目标分类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主要包括:一是对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批评;二是对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修订,其中以安德森和克拉斯沃尔主持的修订最著名;三是创建新的分类体系,其中以霍恩斯坦的新分类较具代表性。从这些进展中可以得到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教育目标分类学2001版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布卢姆主编的1956年版《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分册:认知领域》已成为上世纪后半期最有影响的教育著作之一。2001年由安德森等人主编出版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称之为2001版。本文从重点、术语和结构三个方面对1956版和2001版以及豪恩斯坦的教育目标分类体系进行比较分析,并探讨了教学目标的实践应用问题以及对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6.
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修订的二维框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修订的二维框架包括了从具体到抽象的四种知识(事实、概念、程序和元认知)和从低级到高级的六个认知过程(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总计有30个具体类别。新的分类学,主要面向教师,面向教学实践,将学习、教学和评价紧密联系起来,突出其一致性;知识维和认知过程维所构成的二维矩阵中每一种具体结合为教师利用教育目标指导教学实践提供了广阔空间,也为落实课程标准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7.
练习系统是语文教科书不可或缺的部分,采用安德森目标分类学对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戏剧的练习系统进行分析,发现:从戏剧文练习的知识类型和认知过程类目来看,能够体现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的练习题目偏少,练习题型设计比较单一,致使"过程与方法"的训练缺位,学生相应的能力发展受影响。建议:在练习编写中应尽量涵盖认知过程各个维度,应当关注程序性知识,增加评价、创造和运用类的练习,丰富练习题型;练习的题目内部编排顺序、内部层级结构也可以参照认知过程分类原则,由简到繁、逐层递进。  相似文献   

8.
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对课程目标制定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对课程目标的制定有重要启发和指导作用。首先,有助于我们在认知领域制定更为全面、更为高级的课程目标,不再局限于对事实性知识的记忆。其次,要通过知识和认知过程的不同结合方式来厘定课程目标。此外,将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应用于语文课程目标制定时,虽然有很多的困难和挑战,但对于明确语文教学目标、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还是很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9.
我国教育界流行的能力、知识和技能概念来自20世纪50年代苏联心理学和教育学,已经与当今心理学中这些概念的发展不相适应。笔者分析了加涅、安德森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和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中的知识、技能、能力概念,主张区分两个能力概念:一个作为发展结果的能力,另一个作为教学结果的能力;区分广义知识与狭义知识、广义技能与狭义技能概念。最后用语文教学目标分类论证两种不同能力、知识和技能观的利与弊。  相似文献   

10.
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对知识和认知过程的分类,以及知识类别和认知过程之间联系的理论和实践分析对学科任务的科学设计有重要启发。思想政治学科可以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为指导,以学科核心素养目标为航向,科学设计更整合、更高阶和更精准的学科任务,统领学习活动,构建系统知识、发展关键能力,育成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修订的布卢姆认知教育目标分类学,是从知识类型和认知过程两个维度来界定智育目标。这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即它有助于我们重新定义知识、智育目标和能力概念;它强调用目标分类指导学习、教学和评估以及三者的一致性,也具有重要的教育实践意义;它反对将目标和教学活动相混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学习不仅包括获取知识,还包括在各种各样的新情况下运用知识的能力,即学习包括“保持”和“迁移”这两个过程,本文以此观点为基础分析了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的区别,依据新修订的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对意义学习中的六类19种认知过程具体要素作出了说明,以此凸现认知过程中的“迁移”,帮助教育者更全面地完成教学和评估目标。  相似文献   

13.
马扎诺认知目标分类学是其“新教育目标分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马扎诺认知目标分类学中知识系统和认知系统的要义及其相互作用。知识系统分为信息、心理过程和心理动作过程;认知系统分为提取、领会、分析和知识运用,两个系统相互作用的要旨在于培养学习者解决问题的高层次能力。马扎诺认知目标分类学从人的行为模式出发整体考虑学习的机制,贯穿了一条重视学习者思维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的主线,视角独特、务实精准。  相似文献   

14.
L.W.安德森和D.R.克拉茨沃尔于2001年推出了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修订版,将认知教育目标分为知识和认知过程两个维度,在使用术语、目标分类结构和强调侧重点三个方面做了意义重大的调整与改变。本文将介绍这些调整与改变,并说明修订版的教育应用,以促进我国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长期以来,语文教材存在着内容不确定的特点,这一特点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了自由发挥的空间,同时也带来了困惑:何为教材,教材和其他书籍怎样区分?其中有学者认为只有设置练习,才能算得上是语文教材,否则等同于一般的"文集"。可见,练习之于语文教材的作用非同一般,教材中的练习对语文教材内容、语文教学目标和语文教学活动的确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安德森等修订过的布卢姆目标分类学,以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中小说  相似文献   

16.
从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学、加涅教育目标分类学、安德森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的视角,分析我国语文课程评价的理论依据、发展特点和现状。提出应基于新认知目标分类学原理,建构语文学科课程评价框架。  相似文献   

17.
运用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的知识与认知过程结合成教学目标的思想,对上海市初中数学教学参考书中陈述的教学目标进行分析,发现上海初中数学教学目标以理解、运用概念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为主,其中对数学思想方法这种特殊的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主要定位在理解层次,有关记忆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的目标较少,没有发现针对元认知知识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在数字化环境下,小学语文课堂更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及时给予学生学习的形成性评价.文中基于安德森目标分类学设计语文课堂学习目标,将知识和认知过程维度分解为"四知识"和"六过程"进行分析,实现学生能力提升的目标,将学生语文学习生成过程的支撑可视化,并为语文课堂设计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1引言布卢姆开创了教育目标分类学之先河,他把教育目标分类学分为内容与行为两个维度.内容用名词表示,行为用动词表示.其行为维度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种成分.布卢姆的分类学对测试设计、教学目  相似文献   

20.
布卢姆新认知目标分类学采用了“知识”和“认知过程”二维框架,它的主要特点是重在认知过程的理解与创造,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和创造力。文章对新认知目标分类学做了一定的介绍,并尝试性地将新认知目标分类学应用于语丈单元精读课教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